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剛 鄧新軍 羅彬
【摘要】 目的 觀察輸尿管軟鏡治療腎結石的臨床療效。方法 50例腎結石患者, 均行經輸尿管軟鏡取石術 (FURL)治療, 觀察臨床效果。結果 患者手術出血量為 (11.00±2.01)ml, 手術時間為 (77.00±9.14)min, 術后住院時間為 (3.00±1.21)d;術后4周徹底清石 47例, 清石成功率為94.00%。血清肌酐 (Scr)術前為 (60.00±8.09) μmol/L, 術后 2 h為 (64.00±7.96) μmol/L, 術后24 h為(72.00±7.86) μmol/L, 術后72 h為 (63.00±8.01) μmol/L, 術前與術后各時間點 Scr變化不大, 均在正常范圍內。術后出現高熱反應1例 (2.00%), 經抗炎對癥治療好徹底康復出院。結論 采用輸尿管軟鏡治療腎結石, 其具有創傷小、并發癥少等優點, 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 輸尿管;軟鏡治療;臨床療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6.039
腎結石是一種泌尿外科的常見疾病, 腎結石主要位于腎盂、輸尿管和腎盞等處[1]。當前, 臨床上對于該病的治療, 多使用的是體外沖擊波碎石術, 這種方式具有費用低、無麻醉與創傷小等優點, 但一些碎石屑在下行排泄過程中, 容易在輸尿管中堆積造成堵塞, 嚴重時還會影響到臨床治療的效果。近年來, 在醫學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 經輸尿管軟鏡取石術(FURL)和經皮腎鏡取石術(PCNL) 治療技術逐漸在臨床中應用, 給腎結石治療開辟了新途徑。本文以2014年11月~ 2015年11月本院收治的50例腎結石患者作為研究的對象, 分析了腎結石患者采用輸尿管軟鏡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 現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 50例腎結石患者, 均與 FURL適應證的腎結石患者相符。其中, 男28例, 女 22例, 年齡 18~67歲, 平均年齡 (49.00±10.14)歲;結石直徑 0.5~2.0 cm, 平均直徑 (0.9±0.41)cm;病程1周~5年, 平均病程 (1.00±1.62)年。全部患者中有 2例功能性孤立腎、1例腎功能不全、1例凝血功能異常;患者均是單側腎結石, 左側 21例、右側 29例;輕、中度腎盂積水 34例、重度腎盂積水 16例。
1. 2 方法 患者術前需進行相應檢查, 術前禁食, 做好其他術前準備。采用硬膜外麻醉, 麻醉結束后取截石位, 鋪消毒巾。首先在輸尿管中置入硬鏡, 以便觀察患者輸尿管的開口、尿道與膀胱等情況, 經確認無禁忌證后, 退出輸尿管硬鏡。在患側輸尿管留置斑馬導絲, 沿著導絲從輸尿管的擴張鞘置入 8~12 F的筋膜擴張器, 然后退出擴張器和導絲。在碎石過程中, 如視野不清晰需增加灌注壓力, 確保視野清晰。
1. 3 觀察指標 手術后 4周檢查尿路平片及泌尿系CT。如果沒有明顯的殘石或殘石的直徑 <3 mm, 且無臨床癥狀, 表示清石徹底成功。腎功能的檢測:在患者手術前與手術后2、24、72 h采集 3 ml靜脈血, 離心后取上清液, 使用生化分析儀檢測Scr。記錄并發癥發生情況。
2 結果
2. 1 患者手術情況 手術出血量為 (11.00±2.01)ml, 手術時間為 (77.00±9.14)min, 術后住院時間為 (3.00±1.21)d;術后4周徹底清石 47例, 清石成功率為94.00%。
2. 2 患者手術前后腎功能變化 Scr術前為(60.00±8.09)μmol/L,
術后2 h為 (64.00±7.96) μmol/L, 術后24 h為(72.00±7.86) μmol/L, 術后 72 h為 (63.00±8.01) μmol/L, 術前與術后各時間點 Scr變化不大, 均在正常范圍內。
2. 3 并發癥情況 術后出現高熱反應 1例 (2.00%), 經抗炎對癥治療好徹底康復出院。
3 討論
腎結石為泌尿系統的一種常見疾病, 發病率比較高, 而且男性發病幾率多于女性, 且多發生于青壯年時期, 左右側的發病率沒有明顯差異[2]。40%~75%的腎結石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腰痛, 較大結石的移動度很小, 臨床表現為腰部酸脹不適, 或者是身體活動增加時有隱痛或鈍痛;較小結石容易引發絞痛, 經常會驟然發生腰腹部刀割樣劇烈疼痛, 呈陣發性[3]。傳統的腎結石治療方式主要是開放式的手術, 但是在手術中創傷比較大、出血量較多, 手術后也容易發生尿瘺, 容易發生各種并發癥, 使得治療受到限制。而且傳統形式的軟鏡是一體式的軟鏡, 在實際工作中, 容易發現, 這種一體式軟鏡價格非常的昂貴, 且還有非常強的維修周期, 同時還具有非常高的維修費用以及維修成本。其損壞輸尿管軟鏡的主要表現為以下主要部分:鏡頭彎曲障礙由旋轉裝置損壞造成, 同時還會導致其工作通道出現明顯的損壞等。同時還會在聯合激光碎石過程中出現, 導致攝像光纖受到損壞, 進而導致其成像模糊的出現, 不僅如此還會導致整套輸尿管軟鏡報廢情況的出現[4-10]。
