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喜房 徐建軍
自2014年10月1日起,強制性國家職業衛生標準GBZ188-2014《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實施,為指導企業做好接觸鉻及其無機化合物作業人員的職業健康監護,規定了相應的技術性、規范性意見。
鉻及其無機化合物對作業人員的職業危害,主要有鉻鐵礦開采冶煉,生產金屬鉻,制造砌筑工業爐用耐火材料,用鉻鐵礦生產鉻酸鈉、重鉻酸鈉,鉻合金的生產使用,以及電鍍、制革、油漆、顏料、印染、制藥等行業的某些作業。鉻的毒性主要來自六價鉻,是國際公認的致癌金屬物之一,可通過呼吸、食入進入人體。鉻酸霧是鉻酸揮發在空氣中形成的液體微滴,常見于鍍鉻作業電鍍槽周圍的空氣中。
鉻對人體的危害
對人體皮膚的損害
鉻性皮膚潰瘍(鉻瘡)。鉻化合物并不損傷完整的皮膚,但當皮膚擦傷而接觸鉻化合物時即可發生傷害作用。鉻瘡可發生于手、臂及足部等任何皮膚破損部位處,指甲根部的破損處也易形成鉻瘡。形成鉻瘡前,皮膚先出現紅腫、搔癢,如不及時治療可侵入深部。潰瘍上有分泌物硬痂,四周部隆起,中央深而充滿腐肉,邊緣呈灰紅色,局部疼痛,潰瘍部呈倒錐形,若忽視治療,可進一步發展深至骨部,劇烈疼痛,愈合甚慢。
鉻性皮炎及濕疹。接觸六價鉻也可發生鉻性皮炎及濕疹,患處皮膚搔癢并形成水皰,皮膚過敏者接觸鉻污染物數天后即可發生皮炎,鉻過敏期長達3~6月,濕疹常發生于暴露部位。
對呼吸道及肺臟損害
鉻性鼻炎。該病早期癥狀為鼻黏膜充血、腫脹,鼻腔干燥、搔癢、出血,嗅覺減退,黏液分泌增多,常打噴嚏等,繼而發生鼻中隔潰疹,甚至鼻中隔穿孔。鉻酸霧對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蝕作用,可引發鼻炎、咽炎、支氣管炎等。
肺臟損害。六價鉻化合物有致癌性,會導致肺癌。
對眼及耳的損害
眼皮及角膜接觸鉻化合物可引起刺激及潰瘍,癥狀為眼球結膜充血、有異物感、流淚刺痛、視力減弱,嚴重時可導致角膜上皮脫落。
對腸胃道損害
誤食入六價鉻化合物可引起口腔黏膜增厚、水腫,反胃嘔吐有時帶血,劇烈腹痛,肝腫大,嚴重時可循環衰竭,失去知覺甚至死亡。
全身中毒
此種情況甚少,有頭痛消瘦,腸胃失調,肝功能衰竭,腎臟損傷,單核血球增多,血鈣增多及血磷增多等表現。
作業人員的職業健康監護
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
檢查對象為擬錄用從事接觸生產性鉻或其無機化合物的人員和轉崗擬接觸人員。目的是發現慢性皮膚潰瘍、萎縮性鼻炎等職業禁忌證。檢查內容一是癥狀詢問:重點詢問鼻腔、皮膚疾病史。二是體格檢查:內科常規檢查;皮膚科常規檢查。三是實驗室和其他檢查:必檢項目包括血常規、尿常規、心電圖、血清ALT、胸部X射線攝片;選檢項目有肺功能。
在崗期間職業健康檢查
檢查對象為所有職業性接觸鉻或其無機化合物的人員。目的是早期發現職業病(鉻鼻病、鉻潰瘍、鉻所致皮炎、鉻酸鹽制造業工人肺癌)、疑似職業病病人、職業禁忌證(同上崗前)。檢查內容:一是癥狀詢問,重點詢問咳嗽、咳痰、咯血、胸痛等呼吸系統癥狀;耳鼻喉、皮膚疾病史及相關癥狀。二是體格檢查:檢查內容同上崗前。三是實驗室和其他檢查:必檢項目包括血常規、尿常規、胸部X射線攝片;選檢項目有心電圖、抗原特異性IgE抗體、胸部CT、變應原皮膚斑貼試驗、肺功能。健康檢查周期為1年1次。
離崗時職業健康檢查
包括職業接觸鉻及其無機化合物的辭職人員,退休人員,內部轉崗脫離接觸人員,目的是早期發現同在崗期間的職業病。檢查內容同在崗期間。檢查時間:一般是脫離崗位前,如最后一次在崗期間的健康檢查在離崗前90天內,可視為離崗體檢。
離崗后職業健康檢查(推薦性)
對象為脫離鉻酸鹽制造業的工人。目的是早期發現職業性鉻酸鹽制造業工人肺癌。檢查內容:癥狀詢問、體格檢查均同在崗期間。三是實驗室和其他檢查:必檢項目包括血常規、心電圖、肺功能、胸部X射線攝片;選檢項目有胸部CT。檢查時間:隨訪10年,每2年1次。
