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行新 魏東 王云清

【摘要】 目的 探討微創經皮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治療胸腰椎骨折的臨床療效。方法 2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組(采取微創經皮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治療)和對照組(采取開放性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治療), 各12例。比較兩組臨床療效。結果 觀察組術中出血量、術后引流量均少于對照組, 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低于對照組 (P<0.05)。治療后, 兩組患者的Cobbs 角、Worter指數及椎體前緣高度比值均優于治療前 (P<0.05)。結論 微創經皮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治療胸腰椎骨折的臨床療效確切, 在顯著糾正Cobbs 角、Worter指數及椎體前緣高度比值上與開放性手術無差異, 但其手術創傷小, 可作為治療胸腰椎骨折的安全有效方法之一。
【關鍵詞】 胸腰椎骨折;微創經皮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臨床療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6.040
由于開放性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治療胸腰椎骨折過程對腰背部軟組織的創傷程度較大, 顯著影響胸腰椎骨折的療效及預后。近年來, 微創經皮椎弓根螺釘內固定廣泛用于治療胸腰椎骨折, 可減小手術創傷, 臨床療效與開放性椎弓根螺釘內固定相當[1]。本研探討微創經皮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治療胸腰椎骨折的臨床療效,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24例胸
腰椎骨折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12例。其中觀察組男7例、女5例;年齡22.7~56.5歲、平均年齡(38.7±6.5)歲;對照組男6例、女6例;年齡21.8~54.3歲、平均年齡(39.2±6.3)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觀察組采取微創經皮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治療, 術前對病灶進行透視定位及標記, 在Jam Shidi 針進入椎弓根釘進針點的介導下, 插入導針, 創建工作通道, 置入攻絲, 準備釘道, MANTIS 釘置入椎弓根螺釘內, 選擇矯形連接棒轉入椎弓根釘釘尾, 擰緊螺帽, 逐層縫合切口, 放置引流管。對照組采取開放性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治療, 采取縱向正中手術切口, 暴露病灶及上下的關節, 根據釘針點置入椎弓根螺釘, 密切監測椎弓根螺釘的進針位置, 根據患者的恢復情況及病灶受壓情況, 安裝椎弓根棒, 擰緊螺帽, 進一步矯正骨折的形態結構, 擰緊螺帽, 逐層縫合切口, 放置引流管。
1. 3 觀察指標[2] 對比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引流量及VAS評分;根據患者治療前后的病灶影像學參數, 包括Cobbs 角、Worter指數及椎體前緣高度比值, 綜合評價患者的臨床療效。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圍術期觀察指標比較 觀察組術中出血量、術后引流量均少于對照組, VAS評分低于對照組 (P<0.05);觀察組手術時間短于對照組, 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療效觀察指標比較 治療后, 兩組患者的Cobbs 角、Worter指數及椎體前緣高度比值均優于治療前 (P<0.05);兩組治療后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胸腰椎骨折的手術治療原則為恢復病灶的結構形態、改善胸腰椎骨的活動支撐功能、預防并發癥的發生及改善預后[3]。在胸腰椎骨折的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治療中, 通過安裝椎弓根螺釘系統, 維持胸腰椎骨的穩定性, 增強胸腰椎的支撐力, 對于促進胸腰椎骨折病灶的愈合具有促進作用。一些研究報道, 在胸腰椎骨折病灶處安裝椎弓根螺釘系統, 可提高胸腰椎段的剛度、穩定胸腰椎骨結構, 有效防止髓核組織突脫出。在本研究中, 治療后兩組患者的Cobbs 角、Worter指數及椎體前緣高度比值均顯著改善 (P<0.05);提示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治療胸腰椎骨折的臨床療效確切, 可顯著恢復胸腰椎骨折病灶的結構形態, 改善胸腰椎骨的活動及支撐功能。
在胸腰椎骨折的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治療過程中, 開放性椎弓根螺釘內固定和微創經皮椎弓根螺釘內固定的優缺點具有差異性。黃劍峰等[4]研究認為, 微創經皮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治療胸腰椎骨折的安全性較高, 創傷性較小, 有利于椎管減壓, 恢復根神經功能及改善患者的預后。通過開放性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治療胸腰椎骨折的創傷性較大, 并發癥較多, 臨床療效的影響因素較復雜。有關研究表明, 開放性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治療胸腰椎骨折的創傷性較大, 但手術可視程度高, 操作較為簡便[5]。魯華等[6]研究表明, 微創經皮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治療胸腰椎骨折的療效確切, 創傷程度較小, 治療安全性高。在微創經皮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治療中, 通過導針技術可顯著提高置釘的準備性;此外, 手術切口小, 小范圍剝離腰骶肌肉, 對病灶周圍的組織神經損傷小。在本研究中, 觀察組術中出血量、術后引流量均少于對照組, VAS評分低于對照組 (P<0.05);觀察組手術時間短于對照組, 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結果提示微創經皮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治療胸腰椎骨折, 在顯著糾正Cobbs角、Worter指數及椎體前緣高度比值上, 與開放性手術比較無差異, 但微創手術的創傷性小, 可作為治療胸腰椎骨折的安全有效方法之一。
參考文獻
[1] 張文志, 尚希福, 段麗群, 等.微創經皮與傳統開放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治療胸腰椎骨折的臨床對比研究.中國骨與關節外科, 2012, 5(2):106-111.
[2] 段麗群, 張文志, 尚希福, 等.微創經皮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術治療胸腰椎骨折的臨床療效分析.頸腰痛雜志, 2012, 33(5):
336-339.
[3] 司衛兵, 焦健, 秦衛, 等.微創經皮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治療青壯年單純胸腰椎壓縮性骨折.中國微創外科雜志, 2013, 13(2): 171-174.
[4] 黃劍峰, 寧錦龍, 岑定善, 等.微創與開放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治療胸腰椎骨折的療效對比.中國醫藥導報, 2012, 9(8):65-67.
[5] 趙利濤, 郭明柯, 秦耀宗, 等.微創經皮附加傷椎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治療30例胸腰椎骨折的臨床療效評價.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3, 17(17):29-31.
[6] 魯華, 石亞靈, 代群, 等.微創經皮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治療胸腰椎骨折臨床療效及手術配合.實用醫院臨床雜志, 2011, 8(5): 57-59.
[收稿日期:2016-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