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洪彬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黨克敵制勝的三大法寶之一,是經濟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線。作為一家有54年歷史的傳統國有煤炭企業,川煤集團廣旺公司目前正在經歷去產能的重大改革,各種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都在不斷涌現。因而,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難度不斷加大,政工人員面臨的考驗更加嚴峻。在這種新形勢下,唯有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從各個方面創新思想政治工作,不斷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才能為企業深化改革扭虧脫困提供強有力的思想保證、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在此,談幾點創新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粗淺想法。
一、觀念上的創新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藻生機的源泉。觀念創新是其它創新活動的前提和先導,它為企業創新提供了觀念、理論、路徑的指導,是創新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形勢下,要做好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我們應該樹立這樣一些新觀念: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也是一門科學,也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生產力;企業越是深化改革,也需要創新和加強思想政治工作;企業的大發展需要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大支撐,反之,企業大發展也為思想政治工作大創新提供了大舞臺;企業不斷發展的過程,也是思想政治工作不斷創新的過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者不是企業的包袱,二是企業寶貴的財富;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可有可無的東西,要堅持“兩手抓,兩手硬”,把“軟指標”變成“硬任務”。
二、理論上的創新
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也是一門科學,有它獨特的基本原理和理論基礎。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理論也必須要發展和創新。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都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豐富和發展,指引中國革命和建設從一個勝利走向又一個勝利。我們正處在一個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社科變化的新時代。作為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堅持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根據新時代的實際和特點,研究和創造新常態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觀點、新理論、新規律、新知識。
三、內容上的創新
企業是國企思想政治工作生存和發展的土壤,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始終結合企業實際,圍繞企業中心工作來開展。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重點就是要圍繞企業的發展來創新,宣傳解釋好企業的新項目、新課題、新戰略、新成果。要通過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疏通好職工思想中的疑點,解釋好職工關注的焦點,導向好職工議論的熱點,把職工思想統一到企業發展上來,把人心凝聚到企業發展上來,把力量激發到企業發展上來。當前,我們的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忽視了形勢任務教育,沒有把世界形勢、國內形勢和企業的關系將給職工聽;另一方面,企業自身的優勢與劣勢,發展現狀與戰略規劃,也沒有給職工講清楚。對很多職工來說,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顧小家庭”。對企業的認知度、認同感差,沒有自覺地把自己融入到企業中,與企業同舟共濟、共同成長、榮榮與共、共享甘苦。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尤其要把“愛國愛企愛崗”作為最重要的內容,不斷加強和豐富企業文化建設。
四、方法上的創新
傳統上的思想政治工作習慣于用“假、大、空”的道理“填鴨式”的灌輸給職工群眾,往往是“臺上嘴巴說起泡,臺下呼呼睡大覺”。改變這種狀況,可以考慮用“互動式”的方法。比如區隊、車間的政治學習,就可以請黨員、班組長或者生產骨干來主講。但主持人事先要搞好學習主題的策劃,避免跑題、偏離方向。這樣的學習,變“要我學習”為“我要學習”、“一人學習”為“大家學習”,從而效果更好。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有一種大趨勢,就是與企業文化建設結合起來,同步推進。這種結合的好處在于:可以把解決職工眼前的思想問題、引導當前的行為與增強職工企業精神、實現自律有機結合起來。尤其是現在,企業創業發展的新形勢,為我們實現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的有機結合創造了難得的機會和條件。當前有一種危險傾向,個別干部不善于用思想用感情做職工群眾的思想工作,而習慣用權力、利益做思想工作。長此以往,物質刺激將取代精神鼓勵,行政處罰將取代教育管理,把有血有肉的人變為行尸走肉如同機器。
五、手段上的創新
做好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我們綜合運用經濟的、行政的、物質的、精神的、宣傳的、教育的等各種手段;需要我們充分利用現代文明成果,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比如在宣傳手段上,我們可以利用企業網站作平臺,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網,實現雙方的互動。要善于運用企業微博、微信公眾號以及手機短信等平臺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同時,我們處于全媒體時代,要學會將企業報紙、電視、網站和廣播、專欄、櫥窗、板報、標語位等媒體有機統一起來,形成立體宣傳網絡,統一口徑、統一聲音、統一步調,做到宣傳工作一體化,充分發揮好宣傳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六、說話上的創新
從某種意義上說,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一門語言的藝術,是一種說話的技巧,是一門話語的科學。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話說得好,能把樹上的鳥逗下來,聽眾自然就多;話說得不好,可能烏鴉都嫌呱噪,那就只能自說自聽。而好聽的話,一定是創新的話,獨特的話,接地氣的話,引人共鳴的話。那些空洞的、老套的、教條的話,相信是沒有幾個人聽的。尤其是現在這樣一個“人人擁有麥克風,個個都有話語權”的時代,話說得不好聽,是會被人哄下臺的。因此,作為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人,人人都應該練就一張“巧嘴”,創新話語吸引聽眾,形成自己獨特的語言風格。創新說話的風格,大概可以分為四種:古典風格,善于借用唐詩宋詞;通俗風格,善于借用中國成語故事和歇后語;網絡風格,善于借用網絡熱詞熱語;方言風格,善于借用地方語言百姓語言。如果能夠綜合運用各種風格的語言,我們個人說話的魅力自然就會在實踐中不但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