健康監護檔案管理
健康監護檔案是健康監護全過程的客觀記錄資料,是系統觀察勞動者健康狀況變化、評價個體和群體健康損害的依據。包括勞動者健康檢查個人檔案和單位職業健康監護管理檔案,均應妥善保管。
個人健康監護檔案包括勞動者職業史、既往史和職業病危害接觸史;相應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及處理情況;職業病診療等健康資料。單位職業健康監護管理檔案包括職業健康檢查委托書、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報告和職業健康監護評價報告、職業病報告卡、職業病患者和職業禁忌證者處理安置記錄,以及在職業健康監護中提供的其他資料。
健康監護檔案要永久保存在用人單位,應制定管理制度設專人管理;涉及有關文件或原始記錄要分類歸檔存放,并做好登記工作。健康監護檔案具有重要的法律參考價值,管理人員要及時、如實、認真填寫,不得隨意編造和涂改,其中按年度更新的檔案應妥善保管,不得隨意借閱、無故銷毀、遺棄或丟失,管理人員變動時要認真交接。健康監護檔案涉及職工個人隱私或單位商業秘密,應注意做好保密工作;用人單位分立、合并、破產時,要妥善移交保管,檔案室要有相應防火、防盜、防霉措施。
職業健康監護職責建議
企業安技處(科)職責
依據企業勞資處(科)通知,分析招錄崗位職業病危害因素,與職業健康檢查機構簽訂委托書,一起確定檢查項目,提供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報告、接觸人員名單;協商職業健康檢查人員、項目、時間,組織人員進行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
應告知體檢者下列注意事項:體檢前一天要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和情緒激動,保證充足睡眠,不要吃對肝、腎功能有損害的藥物;以免影響體檢結果。體檢前8 h應禁食、禁水。體檢者要如實回答體檢醫生的詢問,如實填寫職業史和職業病危害接觸史。尿液采集應留取新鮮尿液,避免經血、白帶、糞便、精液、陰道分泌物,以及避免煙灰等異物污染。靜脈抽血后需按壓針頭穿刺點3~5 min,防止形成血腫。心電圖不要在勞動或運動后檢查,檢查時應安靜平臥并放松,穿容易穿脫的寬松的衣服,女性不要穿著連衣裙,避免檢查時帶來不便,并將身上佩戴手表摘下,手機、鑰匙、刀具等取出,防止干擾心電圖。測試時不要與醫生交流及移動。做胸部X光檢查時,勿穿有金屬紐扣衣服,勿戴項鏈、金屬環乳罩、胸針等所有物品或飾品,應在醫生指導下攝影。懷孕期間盡量不要進行X射線檢查,必須要檢查的,需要告知醫生并做好腹部防護。進行肺功能檢查要在醫生指導下,平靜呼吸3~5次后,盡最大努力深吸氣到不能再吸氣為止,然后快速用力將氣吹入吹筒,并持續用力4~6 s。
領取、審閱檢查報告,并就疑問提出質詢;協助體檢機構維持檢查秩序,處理健康監護工作中的突發問題;執行報告中提出的建議,通知體檢異常人員并組織復查、職業病診斷、工傷鑒定等;向勞資部門提出職業禁忌人員和職業病確診人員安置建議;制定本單位職業健康監護制度,妥善保管職業健康監護檔案。
結合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分析體檢結果,提出預防職業病及加強職業衛生管理建議,制定整改計劃并組織落實;向安全生產監管部門報告職業病、疑似職業病發生情況。
勞資處(科)職責
在崗位招聘面試過程中,注意觀察應聘人員正常交談、肢體活動、反應能力等基本健康狀況;根據安技科提出的職業禁忌人員和職業病確診人員安置建議予以妥善安置;處理因職業健康和安全問題發生的勞動爭議。
工會職責
就勞動者反映的職業健康問題,同用人單位協商并督促解決;對違反《職業病防治法》《勞動法》《安全生產法》等問題,予以監督糾正。
編輯 邊 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