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峰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06-000-01
摘 要 從2016年5月1日起,建筑業全面“營改增”。建筑企業要從營業稅納稅人,轉變為增值稅納稅人,面臨完全陌生的稅收環境,建筑業如何做好營改增平穩過渡,又將消化哪些政策,基于此,本文論述了“營改增”對建筑業的影響及應對策略。
關鍵詞 營改增 建筑業 影響 策略
一、前言
一錘定音!李克強總理宣布:今年5月1日起全面實施“營改增”。范圍包括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這也將意味著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的建筑業“營改增”已經執行。這將必然對建筑業帶來巨大沖擊和挑戰,那么,建筑業將會受到哪些影響,又如何應對呢?
二、“營改增”對建筑業的影響
(一)“營改增”對稅務法律風險的影響
增值稅發票開具與接受時企業都有重大責任,稅務機關對其管理體現為可做出刑事罪和經濟重罰。建筑工程類企業長期形成的現有管理運行模式(資質共享、聯營掛靠、內部承包),如不及早應對,“營改增”后將會導致大量虛開增值稅票的大案要案的出現。除嚴厲的經濟處罰外,企業法人、分支機構負責人 、財務等主要責任人員面對刑罰處罰的風險將加大。
(二)“營改增”對企業發票管理的影響
增值稅以票控稅、以票抵稅的特點決定企業對發票(特別是進項發票)的管理能力將成為“營改增”后建筑工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發票能力將直接影響企業稅務、現金流及利潤。
(三)“營改增”對企業稅務管理的影響
營業稅屬于價內稅,不存在進項抵扣,涉稅責任集中在財務部。“營改增”后,增值稅與企業銷售業績有關,更與取得的有效進項稅抵扣發票有關。涉稅相關職責不僅在財務部、更向市場經營、物資采購、工程管理、企業管理等部門擴散,對企業稅收事務的多部門協同及專業性帶來挑戰。
(四)“營改增”對企業經營模式的影響
在“營改增”后,除總承包、專業分包能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據實抵扣外,其他經營模式由于合同簽訂方與實際承包方分離,名稱不一致都無法進行正常抵扣。資質共享、聯營掛靠、違法轉包等營改增前建筑業普遍的企業經營模式將發生變革。
(五)“營改增”對企業資金管理產生的影響
“營改增”會導致企業納稅義務提前,增大了現金流出的壓力。建筑企業可能是當地預交稅金、機構所在地匯算清繳模式,項目部應交稅金涉及資金及進項票統籌產生的進項發票資金流向上級機構。對企業按項目進行資金管理及資金統籌提出要求。
(六)“營改增”對會計核算體系的影響
實行“營改增”后,一般由總機構匯總下屬分支機構向法人機構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繳納增值稅,會計核算體系的建設急需加強對增值稅的稅務管理。為根本解決進項稅不能完全抵扣、區域稅負不均、整體稅負增加問題,要過渡到法人集中財務管理的會計核算體系。
三、“營改增”之建筑業應對策略
(一)高度重視,需要企業從戰略與組織架構高度思考“營改增”
“營改增”對建筑工程類企業的沖擊是全方位的,“營改增”后企業應及時調整企業戰略政策和組織架構,減少管理幾次,加強專業化分工,側重區域化經營。重新思考項目組織架構的調整,重新梳理總承包、專業承包、勞務分包、內部架子隊分包、資質共享等項目組織模式,在保證“合同流、物流、發票流、資金流一致”可控的前提下進行模式創新,采用能最大限度取得可抵扣進項稅額或能降低綜合稅負的業務模式。
(二)組織保障,成立“營改增”領導小組和稅務管理機構
“營改增”不只是財務部門的事,應成立以企業領導為組長、有計劃、經營、成本、物資設備、工程、財務、法律法規和信息技術等管理部門參加的“營改增”領導小組。加強對“營改增”工作的領導,系統研究政策,認真分析評估,科學確定工作方案,制定相應配套措施。成立稅務管理機構,明確崗位職責,加強對增值稅的稅務管理。
(三)信息支撐,信息化是企業應對“營改增”的必要支撐
建筑業龐大的增值稅稅收信息量和管理單元(項目部)分散,國家針對增值稅的嚴格的四流合一(合同流、物流、發票流、資金流)征管稽查體系,決定了信息化是應對“營改增”和控制風險的唯一出路。“營改增”后,如果不加強管理,增值稅稅收負擔將比稅前大幅增加,而且增值稅管理涉及核算進項、銷項、轉出、進口、出口退稅等復雜發票管理業務,建筑企業發票管理量大、點多、線長、面廣的特點,都將是稅務管理發票管理成為“營改增”后建筑企業繼續打造的核心競爭力要素。
(四)提前準備,加大企業內部“營改增”學習力度和加強“營改增”相關職業培訓
對內對外均應加大宣傳力度,把“營改增”對企業的影響情況向社會公眾、股東及業務部門進行宣導。培養一支有較強業務能力的員工隊伍,特別是對經營人員、計劃人員、成本人員、設備物資人員、財務人員等進行相關的培訓,使其從意識上、技能上都能夠滿足“營改增”對于企業人員的要求。盡快培養“營改增”稅改方面的業務骨干和管理人才,具體指導相關工作 ,為做好各項經營管理變革,提高工作的前瞻性、可預見性打好基礎。
四、結語
綜上所述,建筑企業應根據公司自身發展特色,及時消化“營改增”政策,建立適合企業體制的財務管理體系,不斷發現問題并及時完善,創造企業優勢,讓建筑企業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打牢基礎、站穩腳跟。
參考文獻:
[1] 侯澐.“營改增”對建筑企業稅負的影響及應對的措施[J].財經界,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