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衛(四川隆昌縣中醫醫院骨傷科,四川 隆昌 642150)
中醫接骨法治療兒童前臂骨折臨床觀察
羅 衛
(四川隆昌縣中醫醫院骨傷科,四川 隆昌 642150)
[摘 要]目的:觀察兒童前臂骨折采用中醫接骨法治療的效果。方法:156例根據收治順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78例,對照組采用常規鋼板固定法治療,觀察組采用中醫接骨法治療,6個月后對比觀察兩組臨床療效和骨性愈合時間、臨床愈合時間等的差異。結果:總有效率觀察組89.74%,對照組69.23%,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骨性愈合時間和臨床愈合時間觀察組顯著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中醫接骨法治療兒童前臂骨折療效較好,可以顯著縮短骨性愈合時間和臨床愈合時間。
[關鍵詞]兒童;前臂骨折;中醫接骨法
前臂骨折是臨床常見的骨折類型,多由跌倒手臂撐地引起,好發與兒童和青壯年。西醫常采用鋼板固定法治療兒童前臂骨折,但住院時間長,治療費用高,且療效有待改進[1-2]。近年來中醫治療骨折被廣泛運用于臨床治療中[3]且取得了較滿意的效果。我們采用中醫接骨法治療兒童前臂骨折取得滿意效果,報道如下。
共156例,均為2013年7月至2015年1月隆昌縣中醫醫院骨傷科收治的前臂骨折患兒,均因摔傷所致,且出現不同程度的移位,臨床表現為前臂腫脹、疼痛和功能障礙,并均X線檢測確診。排除合并凝血功能障礙、免疫系統疾病以及不配合患兒。根據收治順序單雙號分為兩組。觀察組78例,男48例、女30例;年齡6~15歲,平均(10.51±4.87)歲;病程0.5~3h,平均(1.46±0.62)h;移位程度輕度57例,中度21例。對照組78例,男44例、女34例;年齡8~14歲,平均(11.02±4.09)歲;病程0.5~4h,平均(1.57±0.64)h;移位程度輕度55例,中度23例。兩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采用常規鋼板固定法治療,在常規手術入路下采用普通六孔鋼板內部固定患兒前臂。
觀察組采用中醫接骨法治療。①仰臥位,常規麻醉;②調整患兒體位,使肩部外展90℃,屈肘90℃,前臂位于前位,紗布包裹患兒皮膚并顯露骨折處皮膚,輔助者對腕部做3min持續性牽引,術中為防止患兒肌肉痙攣,需對骨折部位皮膚進行按摩;③進行手法復位,先捏住骨折遠端2cm處,回繞手法處理對前臂進行大成角操作,回繞一圈后逐漸加大力度對抗牽引力完成復位,之后拉成直角檢查復位情況,復位不完全可重復上述手法復位;④復位完成后采用小夾板固定、懸吊前臂遠端和撓骨遠端;⑤1個月之后去除夾板,并用活血通絡行氣的中藥復方制劑舒筋洗熏洗骨折部,藥用寬筋藤、透骨草、走馬箭、兩面針、虎杖、威靈仙等,每袋20g,兩袋加入200mL熱水中,患膝置于藥液中覆蓋毛巾,每天1次,每次30~40min,均持續熏洗治療骨折部位5個月。
治療期間兩組均給予相同的護理和輔助功能訓練,因患兒存在一定的焦慮恐懼心理,護理人員可以通過與家屬的配合,耐心開導消除心理隱患,配合治療。詳細記錄患兒情況,注意觀察肢體疼痛腫脹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處理。為了盡快恢復患肢功能,需做好輔助功能訓練,前期可指導進行握拳訓練腕關節活動,待患兒愈合時可進行小云手,大云手等肘關節活動,功能訓練強度慢慢增大,后期可作反轉手等前臂旋轉動作。
骨折愈合標準[4]。①臨床愈合標準:a.骨折部位局部無壓痛,b.局部無縱向叩擊疼痛,c.骨折部位無異常活動表現,d.X線檢查示骨折線模糊,有連續性骨癡形成,骨小梁結構未通過骨折線,e.解除外部固定后,患者肢體可以承受以下要求:上肢向前平伸持重1kg達1min及以上;下肢不扶拐情況下在平地上連續行走3min并且不少于30步,⑥經觀察2周內骨折處不變形。②骨性愈合標準:a.具有臨床愈合的上述各項標準,b.X線片顯示骨癡通過骨折線,骨折線已消失或接近消失。
臨床療效評價。痊愈:X線示復位完全,骨折部位無畸形,功能恢復至骨折前水平。好轉:骨折部位復位且無畸形,功能恢復正常。有效:X線示復位良好,骨折部位輕度畸形,功能基本恢復至骨折前水平。無效:X線示骨折部位沒有復位,伴有嚴重的畸形和功能障礙[5]。