近年來, 隨微創手術發展, 微創手術治療逐漸取代傳統開放式手術, 體外沖擊波碎石術、經皮腎鏡取石術(PCNL)與經輸尿管軟鏡取石術(FURL)等, 給腎結石的治療創造了新方式[11, 12]。其中, 經輸尿管軟鏡取石手術屬于新型腔鏡的技術, 其屬于腔內泌尿外科手術的關鍵部分, 是構成現代治療輸尿管結石的重要途徑。具有住院時間短、痛苦小、創傷小與并發癥發生率低優勢;其可進入輸尿管硬鏡無法達到的位置, 能夠深入腎盞、腎盂碎石, 能有效防止PCNL在構建通道時對腎臟的傷害。隨著社會的發展, 腔內技術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更新, 可以不斷的改進輔助碎石設備以及輸尿管軟鏡等。本次研究中, 患者手術出血量為 (11.00±2.01)ml, 手術時間為 (77.00±9.14)min, 術后住院時間為 (3.00±1.21)d;術后4周徹底清石 47例, 清石成功率為94.00%。血清肌酐 (Scr)術前為 (60.00±8.09) μmol/L, 術后 2 h為 (64.00±7.96) μmol/L, 術后24 h為(72.00±7.86) μmol/L, 術后 72 h為 (63.00±8.01) μmol/L, 術前與術后各時間點 Scr變化不大, 均在正常范圍內。術后出現高熱反應 1例 (2.00%), 經抗炎對癥治療好徹底康復出院。
綜上所述, 采用輸尿管軟鏡來治療腎結石患者, 損傷主要介于經皮腎鏡取石手術ESWL間, 行輸尿管軟鏡治療術恢復比較快、住院的時間比較短、不容易發生并發癥、出血量比較少, 在手術當天即可活動, 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但由于在臨床上各個患者具體病情存在差異, 因此, 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提高臨床治療的效果, 在實際工作中, 還需要按照實際情況的需要進一步研究軟鏡碎石技術, 進而提高臨床碎石的效果以及安全性。
參考文獻
[1] 趙中偉, 張曉波, 陳雄, 等. 經皮腎鏡聯合輸尿管軟鏡治療腎結石對老年患者腎功能的影響. 中南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5, 40(3):276-280.
[2] 楊春生, 梁磊, 孟繁林, 等. 輸尿管軟鏡碎石術與微創經皮腎鏡碎石術治療孤立腎結石對比觀察. 山東醫藥, 2015(19):48-50.
[3] 于永濤, 徐慶康, 沈偉華, 等. 輸尿管軟鏡一期治療腎盂旁囊腫合并腎結石18例. 中國鄉村醫藥, 2015(2):8-9.
[4] 牛超, 廖邦華, 羅德毅, 等.經輸尿管軟鏡取石術與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腎結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統評價.中國循證醫學雜志, 2013, 13(7):868-874.
[5] 徐桂彬, 鄭少斌, 李遜, 等. 上尿路CT三維重建在輸尿管軟鏡處理經皮腎鏡術后殘石中的應用. 實用醫學雜志, 2013, 29(7): 1136-1138.
[6] 陳永騫, 李炫昊, 劉慶軍, 等. 經皮腎鏡聯合輸尿管軟鏡碎石術治療鹿角形腎結石體會. 國際外科學雜志, 2011, 38(2):86-87.
[7] 劉斌. 組合式輸尿管軟鏡與經皮腎鏡治療腎結石的療效比較. 吉林大學, 2015.
[8] 安宇, 黃建林, 廖勇, 等. 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聯合逆行輸尿管軟鏡手術治療女性鹿角形腎結石. 山東醫藥, 2016(3):68-70.
[9] 陳南輝, 陳智林, 黃志成, 等. 輸尿管軟鏡聯合微創經皮腎鏡治療鹿角形腎結石(附26例報告). 嶺南現代臨床外科, 2014, 14(4):414-416.
[10] 周微, 李文威, 丁智兵. 微創經皮腎鏡聯合順行組合式輸尿管軟鏡治療鹿角形腎結石16例報告. 臨床泌尿外科雜志, 2014(3):225-227.
[11] 劉士貴, 張峻, 李深基, 等. F20通道經皮聯合輸尿管硬軟鏡超聲碎石治療鹿角形腎結石26例報告. 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 2012, 34(6):758-759.
[12] 周鴻斌, 吳飛, 李岑, 等. 鹿角形腎結石微創經皮腎鏡穿刺取石術安全性及清石率的研究(附125例報告). 南昌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0, 50(4):50-52.
[收稿日期:2016-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