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麗華陳琳馬國強李玥蔡芳( 國家林業局昆明勘察設計院,云南 昆明 6506; 昆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04)
?
湖北孝感老觀湖濕地公園現狀與保護對策
佘麗華1陳琳2馬國強1李玥1蔡芳1
(1 國家林業局昆明勘察設計院,云南 昆明 650216;2 昆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041)

老觀湖濕地(作者供圖)
摘 要湖北孝感老觀湖是古云夢澤遺留下來的保留其原始風貌最完整的一處湖沼濕地,濕地資源十分豐富。通過對老觀湖濕地的調查,闡述了老觀湖濕地目前所面臨的問題,提出了老觀湖濕地的保護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老觀湖;濕地;保護對策
老觀湖位于江漢平原,是古云夢澤遺留下來的保留其原始風貌最完整的一處湖沼濕地,代表了古云夢澤在自然發展過程中由湖泊向沼澤演變的典型形態。濕地內茂密的水草營造的自然迷宮式水道,為野生動物和野生魚類提供了非常適宜和安全的棲息環境。
老觀湖濕地總面積1 244.79 hm2, 其 中 濕 地 面 積1 087.72 hm2,濕地率為87.4%。其中湖泊濕地總面積332.60 hm2,占濕地總面積的30.58%;沼澤濕地總面積537.16 hm2,占濕地總面積的49.38%;人工濕地總面積217.96 hm2,占濕地總面積的20.04%。
濕地公園內擁有4個植被型組、8個植被型、21個群系。在豐富復雜的群落類型中,分布有維管束植物58科131屬165種。其中蕨類植物2科3屬3種,裸子植物1科2屬2種,被子植物55科126 屬160種;濕地公園內擁有魚類57種,隸屬于6目14科;兩棲爬行類23種,其中兩棲類11種,隸屬于2目4科,爬行類12種,隸屬于2目6科,鳥類125種,隸屬于13目39科,哺乳類動物19種,隸屬于6目8科。在這些動物資源中,擁有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0種。
2.1 圍湖造田和水產養殖使老觀湖的自然湖泊水面逐漸萎縮
據應城志和漢川志記載,20世紀50年代以前的老觀湖為泛水湖,盛水期湖面達87 km2。民國時期直至上世紀50年代初,老觀湖尚有湖面28.6 km2。1969年漢北河改道,修筑堤防,河湖分家,三臺湖也被大量挖壓和占用,老觀湖遂成為內湖,結束了泛水湖的歷史,水位下落,湖面縮小。進入20世紀70年代后,周邊社區相繼圍墾老觀湖、三臺湖,使得三臺湖徹底消失,而老觀湖水面也進一步縮小,至2012年老觀湖自然湖泊水面減少到9.38 km2。
2.2 面源污染及點源污染對湖水水質及生態環境造成了威脅
由于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居民生活污水排放,專業養殖戶投肥養殖及農業面源污染水體,老觀湖湖區水質逐年惡化。沿湖邊由于村莊集中,人口密集,居民生活污水、垃圾和農業面源污染對老觀湖北部、西部、東部的部分區域造成較嚴重的影響。根據2015年市環保部門的監測數據,老觀湖總體水質達到地表水III類標準。
2.3 極端干旱對濕地產生嚴重威脅
老觀湖所在地由于年均蒸發量大于年均降雨量,需要依靠周邊徑流進行補水,如遇到極端干旱年份,天然降水少,降水季節分布不均勻,濕地來水量可能不足,而灌區需水量增大,均可能對濕地產生威脅。
2.4 動植物棲息地受到了一定的破壞
由于農業生產活動及人為活動的影響,老觀湖濕地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野菱賴以生存的棲息地也遭受了破壞。由于老觀湖中的蘆葦近年來沒有收割,長勢相對較好,導致通道不暢,同時受地表徑流和上游補充水源的影響使部分區域水面萎縮,湖區部分區域缺乏良好的孵卵基質及水位條件,使魚類產卵場受到了破壞。
3.1 保護目標
保護和維持古云夢澤濕地生態系統特征,再現江漢平原古云夢澤濕地歷史景觀,充分發揮湖沼濕地生態系統多種功能效益,積極開展江漢平原湖沼自然生態系統演變過程研究,將老觀湖濕地建設成為古云夢澤湖沼濕地自然遺跡保護地、重要的動植物棲息地和最大的原生態蘆葦濕地公園。
3.2 保護對策
3.2.1 合理劃定濕地公園范圍及功能分區 根據濕地公園的劃分依據,將老觀湖濕地公園的四至邊界劃定如下:老觀湖濕地公園的南面以漢北河河堤為界,西面以垌塚漁場堤岸為界,北面、東面以26.5 m等高線為界,東南面以老觀湖湖堤外的基本農田邊界為界。
綜合分析濕地公園濕地資源的分布、水資源、候鳥遷徙棲息概況,并考慮周圍交通情況、各類項目建設點以及周邊村莊的影響,進行以下的合理分區:①濕地保育區,面積569.65 hm2,占濕地公園總面積的45.8%;②恢復重建 區,面 積472.21 hm2,占 濕地公園總面積的37.9%;③宣教展示區,面積81.39 hm2,占濕地公園總面積的6.5%;④合理利用區面積110.23 hm2,占濕地公園總面積的8.9%;⑤管理服務區面積11.31 hm2,占濕地公園總面積的0.9%。