用SPSS統計學軟件處理分析,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列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對照組痊愈25例、好轉29例、無效24例,總有效率為69.23%。觀察組痊愈40例、好轉30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89.74%。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骨性愈合時間和臨床愈合時間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骨性愈合時間和臨床愈合時間比較 (周,±s)

表1 兩組骨性愈合時間和臨床愈合時間比較 (周,±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前臂骨折是兒童和青壯年常見的骨折類型,多見于兒童玩耍跌倒時手撐地造成前臂壓力過大,引起骨折。兒童前臂骨折是臨床較難治療的一種骨折,傳統西醫治療如普通鋼板固定法、加壓鋼板螺釘固定法等效果并不明顯。隨著中醫的不斷發展,其在骨折治療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有關骨折的治療方法也被運用于臨床。本研究采用中醫接骨法治療兒童前臂骨折,結果發現與傳統鋼板固定法治療相比,中醫接骨法治療總有效率顯著升高,且骨性愈合時間和臨床愈合時間顯著縮短。
中醫接骨法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絢爛珍寶之一,具有悠久的歷史,在治療骨折方面具有獨到的優勢。由于兒童前臂遠端軟組織少,肌肉的牽扯力較小,因此骨折后需要進行復位。與傳統鋼板固定法相比,中醫接骨法復位成功率高,骨折愈合快,患兒和家長易于接受[6-9]。中醫認為,骨折的早期臨床表現為腫痛是由脈絡受損致使瘀積不散,氣滯血瘀致使經脈不通,后期的主要病機為血虛成瘀和久病虛損,因此骨折復位后輔以活血通絡行氣的舒筋洗熏洗骨折部。舒筋洗是中藥復方制劑,其中寬筋藤、透骨草、走馬箭、兩面針、虎杖、威靈仙能消腫止痛、祛風、溫經通絡、清熱降火[10]。而采用熏洗的方法可以使藥力直達病所,另外能促進損傷部位毛細血管擴張,加速血液循環,增加局部血流,從而消除代謝淤積產物,促進骨折部位盡快愈合。
[參考文獻]
[1] 黃常福,史景超,葉勇建,等.前臂骨折治療后致旋轉功能障礙原因分析及防治[J].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07,31(6):716-717.
[2] 白長友,金智勇,紀樹青,等.彈性髓內針治療兒童前臂骨折的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21(16):1763-1764.
[3] 蘇海雄.中醫接骨法治療兒童前臂骨折的療效分析[J].求醫問藥(學術版),2012,10(4):569.
[4] 董福慧.中醫正骨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7-98.
[5] 趙黎,錢濟先.兒童骨科[M].西安:第四軍醫大學出版社,2008:89-92.
[6] 周鴻志.中醫接骨法治療兒童前臂骨折臨床體會[J].中國醫藥科學,2015,5(5):69-71.
[7] 林曉光,楊帆,陳志,等.中醫手法復位結合彈性釘內固定治療前臂雙骨折療效觀察[J].新中醫,2013,45(06):136-137.
[8] 王衛華.中醫手法整復、小夾板外固定治療兒童尺橈骨中段雙骨折療效分析[J].黑龍江醫學,2013,37(11):1077-1078.
[9] 李達鵬.中醫接骨法和普通鋼板固定法治療小兒前臂骨折臨床療效對比觀察[J].中國醫藥科學,2013,3(9):103-104.
[10] 何志軍.中醫治療前臂雙骨折68例報告[J].甘肅中醫,2005,18(11):23-23.
[中圖分類號]R274.1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2814(2016)06-0589-02
[收稿日期]201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