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女大學生通過網絡借貸平臺借貸寶向“熟人”借款時,被要求手持身份證拍攝裸照一事引發熱議。
這種“裸持”或“裸條”很典型。首先,這種所謂“熟人”,其實是各個“借貸群”里的職業放貸人。他們讓女生拍裸照作為貸款抵押;如果女生逾期未還,就威脅對方公布裸照。其次,他們的利率極高,借1000元,扣除手續費,實際拿到手的只有800元,一周卻要還清1300元。另一位女孩通過“借貸寶”用“裸條”先后向15個“熟人”借款12萬元,僅4個月時間,就欠款25萬元。而且,很多放貸人發布信息時強調只借款給女大學生,而且針對的是外地大學生,沒有北京的。
簡而言之,他們盯著的是外地的女大學生,用持有裸照等手段來放高利貸,并掌握著女學生的親友信息。多位法律專家表示,“裸持”行為涉嫌構成詐騙、勒索和威脅,侵犯了個人隱私權。
再看市場上不少被出售的“老賴裸條”,都是賴賬不還的姑娘們的裸照,這意味著什么呢?意味著她們默認了自己用裸照來換取數額不高的“貸款”,也就是變相地出售裸照。而出售裸照的目的,僅僅是為了消費、做小生意、談戀愛、打胎……用極低的價碼出售自己的身體,而且出售了還要被人當做沒有誠信的“老賴”。她們并不是真的“無知”,而是低自尊和喪失恥感。
從另一方面來說,借貸寶作為信貸中介,有沒有承擔起應有的責任呢?據“裸照借貸”的受害者稱:借款的“老板”接標后,先打給受害人借款的一部分,再讓受害者通過借貸寶還給他,再支付剩余的部分,這樣本金就少了,實際利率就高了,成了高利貸,規避了平臺上高利貸的監測。但是,這么拙劣的“事先扣除本金”的高利貸方式,為什么就躲過了借貸寶的監管呢?
其次,借貸寶還表示:后臺查不到受害人的信息。作為互聯網金融機構,借貸寶的風控責任在哪里?
在借貸寶平臺上,通過預先扣除本金的方式搞實際的高利貸,借貸寶不知道;明明用身份證、學生證實名登記的用戶信息,借貸寶也查不到;用戶在借貸寶的平臺上搞“裸照借貸”,借貸寶也不知道。這是真不知道,還是假不知道呢?
作為一個互聯網金融機構,借貸寶的監管能力體現在哪里?動輒上億的資金,放在這樣的平臺上,讓人放心嗎?是不是為了做大平臺,故意放縱高利貸在平臺上橫行?要明白這種縱容高利貸的行為,本身就可能構成法律意義上的共犯。
重新回到“裸條”的主題,有人也認為,或許大家會同情那些確實身陷絕境、不得不出賣身體的女性;但這一群靠裸照借貸的人并非如此,她們既非在困境當中,也不難找到別的解決方式。她們無法令人同情。一個沒有尊嚴的人,就算讀了大學,也是對人對己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