3.2.2 控制面源及點源污染,保護水環境及生態環境
(1)禁止湖泊濕地內水禽、水產養殖。對老觀湖濕地內的養殖圍網進行拆除、清理,嚴禁在濕地內進行水產品的人工投肥養殖,對湖濱帶水禽養殖戶進行勸退,禁止在老觀湖保育區和恢復重建區內進行水禽的養殖,以減輕養殖業對水體的進一步污染。
(2)農業面源污染控制。調整濕地公園周邊區域的農業產業結構,對中低產田進行改造,并通過測土配方提高土壤營養元素利用率、降低生產成本,建立環境友好型、專用控釋配方肥推廣示范區,鼓勵使用有機肥,并采用改良的施肥方法。同時,對農田面源污染采用生態截污溝渠、小型的人工濕地處理、建設生態隔離帶等技術對面源污染進行控制。
(3)人工濕地污水處理工程。對于靠近湖邊、村莊集中的區域,生活污水排放較嚴重,可對污水進行物化處理后,再經過小型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處理后排入老觀湖。
(4)廢棄物集中清理。對老觀湖國家濕地公園及其周邊區域進行一次全面、集中的廢棄物清理,以清除長期存儲的固體廢棄物,定時清理垃圾、廢物。建設垃圾收集房,統一收集濕地公園內的垃圾。
(5)蘆葦蕩定期收割。為防止植物倒伏腐爛對水體的污染,到冬天枯草季節,應對老觀湖湖區內枯倒的高大水生植物(主要為蘆葦和香蒲)莖稈進行分片區人工收割。
3.2.3 充分利用現有水資源對老觀湖進行水源補給 充分利用丁咀閘及老觀湖三孔攔河閘的蓄水、排水功能,控制老觀湖水量,實現防洪調蓄。在大旱年老觀湖依靠自然補水不足的情況,可啟動抗旱渠和提升泵站提升漢北河的水進行補給,以保證老觀湖濕地公園的補水需求。同時將濕地公園內老觀湖湖濱帶被分割成塊狀的魚塘、荷塘的水系進行溝通,破除部分塘埂,實現水系貫通。
3.2.4 動植物棲息地保護措施
(1)加強宣傳教育。廣泛開展野生動植物及棲息地的保護宣教活動,營造全社會保護野生動植物資源的氛圍,減少社區活動和游客等外在干擾因素,以實現對棲息地的有效保護。
(2)在濕地公園范圍內全面實施禁漁、禁獵活動,切實保護濕地動物資源。
(3)建立完善的野生動植物棲息地保護設施,健全濕地動植物保護管理體系。
(4)減少干擾因素,保障自然食物源。在濕地公園恢復重建區建設越冬水鳥和涉禽類動物救護站及籠舍,配備鳥類環志設備、鳥類救護設備,減少外部干擾因素。保護淺水區、水草茂盛區等鳥類活動較多區域的生物多樣性,從而保障鳥類的自然食物源。
(5)制訂合理的捕撈措施,嚴禁酷漁濫捕。建議在老觀湖全面實施捕撈許可證制度,限制捕撈規格和捕撈量。堅決取締目前地籠和小網眼的刺網等有害網具,對電魚、炸魚、毒魚等嚴重違法現象進行嚴厲打擊,切實保護魚類資源。
(6)生態障礙消除。通過局部的場地平整,打通塘埂、水渠、田坎,消除影響濕地公園內動物,尤其是鳥類和魚類棲息地的生態障礙,以促進生態系統的保護。
參考文獻
張翔.2015.甘肅黑河流域甘州區濕地現狀與保護策略[J].濕地科學與管理,11(4):45-46
王夢犀,唐芳林,馬國強,等.2015.在濕地保護中的探索與思考——以云南丘北普者黑濕地保護工程為例[J].濕地科學與管理,11(1):33-35
doi:10.3969/j.issn.1673-3290.2016.02.06
收稿日期:2016-03-06
作者簡介:佘麗華(1982-),女,湖北松滋人,給排水工程師,主要從事給排水設計、濕地保護與恢復工程研究。E-mail:12475285@qq.com
Current Status and Conservation Strategies for Laoguan Lake Wetland Park in Xiaogan City of Hubei
SHE Li-Hua1CHEN Lin2MA Guo-Qiang1LI Yue1CAI Fang1
(1 Kunming Survey & Design Institute, 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Kunming 650216;2 Kunming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Kunming 650041)
AbstractThe Laoguan Lake is one of wetlands left over by ancient Yunmeng lakes, with rich wetland resources.This paper analyzes problems existing in Laoguan Lake wetland park by investigations of the wetland, strategies for strengthening protection of Laoguan Lake wetland were proposed.
Key wordsLaoguan Lake; Wetland; Protection strate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