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強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06-000-01
摘要汽車制造企業,積極發展精益物流,以此來提高汽車生產和銷售的效率,穩定汽車制造企業在市場中的地位。汽車制造中,包含大量的零部件,采取精益物流信息化管理的方式,能夠規范零部件的運輸和使用。本文結合汽車制造企業精益物流的運行,分析信息化的管理方法。
關鍵詞汽車制造企業精益物流信息化管理
汽車制造企業,面臨著很大的市場壓力,汽車制造企業為了推進自身的發展,必須保障汽車制造的質量和性能,還要降低生產的成本。汽車制造企業在發展中,提出了精益物流信息化管理的概念,目的是優化汽車制造企業的運營環境,保障汽車制造企業的競爭力,進而體現出精益物流信息化管理的根本優勢。
一、汽車制造企業精益物流信息化管理現狀
分析汽車制造企業精益物流信息化管理的現狀,如:(1)汽車制造精益物流中,信息化管理的水平比較低,跟不上信息時代的發展速度,仍舊采取人工管理的方法,忽視計算機及信息技術的運用,沒有利用好物流之間的跨越關系,降低了精益化的水平;(2)精益物流的產業鏈失衡,供應商方面不具備配套生產的能力,干預了精益物流信息化管理的實施,無法保障物流在準確的時間送達產品,增加了物流管理的時間,影響了精益物流的流通性;(3)汽車制造企業精益物流信息化管理,是最近幾年才興起來的,人才及信息系統方面,存在很大的漏洞,尤其是人才的缺乏,不能為精益物流提供信息化管理的條件,制約了精益物流信息化發展的現狀,多項管理措施執行不到位,增加了信息化管理的壓力。
二、汽車制造企業精益物流信息化管理措施
結合汽車制造企業精益物流信息化管理的分析及現狀,提出可行的管理措施,充分體現精益物流信息化管理的優勢。
(一)構建管理模式
汽車制造企業精益物流中,采取信息化的管理措施,最主要的是構建可行的管理模式,注重精益物流的整體化和系統性,保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有效性。汽車制造企業在精益物流中,構建信息化管理模式,要注重各個物流部門之間的協作,調整好物流部門的職能,樹立信息化管理的觀念,便于執行管理模式中的相關內容。汽車制造企業構建信息化管理模式時,要安排好引導的工作,可以利用互聯網聘請第三方物流公司,要求物流的工作人員,嚴格按照信息化管理模式進行管理,設置考核機制,避免工作人員違反信息化管理的要求。
(二)供應鏈管理
供應鏈是精益物流的基本保障,也是汽車制造企業運營的核心。信息化管理措施中,采取零部件管理的方式,逐步改善精益物流中供應鏈的現行狀態。分析供應鏈信息化管理的措施,如:1.汽車制造企業,主動加強與零部件供應商的聯系,確保供應商具備足夠的貨源,安排精益物流的運作,通過信息化的管理手段,跟蹤精益物流的過程,最大程度的縮短訂貨、收貨的時間,維護供貨的精確性。2.采購環節,同樣是精益物流供應鏈的一部分,合理控制采購的過程,采購人員可以通過計算機,存儲零部件的物資信息,建立信息化的表格,根據汽車制造企業零部件的使用狀態,制定采購計劃,增強供應鏈的緊密性。3.加強精益物流供應鏈的實際管理,調查汽車制造企業的市場信息,做好信息化管理的工作。
(三)零庫存管理
汽車制造企業精益物流信息化管理措施中,零庫存管理,最能體現信息管理的特點。汽車制造企業,零庫存是信息化管理的直接目標,預防成本浪費,而且零庫存有利于促進物流、資金流的發展。汽車制造企業接收到訂貨單后,不采購與訂貨單無關的材料,采購部門要反饋出供應商的市場信息,準備好訂貨單所需要的零部件,配貨后直接進入精益物流狀態,合理利用精益物流的時間,快速與客戶交貨,體現精益物流的整體特點,期間精益物流管理人員,隨時在網絡上跟蹤配貨、物流的狀態,監控精益物流的全程,表明信息化管理的作用。
(四)改善內部環境
精益物流的內部環境中,包含多種業務信息,站在信息化管理的角度上,優化內部資源的配置。在信息化的環境中,規劃精益物流的路徑,同時配置設施,確保精益物流內各項資源的匹配度,由此才能提高精益物流的硬件實力,注重精益物流信息化管理的配合性,平衡發展汽車制造企業的物流產業。
三、結語
汽車制造企業精益物流信息化管理,是企業管理的發展方向。根據汽車制造企業精益物流的運行,全面落實信息化的管理方法,改善精益物流的運營現狀,排除精益物流信息化管理中的缺陷因素,體現出高效、科學的管理方式,確保精益物流的有效運營,滿足汽車制造企業的需求,以此來提高汽車制造企業的營銷能力和運營效益。
參考文獻:
[1]何杰.淺析我國汽車制造企業的精益物流[J].中國包裝工業,2015.06.
[2]朱維光.關于汽車制造企業精益物流信息化管理探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4.20.
[3]鐘易謀,張元,劉良.精益物流在汽車制造企業內的實施[J].山東工業技術,2016.05.
[4]李泓欣,崔有龍.汽車制造企業物流信息化分析與測評研究[J].情報科學,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