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敬秋 牟向彬 趙艷玲 雷達
摘要:本文主要從玉米品種選擇、施肥和播種三個方面總結了玉米生產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玉米;生產;注意;問題
中圖分類號: S513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6.14.010
1 選擇玉米品種
一是選擇通過審定與推廣的品種。必須通過吉林省品種委員會審定及國家審定的品種,推廣區域應適合吉林省,但不要盲目求新求高,未經試驗的品種不要大面積種植,種植品種不能單一,應搭配種植。
二是選擇品種要適合本地的氣候條件。根據乾安縣十年十旱的特點,建議選擇抗旱性強的品種,生育期在126~132天,有效積溫在2650℃~2800℃,所需光、熱、水、肥要適合我縣的生態條件。要根據自家地塊的土質、地勢、肥力及管理水平。要考慮本地的病蟲害發生情況,避免盲目求高求晚,以及越區種植,保證正常年能正常成熟。地下害蟲較重的地塊,要選擇抗蟲品種或含有7%~8%克百威的種衣劑包衣的種子。
三是選擇豐產性好、品質優良、適應性廣、抗逆性強的品種。選用活稈成熟、外觀品質好,成熟時含水量低,米質優良,對各種不良環境和自然災害的抵抗力強,具有較大增產潛力的品種。如通達258、良玉99等品種。
四是同一品種連作周期長,輪作倒茬不合理,病害嚴重,有些農民對玉米輪作倒茬不重視,有的玉米連作年限5年以上,由于長期連作,造成土壤養分缺乏,比例失調,玉米絲黑穗病和大小斑病發病重,造成減產10%左右。近幾年由于大面積連片種植單一品種,又多年重茬,遇到特殊年份,特殊氣候條件,就存在著潛在的病蟲害發生危險。高溫、多風天氣,不抗倒伏的品種容易倒伏,影響玉米單產的提高,所以同一個品種連作同期不應超過兩年。
2 科學合理施肥
一是在施肥上,存在以下問題。只重視N、P的施用,輕視K肥和有機肥的施用,化肥利用率低,N肥、P肥、K肥利用率只有40%,養分供應不平衡,部分農民認為追施N肥,葉片濃綠而見效快,而N肥施用量過多會造成植株高大、葉片寬厚,如遇大風天氣,極易倒伏減產。如果植株缺K時,莖基部發育不好,根系細而少,容易造成倒伏而減產,土壤中有機質和鉀肥得不到補償,而使土壤板結,限制了玉米對養分的吸收;有機肥施用量少,秸稈還田比例較低。有機肥和秸稈還田,除可以補充一些營養,提高有機質含量外,還可改善土壤結構和培肥地力的作用,防止土壤板結,不僅能節約化肥,而且可以大大減少旱澇災害,增施有機肥是抗旱保苗,增強作物抗旱能力的重要措施之一;種植密度過低,保苗株數不夠,影響肥料利用效果。在玉米生產中,由于播種質量差,用種量不足,地下害蟲多,缺苗斷壟嚴重,保苗株數不夠,影響肥料的吸收;耕層過淺,一般不到20厘米,形成堅硬的犁底層,影響根系發育,易干旱和倒伏。
二是施肥原則。在施肥上,應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N、P、K及微量元素配合施用,平衡施肥;高產地塊和缺鋅的土壤,堿性大的土壤,注意施用鋅肥;增加有機肥用量,加大秸稈還田力度;推廣應用高產耐密品種,適當增加玉米種植密度,提高玉米產量,充分發揮肥料效果;深松打破犁底層,促進根系發育,提高水肥利用率。深松能改善耕層結構,調節耕層水、肥、氣、熱狀況,由于打破了犁底層,土壤孔隙度增加,增強了透氣性,深松深度要達到25~35厘米;加大肥料投入,提高玉米產量。按每公頃12噸目標產量計算:農家肥:每公頃30~40立方米。第一種用配方肥,含量為45%的多元素復合肥,每公頃用500公斤,尿素400公斤作追肥。第二種用磷酸二銨200公斤、硫酸鉀100公斤、硫酸鋅15公斤,尿素500公斤。追肥分三個時期:苗肥。在定苗后至拔節期(苗高一尺);穗肥:在抽雄前10天,玉米出現大喇叭口期(正齊腰時)穗肥的作用促進穗大粒多,重視穗肥的施用,有利于獲得高產;粒肥:在抽雄至開花期追施(抽雄、出毛毛)可促進粒多、粒重。追肥方法在壟溝深施,深度在10~12厘米,追肥效果最好。
3適時播種
多數農民認為地不多,種地不著急,種地偏晚,不少農民在5月1日開始種地,由于晚種、扎根淺導致抗旱能力降低,影響了農作物的生長積溫和生長時間,有些晚熟品種不能在初霜前正常成熟,造成減產減收,如何確定玉米的最佳播種期,要根據本地的自然條件和品種特性決定。
溫度:玉米種子發芽的最低溫度為8℃,可在5~10厘米耕層土溫穩定通過8℃開始播種,乾安縣正常年份4月20日~4月30日為適宜播種期;適時早播,充分利用自然降水。乾安縣十年十旱,春旱和卡脖旱影響玉米產量,降雨量不足,滿足不了玉米對水份的需求,農田水利設施薄弱,農業抗災避災能力差,干旱是導致玉米減產的主要原因。為了充分利用自然降水,使玉米需水高峰期和本地的降水高峰期相吻合,以充分利用降水,提高作物產量,最佳播種期在4月20日~4月30日,當土壤耕層含水量在20%左右即可播種,土壤含水量低于18%時,可搶墑坐水種,坐水時要多澆水,保證一次播好種,一次拿全苗。
根據品種特性,適時播種。生育期在130~132天,有效積溫在2750℃~2800℃的晚熟品種可適當早播,發芽勢高的種子,對低溫冷害等不良環境的抵抗力強,幼苗拱土能力強,可適當早播;發芽勢低的種子,對不良環境的抵抗力弱,可適當晚播,玉米大雙覆的地塊墑情好,地溫高,可適當早播,4月15日~4月20日播種;玉米適時播種能增強植株的抗旱、抗倒伏能力。由于春旱嚴重,適時播種,使苗期處在低溫干旱的氣候條件,地上部分生產緩慢,莖節粗短,但有利于根系生產,根系發達,扎根深,吸收范圍廣,從而增強植株的抗旱性,幼苗健壯,有利于蹲苗,增強抗倒伏能力;使玉米提早成熟,提高產量和品質。適時早播能避免生育期長的晚熟品種播種過晚,造成貪青晚熟的現象,避免和減輕后期低溫和早霜的為害,有利于后期田間降水、提高玉米產量和品質。
作者簡介:孫敬秋,中專學歷,乾安縣乾安鎮農業站,農藝師,研究方向: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