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從艷
把場景加入音樂,獲王菲加持,羅永浩力挺,半年零成本獲客近14萬。
“你
問我音樂如何賺錢?”
“我覺得你應該問我如何賠錢,這個我深有體會,哈哈哈……”盡管如此笑言,但是李杰出第一次創業的成果“你聽”還是被滾石移動全資收購,李杰出也進入了滾石移動。但在2014年4月,李杰出卻從滾石退出,自己出來創業。
從“李小出”到“出爺”
今年進入不惑之年的李杰出正在進行他的第三次創業,做的是一款可以按心情選擇音樂的工具應用——MOZIK。一向崇尚極簡主義的李杰出把MOZIK的應用界面做到了極簡。熊三木(本名黃維,錘子、一條等的投資人)在朋友圈中稱它為“極簡主義的產品”。
MOZIK整個界面就只有5個代表平靜、開心、不開心、睡眠(是個鼻涕泡泡)以及Party的表情和一個心形的收藏鍵。6月14日MOZIK剛剛推出安卓版,但之前僅憑iOS版,半年就已有近14萬用戶下載MOZIK。
2015年7月16日,MOZIK上線。在2015年萬圣節前后,相繼有8個投資人向李杰出拋出了橄欖枝,但是有強迫癥和完美主義傾向的李杰出總是覺得產品還未做到足夠地好,統統都回復:暫緩。這也讓他看到,不是投資人不喜歡音樂這個行業,而是沒有特別好的產品能夠讓他們眼前一亮。
2008年,李杰出在新浪工作的合約要到期,剛好碰見了當時的新京報副社長。那時新京報正面臨轉型,正在把紙質新聞互聯網化,所以新京報當時的副社長就想邀請他一起來做這個事,一直都很喜歡新京報的李杰出就一口答應了這件事。2009年底,李杰出進入新京報的新媒體中心,擔任副總經理,幫助新京報新媒體化,曾一手負責開發了新京報的iPhone客戶端和iPad客戶端。
2011年,李杰出離開新京報,進行第一次創業。當時的音樂播放器都是按人名和歌詞之類的搜索,但是卻沒有一款場景類的播放器。“人終究會遇到不知道聽什么的時候,場景在這個時候就變得很重要了。”所以,他和朋友王智翔做了一個按場景聽音樂的播放器——“你聽”。當時,他找到王菲幫忙,想讓她分享一個歌單,王菲二話沒說就分享了對自己有過影響的歌曲。
在行業浸潤幾年的李杰出認識很多圈內人,行業資源也比較豐富,從“李小出”慢慢變成了現在大家口中的“出爺”。他告訴創業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現在還不想刷臉。”如今MOZIK 14萬的用戶全靠口碑推廣得來,并沒有在宣傳推廣上花過一分錢。“或許有幾次媒體的曝光為我們帶來了一些流量。”
基于音樂而不限于音樂
MOZIK上現有2萬多首歌曲,李杰出全都購買了正版版權。盡管他并不是一個對音質要求很高的人,但是MOZIK上收錄的所有歌曲都是320k音樂(十分接近無損音樂,能滿足對音質要求較高的人群)。
MOZIK上的歌曲大都是外文歌,其中英文占了絕大部分,還有一部分的日文歌。如今,MOZIK上的中文歌曲和外文歌曲的比重是7:3。李杰出告訴創業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曲庫的歌曲正在逐步增加,今年會增加一些中文歌曲,但是絕對不會收錄口水歌。”
MOZIK中的2萬首歌曲,都是他和團隊人工篩選出來并進行歸類和整理的。“花錢雇編輯做的歌單不叫心情,而叫KPI。”
現在MOZIK向版權方付費都是按次來付費,也就是說,MOZIK的用戶越多,聽的次數越多,需要支付的版權費用越高。“所以說,做音樂其實是個賠錢的生意,投入這個行業也靠的是情懷。”但李杰出也告訴創業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我們是基于情懷,但不賣弄情懷,最后我們想做的事也是基于音樂,但不限于音樂。”李杰出想通過MOZIK這款產品傳遞出一種追求音樂品質的生活方式,把MOZIK做成一個品牌,一個生活方式的代表,就像“野獸派花店”一樣,到時他們會販賣和音樂生活品質相關的周邊產品。“我們的終極目標是打造音樂生活品牌,進而成為音樂文化生活經濟體。”李杰出說。
如今,MOZIK安卓版已上線,而且MOZIK已與錘子手機達成了合作。李杰出說:“熊三木很支持我們,這次也撮合了我們和老羅(羅永浩)的合作。”錘子手機給了MOZIK一個官方推薦位。據悉,后期MOZIK也會加入一些社交元素,讓有著相同品位的人可以進行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