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初中央正式發布《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第一次從國家戰略布局的高度清晰定調:“到2030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城市群。”相比國內的成渝城市群和長江中游城市群,這個承載著最大經濟量能的城市群反而成了長江經濟帶上最后一個落地的區域規劃。當然,這可以被視作壓軸大戲,但也有觀點認為,該發展規劃的姍姍來遲隱隱折射出長三角城市間歷來復雜敏感的利益格局。

長三角應不應該帶安徽玩?
@周天:很多人都納悶為什么要把安徽劃入在內,其實長三角作為經濟帶,有安徽的城市在內,就有了長三角的“小后方”,這不但使經濟發展各有側重,而且在國防上也有一定意義。
@內涵評論家:為什么不帶安徽?安徽也屬于長三角地區可輻射到的區域。況且合肥現在的房價如此之高,你們都忽視了嗎?安徽的實力一點兒都不弱。
@花甲之年:帶不帶安徽,后期發展對上海有沒有好處,不是網絡噴子能決定的。在出臺一項政策和規劃之前,相關部門早就進行了各項數據比對分析。舉個例子,很多來自農村的外來務工人員到城市里謀職,與城市里的原著居民一同競爭,難道城市里的人就變窮了嗎?城市就變得不好了嗎?當然不是。現在帶著安徽一起發展,明顯是一項雙贏的政策,各取所需,各有所長,共同發展。強者還會更強,弱者相對來說也不再弱。
長三角協調發展不易
@K囧:這么多省份,協調發展不是件容易的事兒,各自發展各自的最好了。
@政政的正正:長三角經濟圈可比不上珠三角容易協調,珠三角再有問題,也可在一省之內解決,長三角呢?有什么問題需要商議,負責人的行政級別都不同。
@奇異之龍:長三角要三省一市來協作,可能性不大,也許協作到最后,還是各自為政的領地畫圈!
避免同質競爭是關鍵
@玉子喵:長三角規劃一直沒有出臺的一個原因估計也是考慮到這些地區經濟結構高度相似吧。經濟結構相似是因為嚴重缺乏創新,這是長三角今后發展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小剛576:不能同質競爭,不然就像打麻將,最后肯定有人會因為玩不下去而退出,要讓相關產業群互通有無。
@大閑人小果: 希望長三角協同發展不只是口頭上發展的好,沒有規劃好就開始發展,后果很嚴重。特別是同質競爭,江浙滬包郵區的同質企業太多了,會不會發展了半天我的工資還是月薪三千?畢竟,白菜都一塊九毛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