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群芬
?
高職《消費心理學》翻轉課堂教學管理制度建設
翁群芬
【摘 要】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興起,很多學校的很多課程都在嘗試著采用這種模式。為了更好地提高課程的教學效果,因此要建立翻轉課堂的教學管理制度,規范學生的學習行為,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本文主要論述了《消費心理學》這門課程采用翻轉課堂教學的管理制度建設。
【關鍵詞】翻轉課堂 教學 管理制度
“翻轉課堂”又稱“反轉課堂”,翻轉課堂是對傳統課堂的顛覆,是教師在上課之前將所要講授的內容制成視頻,學生在課前進行自學和內化,課堂上教師和學生進行進一步交流,針對問題進行解決的一種教學模式。
一是學生的現狀。高職院校學生的知識底子相對較為薄弱,學習主動性相對比較差。二是翻轉課堂的特點。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有其自身的特點,學生的學習分為三個環節:課前任務的完成;課中成果的展示、討論和交流;課后的鞏固。
因此,不管是從學生的現狀還是翻轉課堂的特點來看,要保證“翻轉課堂”的有效實施,必須建立完善的翻轉課堂教學管理制度。
(一)建立兩種自主化管理機制
第一是學生個人自我管理機制。在翻轉課堂實施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認識,能進行自我評價,會進行自我完善并制定個人學習計劃和發展目標;第二是團隊合作管理機制。首先是團隊的建立,團隊成員一般為4-6人為宜,一般遵循“男女搭配,性格互補,能力優勢互補”的原則。在課程的開展過程中,團隊之間展開競爭,實行捆綁評價,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制定獎勵措施,對優秀的小組實行積分獎勵,教師對后進團隊要給予鼓勵,指導,團隊根據存在的問題,制定改進目標。
(二)根據翻轉課堂教學流程建立完善的學生學習情況評價體系
1.明確翻轉課堂教學的流程
翻轉課堂流程圖見圖1:
2.過程評價體系的完善
課前評價是針對學生(團隊)自主學習教學視頻的到位情況,學習討論情況,任務完成情況等內容進行綜合評價;教師主要查看團隊同學課前討論到位簽字表、小組討論的照片或者簡短的視頻資料、每次討論的個人發言記錄。
課中評價主要包括團隊展示和個人發言。對課前完成的內容回到課堂進行成果展示,展示后,教師和參與本次評價的評委對展示的團隊進行打分,其他同學可以針對該團隊展示的內容進行點評發言,教師提出相關的問題讓同學們進行深度討論、交流。
課后評價主要是課后拓展和階段性的單元測試。為了鞏固所學知識,教師要布置與本次課有關的作業作為拓展,一個單元結束完成網上作業并提交。這樣可以知曉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課后評價占過程考核的10%(課后作業的完成占5%、階段性測試占5%)
3.明確教學過程的加減分項目
為了激勵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在《消費心理學》這門課程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時特制定了加減分項目。每個小組基礎分為60分。
加分項目:(1)團隊在課堂上進行匯報展示,組長獲得1分、匯報者獲得1分、其他成員0.5分。(2)對于匯報展示進行點評,點評者獲得0.5分。(3)對于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進行發言,發言一次獲得0.5分。
扣分項目:(1)團隊課前預習,任務的完成做到簽到制,如果未到者一次扣2分,超過3次不到者,該門課程成績視為不合格。(2)上課遲到(早退),一次扣0.5分,曠課一次扣2分,依次類推。(3)上課時做與該課無關的事情(玩手機、打瞌睡、大聲喧嘩),一次扣0.5分。(4)一個學期該組無匯報:扣組長10分。(5)一個學期該同學無發言記錄:扣5分。
翻轉式課堂教學模式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通過對高職《消費心理學》翻轉課堂實施,制定課堂管理制度,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規范了學生的學習習慣,對于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參考文獻:
[1]何文濤.翻轉課堂及其教學實踐研究[D].河南:河南師范大學,2014.
[2]趙小榮.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學生思辨能力培養研究[D].河南:河南師范大學,2014.
作者單位:(重慶科創職業學院工商管理學院)
基金項目:本文系教改項目(校級),項目名稱:基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市場營銷專業核心課程發展的研究,項目編號:15KC15。
作者簡介:翁群芬(1977-)女,漢族,四川內江人,講師,本科,研究方向:市場營銷專業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