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菲
摘 要: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學生熱愛體育的基礎。小學體育課堂中,師生關系融洽,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傾情投入,才能取得效
果,這不僅能夠提供體育課堂的效益,更是體育安全的保證。
關鍵詞:體育課堂;和諧關系;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6-03-07
一、投入真誠的感情
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就體育自身的學科性質以及小學生的心理特征而言,教師和小學生之間的交流會更加容易且方便,教師的動作和眼神都代表著相應的情感,所以,在小學體育課堂中,教師積極熱情的授課方式也會相應地影響學生的情緒。為了達到這樣的教學目標,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感情投入。首先,教師要真誠地對待每個同學,如果教師不關愛學生,對學生愛答不理,甚至對他們提出的問題感到厭煩,這樣的師生關系就會非常緊張嚴肅,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必將影響到體育的教學效果。體育教師在教學的基礎上要經常與學生談心,要在有聲語言的基礎上,發揮無聲語言的優勢。如在交流過程中發揮肢體語言的作用,面對學生做出的積極努力,教師要以鼓勵為主,在與學生的交流過程中,教師要營造一種和諧輕松平等的交流氛圍,要保持學生學習的愉悅性。體育教師要對每個學生都充滿期待,小學生就其年齡特點而言,還處在各方面都不成熟的階段,對自身也沒有客觀公正的評價,他們的一切動力都來自于教師的評價。教師對學生的肯定以及鼓勵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有利于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教師還應該適當地寬容學生,諒解學生。小學體育課堂是活潑、好動的課堂,學生在高興之余難免會有違反課堂紀律的行為發生,這個時候教師不能不分青紅皂白地懲罰學生,應就行為的危害程度進行適當的處理與評價,在不危及學生安全的前提下,教師要以寬容的心態來諒解學生,只要學生承認自己的錯誤,教師就可以既往不咎,保持學生的天性。當然,在這樣的過程中,教師要時刻保持自己的工作熱情,以此來感染學生。因此,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情緒調控能力,在課堂中盡量保持平和的教學心態,讓學生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進行體育訓練,快樂成長。
二、轉變教育觀念
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學生在教育活動過程中發揮著主體作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體會到自主學習的快樂,從而進一步激發創新意識和創造性思維。教師要強化自己的意識,提高自己的教學實踐能力,在組織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要進行最好的示范,給學生留下親切和藹的印象,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愛上自己的教學,對自己的課堂感興趣。小學體育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還包括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一味地講解不一定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可以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在協作基礎上取長補短。小組合作學習還能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三、建立公正的評價體系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往往取決于課堂成績,這樣的評價方式難免單一、單薄。新課標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小學體育老師對學生的評價應該是多角度、多層面的,要建立合理公正的評價體系,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功。教師在評價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要看到學生的優點和長處。在評價過程中不能單純地由教師來評價,還需要綜合家長和學生的意見,進行多元化的評價。多元化的評價有利于學生時刻了解自己的進步和不足,從而樹立學習信心。在小學體育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多元評價體系的建立,能夠促進師生關系的和諧穩定發展。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過程中,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根據學生的自身素質規劃適合學生的發展之路。如某些同學喜愛羽毛球運動,教師就可以在課前準備一些器材,在活動時間中,按照小組形式進行羽毛球活動;還可以讓較為擅長這項活動的學生發揮帶頭作用,先進帶后進,促進其他學生的健康發展進步。
綜上所述,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要將師生關系塑造成一種平等、和諧、信任的良性發展關系,在良好師生關系的前提下,良好的教學效果也是指日可待的。師生關系的優化發展有利于學生健全人格的養成以及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姚 偉.淺議小學體育教學中如何構建和諧師生關系[J].文理導航(下旬),2015,(12).
[2]羅朝暉.體育教學中如何建立和諧民主的新型師生關系[J].體育教學,1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