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喜雨,黃川峰,馬瑜紅,劉榮志
(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南 南陽 473000)
?
基于臨床執業助理醫師導向的生物化學教學改革探索
尚喜雨,黃川峰,馬瑜紅,劉榮志
(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南 南陽 473000)
摘要:通過鉆研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生物化學考試大綱,并與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相結合,制訂新的教學計劃和大綱,在臨床醫學專業學生中進行以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為導向的生物化學教學模式改革。在師資培養、理論教學、實驗教學、考核方法等方面進行改革,從而提高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考試通過率和生物化學教學質量。
關鍵詞: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生物化學;教學改革
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是行業準入考試,是評價申請醫師資格者是否具備從事醫師工作所必需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的考試,學生畢業后能否順利通過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就業。目前,高職高專醫學院校普遍存在生物化學教學內容與執業資格考試和崗位要求脫節、教學方法和手段落后、專業實踐教學水平低等問題,較大程度上限制了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的通過率[1-2]。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的基礎知識部分涉及生物化學內容的題目雖然不多,但涉及面較廣,難度較大。因此,改革現有的教學模式迫在眉睫。我們嘗試在臨床醫學專業進行以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為導向
1.1加強對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大綱的研究
在課程開課前組織生物化學教學經驗豐富的專家、教授,鉆研分析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大綱,提煉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大綱中涉及的生物化學考點、內容,同時結合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制訂新的教學計劃和大綱,教學過程中緊扣大綱,做到有的放矢,在此基礎上進行以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為導向的教學改革。
1.2堅持集體備課及醫院輪訓,提高教師整體教學水平
好的師資是教學質量的保障。挑選高年資、教學經驗豐富、責任心強的老教師在臨床醫學專業授課,同時堅持集體備課。集體備課能實現資源共享,也有利于促進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在集體備課中促進教學團隊成員的團隊協作,形成教學梯隊,為高質量的生物化學教學團隊儲備了力量[3];同時每學年選派教師定期到附屬醫院參加輪訓。通過輪訓,教師參與了具體疾病的預防、診斷及治療,提高了教師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能力,在教學中能更好地把握生物化學知識與臨床工作的聯系,能把崗位需求與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同時加深對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生物化學考點的理解,能把考點更好地滲透在教學中,增強教學的生動性、實用性。
1.3在課程設置上進行模塊化教學
教學中把生物化學內容分成5個模塊:(1)以人體物質代謝為中心介紹代謝紊亂過程中出現的相關疾病的發病機制和實驗診斷項目的理論依據;(2)以器官為中心分別闡述各器官病理狀態下的生物化學變化;(3)以組織細胞為中心闡述骨代謝紊亂及骨代謝異常的生物化學診斷;(4)以疾病分類為中心介紹腫瘤標志物、內分泌代謝紊亂的生物化學特點等;(5)以生物化學檢驗基本技術和儀器為中心,強化臨床生物化學實驗室基本技術。通過不同模塊開展教學,突出生物化學知識與疾病的聯系,從而更好地把日常教學與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大綱和崗位需求緊密銜接起來。
1.4進一步優化理論課教學方法
在教學方法上更加重視課堂教學的實用性、針對性,使其與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考點實現無縫對接。例如,在生物化學內容中涉及疾病病理性變化的基礎理論和相關代謝物的質與量的改變,可為疾病的臨床實驗診斷、治療監測、藥物療效和預后判斷、疾病預防等提供信息和決策依據,這些內容也是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的重點,教師可采用精講、討論、病例分析、PBL教學法等多元化教學方法進行教學[4],鍛煉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執業資格考試通過率。如在教學過程中可采用先進的多媒體技術制作多媒體課件,將基礎知識、基本理論等內容形象生動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可采用病例引導的教學方式,如糖尿病患者為什么會出現“三多一少”?為什么會出現酮癥酸中毒?血清ALT、AST的活性可反映什么問題等。通過病例引導學生思考,對考查的知識點進行提煉并與臨床緊密聯系,在把握關鍵知識點的同時,可適當增加生物化學領域的新進展等內容,如最新科研、學術成果,讓學生接觸新知識、新理論,了解生物化學領域的前沿知識,激發學生的鉆研欲望,增強其克服困難的勇氣,使學生在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中面對難題不膽怯。
1.5實驗教學中以疾病為中心設計綜合實驗
使學生能用生物化學知識認識和分析疾病病因,培養學生的整體觀念和系統分析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自己設計實驗,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以小班為單位進行實驗(每組4~5人),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團隊觀念;通過病例分析及總結,檢驗學生知識點掌握程度;指導學生書寫論文、實驗報告等,培養學生撰寫論文的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開展跨學科綜合實驗,以應對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知識面廣、出題靈活的特點。
1.6改進課程考核方法
在考核中嘗試把教材與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涉及生物化學的內容結合起來,建立配套題庫,題型與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相同;組織學生進行理論和技能的培訓及考試,提高理論與技能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將理論與操作考核相結合,使學生在模擬考試的實踐中得到鍛煉,提高應試水平及心理承受能力,為今后順利通過考試奠定基礎。
在對我校2014級普通專科臨床醫學專業學生進行了一學年的生物化學教學改革嘗試后,將其生物化學成績與實行傳統教學方法的2013級普通專科臨床醫學專業學生進行了對比分析(兩年的試卷難易程度基本一致,隨機各抽取5個班,使其人數相當,85分及以上為優秀,60~84分為合格,59分及以下為不合格)。2013級與2014級成績(含理論、實驗成績)比較見表1。

表1 2013級與2014級學生生物化學不同成績人數分布比較[n(%)]
經過比較,2014級學生生物化學考試成績明顯優于2013級(P<0.05)。
對被抽取的2014級562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562份,收回有效問卷538份,有效問卷回收率95.7%。調查顯示,對以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為導向的生物化學教學方法很滿意的學生有261人,占48.5%;滿意的有249人,占46.3%;不太滿意的有28人,占5.2%。說明該教學改革得到了大部分學生的認同,學生在掌握生物化學教學大綱要求內容的基礎上,更有針對性地掌握了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的知識點,增強了自信心,提高了學習的興趣;部分學生由于前期為文科生,理科知識儲備不足,對學習生物化學有一定的困難,教師在教學中應特別予以關注,應選擇最有效的教學手段,以達到預期目標。
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通過率能反映高職高專醫學教育教學質量的高低,我們在教學中要圍繞資格考試及今后的崗位需求合理開展教學。通過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為導向的生物化學課程教學模式改革,期望學生能牢固地掌握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生物化學知識點,增強學習生物化學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難的勇氣,為取得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資格、更好地適應崗位需求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楊萍.強化農村醫學專業生物化學教學與助理醫師資格考試接軌的幾點做法[J].衛生職業教育,2015,33(7):59-60.
[2]韋煥能.以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為導向的診斷學和內科學教學改革探索[J].廣西教育,2014(11):42-45.
[3]夏西超,張冬,張慶遠,等.中醫學專業分子生物學教學的思考和體會[J].衛生職業教育,2014,32(14):50-51.
[4]劉慶春.提高醫學生物化學教學效果的實踐和體會[J].中西醫結合研究,2010(5):273-274.■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46(2016)12-0036-03
基金項目:河南省衛計委教育改革研究項目2015“基于臨床執業助理醫師導向的生物化學教學改革探索”(WJLX2015112);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2014“服務于全科醫生培養的基礎醫學課程的改革與實踐”(SJGLX456)的生物化學教學改革,從而達到提高生物化學教學質量和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通過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