白 冬蘭州大學法學院 (蘭州 730000)
?
基于信息不對稱視角的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原因分析
白 冬
蘭州大學法學院 (蘭州 730000)
摘 要近幾年,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我國央行貨幣政策日漸趨緊,在一定程度上對中小企業融資造成相應的不良影響,甚至導致中小企業密集的經濟區出現了企業集體倒閉的現象,中小企業生存發展出現困境。針對這一社會現實,本文從信息不對稱視角對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出現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希望能夠幫助中小企業走出融資困境,獲得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信息不對稱;中下企業;融資困境
在當今社會,信息技術在全社會范圍內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信息在中小企業的融資和發展過程中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當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背景下,信息不對稱現象普遍存在,特別是中小企業自身信息生產機制不健全、信息發布渠道暢通性較差,在一定程度上導致銀行、政府、擔保機構以及中小企業之間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現象,對中小企業的融資和持續健康發展產生不良影響。因此,對當今社會上中小企業基于信息不對稱的融資困境原因進行分析,對引導和幫助中小企業拜托融資困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著名經濟學研究者海英納在研究中指出在不確定條件下企業實施的一部分貸款行為是根據規則而提出的,并構建了海英納模型為企業融資行為的分析提供支持,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經濟學中相關信息研究更進一步。本文以海英納模型為核心對信息不對稱視角下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原因進行了具體的分析。
假設企業活動中某一給定事件的客觀發生幾率為π,根據決策者是否會對這一事件做出主觀層面的判斷,假設決策者正確判斷出這一給定事件會發生的基礎上,根據其判斷做出正確行動的條件概率為γ,這一正確行動會為企業帶來一定的收益g。那么,從整體上說決策者做出正確判斷、行動可以得到的預期收益則可以定義為πγg。相反,如果決策者做出錯誤的判斷并根據判斷執行錯誤的行動,其條件概率為w,將受到的損失為l,決策者做出錯誤判斷、執行錯誤行動所得到的預期損失則為(1-π)wl,在不確定條件下,決策者對自身對于給定事件的認知能力和判斷能力會產生一定程度上的風險厭惡,設定這一風險厭惡的基本水平為k(決策者認為自身認知和判斷能力有限,并且會給企業決策帶來一定的負面效應,即k >0)[1]。在市場經濟模型完全透明的情況下,無需對信息在中小企業融資中的作用和影響進行分析,因此,針對中國當前中小企業的融資市場,可以進行如下假設:π值客觀反映出資金潛在借款人——中小企業本身存在的風險,并且根據文本內容,π值越小,中小企業潛在的違約風險也就越大;將基于信息優勢做出相應貸款決策給決策人員帶來的風險厭惡水平定義為s(s<0);當企業決策和行動獲得的預期收益高出預期損失時,決策者會最終做出正確的行動,也就是說決策者做出正確行動的條件為:

經過一定的變換可以得出:

在此公式中,(2)的左端部分可以稱之為可信性比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小企業決策者對給定事件做出正確或者錯誤反應可能性之間的比率關系,而右端則是決策者做出正確反應的閥值。只有當左端的可信性比率大于某一最小閥值的時候,決策者才能真正做出正確的決策和行動[2]。通過對(2)式進行分析可以得出基于信息不對稱角度中小企業出現融資困境的原因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
其一,中小企業與商業銀行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現象。中小企業與商業銀行之間存在的信息不對稱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商業銀行不能全方位了解中小企業并對其經營管理行為加以約束,因此相對于大型企業而言,商業銀行相關業務中中小企業在信貸風險更大。根據公式(2),π值相對較小時,商業銀行的預期損失自然越大,預期收益則較小,必然會導致右端的閥值加大,可以判定中小企業采取正確行動的可能性偏低,促使商業銀行一般不會選擇中小企業作為貸款對象。
其二,商業銀行的信貸工作者與銀行存在信息不對產現象。商業銀行在管理過程中對不良資產持譴責態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信貸人員不愿意承擔中小企業貸款風險。在公式中具體表現為當k值增大時,信貸工作人員認為自身認知和判斷能力會給未來發展帶來負面效應,導致右端的閥值增大,中小企業獲得貸款的可能性降低。

