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宵銀
摘 要:不同地域文化特色在藝術領域產生了豐富多彩的審美層次,本文從分析地域文化特色對美術創作的啟發著手,重點以三峽民間美術圖像、藏族主題美術和新疆主題美術為例,解析了美術作品中地域文化特色的體現。
關鍵詞:美術創作;地域;文化;特色
藝術的發生發展都是在某一特定文化之下形成的,我國疆域遼闊,多民族文化并存,長期以來,形成了不同地域文化下風格迥異的藝術流派,對于美術創作而言,不同地域文化所衍生的民風民俗、特色建筑以及自然風光,都給美術創作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創作素材。
一、三峽民間美術圖像的文化特色
三峽民間圖像是涵蓋了以巴楚文化在內的長江流域一帶的民間文化所形成的地域性民間美術,其總體內容大致可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為注重實用功能的民間藝術,包括了勞動者衣、食、住、行所需的實用性裝飾藝術品,如民間扎縫編染、民間建筑等;第二部分為注重觀賞功能的民間藝術品,有民間雕塑、民間繪畫、民間書法、皮影、刻板印畫、捏塑等;第三部分為注重祭祀禮儀的民間藝術品,包含節令用品、年壽用品、祭祖用品、祭神用品等。眾多分們別類的三峽民間美術卻有著共同之處,那就是誕生于勤勞勇敢的三峽人民之手,也造福了子孫后代,并通過美術作品記載了悠久的巴楚文化。
以三峽民間美術圖像“梁平年畫”為例,梁平年畫起源于十七世紀明末清初,有著三百多年的歷史,它的藝術特點不同于綿竹年畫的濃艷鮮亮,又異于楊柳青年畫的細膩典雅,又別于山東濰坊年畫的明快活撥,顯得樸素凝重,濃艷深沉,表現出獨特的古樸粗、渾厚野俗之美,獨顯巴渝山民特有的純樸慈厚氣質。梁平年畫的內容常以傳統題材為主,表現手法極浪漫,用色大膽,對比強烈,整個畫面簡潔明快,梁平年畫的圖像元素可為現代設計所用,例如在表現手法上,運用精煉的線條概括出生動的造型;運用鮮明的色彩,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運用夸張旳對比,形成濃厚的裝飾性和趣味性。在現代設計之中,巧妙地運用這些圖像特征及元素以使現代設計更加具有藝術價值。
當然,梁平年畫只是三峽民間美術長廊中的微微一角,除此之外,梁平門神、三峽民間竹簾、三峽民間皮影、刺繡、挑花、雕刻等等,都展現了不同歷史時期,三峽地區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宗教信仰和民風民俗,表達了巴楚人民對生活的美好向往。
二、藏族主題美術作品中的鄉土文化特征
藏族獨特的自然氣候和地理環境造就了其獨特的鄉土文化,相對于漢族而言,藏族的鄉土文化更體現在農牧生活中,比如高原、草地、牛羊和青稞麥,而描述這一類鄉土文化場景的美術作品有李煥民的《初踏黃金路》,表現了藏族農民喜獲豐收的壯觀場景,還有周春芽的《剪羊毛》,展現了藏族人民日常勞作的畫面。
樸實和本真的藏族兒女也是藏族鄉土文化的代表之一,著名畫家陳丹青在在《進城》、《牧羊人》、《康巴漢子》等作品中,描繪了一個個藏族男女,但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畫中的主人公并沒有很具體的身份,不是英雄不是勞模,他們作為畫面形象只在于一個簡單的理由生命的存在,用作者自己的話來說就是他們站著,就是一幅畫。
除此之外,藏族鄉土文化還表現出對傳統和原始生活的探究,美術作品《扎西德勒圖》也充分展示了藏歷新年的傳統民俗風情,這幅壁畫展現了人物71位、動物49個、吉祥圖案和節日用品100余種,全圖中心為吉祥雙斗、白色羊頭、青苗及各類吉祥物周圍為跳鍋莊舞的藏族男女。家家團圓,吉祥如意的新年主題在畫面上鋪開,充分反映了藏族傳統文化的豐富魅力。
三、新疆美術作品中的民族風情
在新疆這片熱土上,生活著質樸的各個民族,他們的衣食住行獨具民族特色,比如絢麗多彩的各式地毯,精巧別致的手工藝品,飛奔的馬群,四季飄香的瓜果等等。以這些為創作素材的有很多作品,其中不乏油畫創作,如阿不都克里木·納思爾丁的《搖籃曲》、柴新春的《天倫之樂》、白昆亭的《維吾爾婦女》、張懷的《伊犁姑娘》、卓然木·雅森的《趕集》、玉素甫江·拜爾地的《于田人》、毛玉龍的《伊犁人家》等等。其中阿不都克里木·納思爾丁的油畫創作《搖籃曲》,此幅油畫創作體現出藝術家善于挖掘生活中非常入畫的題材表現,能捕捉容易被人們所忽略的那種美好。作品描繪出了一種少數民族平凡的生活場景,一位柯爾克孜非常年輕的母親正在搖籃旁邊,為孩子吹著舒緩的搖籃曲。通過以美術創作的形式,藝術家讓如此尋常的場景就能深深地打動觀者的心弦,更從作品中流露出作者對于生活的摯愛。
另外,節日是新疆少數民族文化意味最為濃郁的一種精神狀態,像維吾爾族的“肉孜節”,“古爾邦節”,哈薩克族的“諾吾魯孜節”,回族的“圣紀節”,塔吉克族有“祈脫齊地爾節”,柯爾克孜族有 “諾魯孜節”,“巴羅提節”,他們的活動豐富多彩,新疆美術藝術家在感受不同民族節日的同時,必然會時將這種節日的氣氛融入自己創作中。諸如趙培智的油畫創作《盛裝》,劉建新的油畫創作《歡樂的日子》,就是以此為內容的繪畫作品。由此可見,盡管新疆自然環境相比內地艱苦一些,有著惡劣的氣候,貧瘠的土地,但人們在這樣的環境中更加激發了對生命、生活的渴望,并通過繪畫這種方式,來表達對生命的崇敬、對生活的熱情,在精神世界尋求另一種寄托。
四、結語
當然,巴楚地區、藏族地區和新疆地區只是我國特色地域的一部分,更是世界范圍內地域文化的滄海一粟,每個地區都有氣質獨特的歷史軌跡和揮之不去的文化記憶,而文化是藝術家創作的底蘊,是作品的精神和靈魂,是根脈。古往今來,深厚博大的地域文化生長出了無數鮮活、生動的文學藝術作品,宛若群星璀璨,閃爍在歷史文化的天空。
參考文獻:
[1]鄒璐. 淺談地域文化影響下的藝術創作研究——烏江流域民俗文化與美術創作隨感[J]. 美術界,2011,11:81.
[2]王穎. 新疆美術創作中的民族性與時代性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4.
[3]王宏偉. 藏族主題美術創作與當代國家形象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
[4]劉利霞. 談地域文化對高校美術創作的影響[J]. 藝術教育,2009,06:124+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