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珍
[摘 要]生物教學要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我們教師就得改進教學方法,我們教師就要去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要轉變自己的角色,做學生的好朋友,共同的學習者,同時,讓他們學會動手,學會動腦,學會思考。
[關鍵詞]生物教學;教案;實驗;情感調節;檢驗近年來生物教材的幾經變化,要求我們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也跟隨著不斷的進行調整,新課程標準要求我們的教師標準也是越來越高,如何才能適應新時期教育的發展,多年來的工作中我得到以下幾點思考。
一、轉變教師的角色
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完成探究性實驗、獨立進行小的演示實驗,一個稱職的生物教學者,決不能照本宣科的進行教學,由“教書者”轉變為“研究型教師”和“學習型教師“做到真正為學生服務,同時教師也是一個學生,在教學的同時也學習者,這就要求教師要在教學中不斷反思、不斷學習、與時俱進,這就要求教師能有一定的教學能力、應變能力、實踐能力、適應能力。因此,要想有效地指導學生開展實驗研究工作,我們教師必須轉變角色,這樣我們的課堂教學才會更有效,學生才會更加喜愛生物學科的學習。當下培養高素質的學生必然要有一個高素質的教師。因此,在新課程下我們做生物教師的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職業素質,這樣才能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二、備好教案、備好學生的案
課前教案是教師必備的準備工作,教室應該根據實際課本的知識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教案,比如現在關于基因染色體的一系列問題,可根據現在的H7N9來作為具體的案例,要與時俱進,用新的思想去帶動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興趣,教案的過程不僅是課本知識點那么簡單,要根據學生對知識吸收的快慢情況來進行授課,學生的接受能力慢就要把知識點簡單化,通俗易懂但不要過多的浪費時間,一堂課下來只講一個知識點這樣也會影響課程的進程,學生都喜歡輕松的學習氛圍,杜絕教師上課知識死板的讀課本,書上的知識點大家都認識,需要的是老師把課本變成學生能夠聽懂得白話文,讓學生去接受和吸收,從而達到教授的效果。
三、增強師生情感
在課堂上,老師是學生吸收知識的傳達著,同時老師也是學生的同學,是共同的研究者,在課堂上,教師應該注意自己和學生之間的感情交流,學生在看到枯燥的書本時學習的狀態就會轉變,而這是的教師就是一個調動學生積極性的一個突發點,教師授課有感情,注重學生課堂的表情變化,看到學生的面部表情就能明白學生對知識的吸收情況,時刻關注學生的對知識點的學習情況,同時也檢查自己的教學方式是否正確,讓學生知道你在注意他們每一個人。課堂中也可以用適當的小游戲調節氣氛,把課堂知識貫穿到小游戲中,整個過程下來,學生們既玩了游戲又記住了知識點,同時課堂氛圍也營造出來了,在活躍的氣氛中學生積極的學習心態有利于對知識點的吸收。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只有讓學生感受到我學習、我快樂,他們才能樂于接受學習,我們做教師的只有加強“師生互動”才能進一步的去啟發學生的思維。因此,作為教師,一定要了解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去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望,讓他們通過自己的情感、體驗,去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巧設演示實驗
生物教學中少不了的課堂知識是實驗,用實驗驗證課堂的知識,也是鞏固知識的好方法,而且也會帶動學生學習生物的積極性,讓他們認識這個五彩斑斕世界里的奧秘。
在實驗之前教師應該給學生一個充分想象的空間,吸引學生們去親手做實驗,讓學生帶著疑問去做實驗。在實驗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也提高了團隊協作的能力,在演示實驗中教師要多提出帶有啟發性的問題,著眼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己學會分析、歸納和推理。
需要注意的是,在實驗之前需要教師給學生講清楚實驗過程中的注意事項,教育本來是一件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事情,在實驗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學生的安全問題,教師里的電源、實驗中會用到的酒精燈等一系列的危險物品,要講清楚實驗工具的使用方法和使用過程,教師一定要給學生講清楚危險品的危害性,使實驗在安全的環境中結束。
五、課上師生,課下朋友
和學生保持好的關系,能夠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上課時間老師要端正自己的形象,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這是學生學習的典范,教師的形象極其的重要,教師應該用心去做好每一件事,讓學生敢打欽佩,贏得學生的好評,這樣教學的過程是十分流暢的。下課時間要認識到自己和學生同是學習者,有什么問題可以一起研究。一個學生被看成什么樣,被說成什么樣,被怎樣對待,在不長的時間內,就會變成學生的現實,課堂上學生出現不應該的舉動,不要直面去批評,給孩子們留一點面子,在教學過程中,無論課堂上作答或是批改作業時,對一些智力一般的學生時常給予表揚、鼓勵,對于一些屬于“冥頑”的學生,時常給予關懷,發現其閃光點及時給予表揚。老師和學生這個稱謂只適合在課堂上,在課下要時刻關心學生,把學生的成長看的重要一下,把每個學生的當成自己的孩子來對待,用一個長輩的愛心去關心她,除去孩子心理上對老師這個嚴肅的稱謂所帶來的恐懼感,尤其對待成績不好的學生,更應該細心、耐心的教導,去詢問成績不好的原因,是他們聽不懂課堂還是就是沒學習,如果課堂知識沒聽懂,那就要求教師改變一下自己的教案,照顧到接受慢的學生,如果是不愛學習,那就要求教師去想一些辦法,吸引孩子對生物課程的學習性。
六、自我檢驗和反省
每一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不是完美的。教師按照自己的教案把知識傳達給學生,檢查學生吸收的多少,第一選擇就是考試,考試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種檢驗,對教師而言也是一種檢驗,檢驗的學生的學習能力,檢驗教師的是教學能力,也就是教學效果,在這個時候,如果成績不理想,教師應該注意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方法,找一下不理想的原因,歸根結底肯定和教師有關系,不要一味地去教育學生,可能是教案有問題,也可能是自己和學生的關系沒調整好等等,總之,教師也要做到反思,成績不能代表一切,只要調整方法方式,在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下一定會提升上去的。
七、結語
總之,在生物學教學中,教師要尊重自己的學生,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觀察、思考、歸納、總結,避免教師照本宣科,自覺地去調動學生學習和積極性,注重學生的學習效果,時刻反省自己的教學方式方法,只要有計劃、有目的對學生進行教學,學生學習生物的積極性和求知欲望一定會被調動起來,教學成果一定會讓人們滿意的,這樣的生物教學才會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