其四,中小企業自身與民間資本存在信息不對稱現象。民間資本在經營發展中更為重視對利益的追求,因此,相較于市場上其他更容易獲得利潤的業務,如倒貸,為中小企業授信的預期收益g值較小,預期損失l值較大,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右端閥值的提升,中小企業在發展中也難以獲得民間資本的支持[3]。
上述四中信息不對稱問題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度,促使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產生,所以要幫助中小企業擺脫融資困境也應該從這幾個方面入手,為中小企業融資創造條件。
(1)政府部門設立中小企業政策性金融專項機構
我國中小企業在社會上具有增強經濟活力、緩解就業壓力等方面的非排他性功用,是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構成元素,對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產生著極其重要的影響。所以鑒于當前中小企業存在融資困境,相關部門要想為中小企業營造良好的發展局面,可以設立相應的政策性金融專項機構,在融資風險整體可控的基礎上,逐步強化對中小企業融資風險的容忍度,對需要政府扶持的企業開放融資,或者提供更為直接的融資擔保[4]。這樣,政策性金融專項機構的設立不僅可以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現狀,還可以向市場主體傳遞一定的信息,即政府高度重視中小企業融資工作,為中小企業的民間融資開通路。
(2)引導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加強支持力度
除政府對中小企業融資進行直接干預外,還應該對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進行適當的引導,促使其在工作中加強對中小企業的支持。特別是由于當前我國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業務的審批存在一定的缺陷,無法對中小企業整體信用情況進行宏觀把握,導致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業務有所忽視。所以政府可以引導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進行合理試點,嘗試性在中小企業融資工作中引入“供應鏈模式”、“商圈模式”等,創造優良的群體信息整合載體,為商業銀行貸款業務的審批提供信息支持,為中小企業相關貸款的獲取創造條件。
(3)商業銀行結合市場需求成立專項信貸機構
隨著商業銀行之間各項競爭在當前社會背景下進一步加劇,傳統工作中以大企業和國有企業為核心的業務選擇趨向已經越來越難以維系,如果商業銀行在發展中仍然想要保持應有的效益水平,就應該采取一定的措施開發中小企業信貸市場,為中小企業信貸業務成立專項管理部門,提供相應的融資服務。例如招商銀行結合市場需求在蘇州成立了相應的小企業信貸中心,并設立了獨立的法人運營機制,為中小企業提供相應的融資信貸業務,對招商銀行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積極影響。其他商業銀行要想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更好的發展,也應該效仿招商銀行的做法,為中小企業融資設立專項信貸機構,在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現狀的同時,也為銀行的現代化發展提供相應的契機。
(4)通過引導民間金融機構發展合理利用民間資金
中小企業貸款業務雖然也會成為商業銀行的利潤增長點,但是無法對商業銀行的整體發展起到相應的支撐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業務的調查和審批工作缺乏耐心,不愿意投入過多的經歷[5]。在此基礎上,為了幫助中小企業擺脫融資困境,就應該適當強化民間資本的重要作用。具體來說可以引導民間資本建立相應的地方性中小金融機構,在充分調動民間資本,促使民間資本規范化發展的基礎上對地方中小企業的發展情況進行全面調查和分析,最大限度的降低信息不對稱程度,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相應的信息支持。
(5)對各類金融中介服務機構加以規范
現階段,我國社會上金融中介機構的腐敗問題極大的增強了商業銀行與中小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程度,促使商業銀行為中小企業提供貨代服務的成本提升,導致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因此,政府應該聯合社會相關監管部門對中介機構進行整治和規劃,督促中介服務機構依法誠信經營,為商業銀行提供客觀、可靠的信息參考,盡量降低商業銀行開展中小企業貸款業務的成本,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現狀。
(6)加強企業管理,提高信息透明度
企業融資困境的解決不僅需要相應的外部支持,同時也需要企業自身加強管理,促使企業財務管理工作逐漸趨于規范化和有序化,保持企業內部信息通常,在為企業決策提供可靠信息保障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提升企業財務信息透明度,降低與商業銀行和社會相關金融機構存在的信息不對稱程度,進而有效緩解融資難現狀。在具體操作方面,首先企業應該建立健全的會計制度,為企業決策提供安全、可靠的財務信息保證;其次,加強對企業財務信息實施規范化管理,降低與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的信息不對稱程度;最后,定期加強對財務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術培訓和職業道德培訓,提升企業財務工作質量。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打通企業信息傳播渠道,為企業融資難現狀的緩解創造條件。
綜上所述,信息不對稱視角下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出現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在當前時代背景下,要想改變這一現狀,就應該分別從政府、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民間金融機構以及相關中介機構入手,采取相應的措施為中小企業融資創造有利條件,為中小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奠定基礎,進而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的進步。
參考文獻
[1]王杰,喬香蘭.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困境及對策分析[J].中國流通經濟,2013,27(10):123-127.
[2]左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及解決——供應鏈金融效應分析[D].山東大學,2013.
[3]樊霞.解密中小企業融資困境之謎——基于信息不對稱理論研究視角[J].時代金融(中旬),2015(8):122-123.
[4]李海楠.信息不對稱對中小企業投融資的影響--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分析及對策[J].商,2015(24):151-151.
[5]李國強.信息不對稱下中小企業應收賬款融資研究[D].天津大學,2013.
(責任編輯:文婷)
中圖分類號:F83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3319(2016)02-00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