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賢春
摘 要:眾所周知,學校教育中德育是首要任務,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格健全的新世紀合格人才是學校教育的終極目標。根據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經驗,淺談班會課德育功能的重要性和實效性,使班會課的德育功能發(fā)揮更大作用。
關鍵詞:班會課;德育功能;實效性;輻射性
學校教育中德育是首要任務,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格健全的新世紀合格人才是學校教育的終極目標。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往往也十分重視在學科教學過程及各項活動中充分發(fā)揮德育的滲透功能。而目前,各級各類學校忽視班會課的德育實效性,沒有充分發(fā)揮班會課的德育功能的現象是普遍存在的。談談班會課的德育功能的必要性,以求拋磚引玉。
一、班會課是德育的重要陣地之一
班會課是為了更好地解決班內存在的問題,加強班級建設,促進班風建設,提高班級中全體學生的整體素質而設的。顯然,要達到此目的,不從思想上入手是無法完成的,德育也應擺在班會課的首位。
對于一所學校來說,在學科德育滲透之外,一般通過升旗禮、學生大會、紀念日等形式來開展德育活動;主要著眼于全體學生,德育對象的范圍廣但針對性不強。而班會課的德育對象范圍相對小,針對性也較強,是其他形式有效的、重要的補充,是不可缺少的德育主陣地。
二、班會課應注意德育的實效性
通常來說,空洞的政治說教是產生不了德育功效的,相反,很可能使學生產生反感,形成逆反心理,反而不利于發(fā)揮班會課的德育功能,所以,增強班會課的德育實效性十分重要。
1.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功能
在德育過程中,學生仍然是德育的主體,忽視學生的主體功能,就不能達成德育的目的。教師應讓學生自己教育自己,在各項活動中,最大限度地體現學生的自主性,最終起到自我提高的作用。
我校在開展“學校是我家,愛護靠大家”的教育活動中,全校通過班主任指導、班委會組織學生自編自演反映學校現象的小品、相聲、真實視頻情景等,然后通過組織展開辯論,增強學生的認識,最后由班主任小結,課后學生提交感想材料。把愛護學校公物教育融入輕松、和諧、有趣的氣氛中,學生對這種德育活動普遍表示歡迎。
2.注重班會課德育功能的針對性
學校肩負的德育任務比任何一個組織都重、都實在;班主任作為最基層的管理者,班會課作為協(xié)調一個班整體發(fā)展的專項科目,不但關系到德育的功效,也直接影響到德育的對象朝哪個方向發(fā)展。
我校在開展“感恩父母,學會珍惜”的主題班會活動中,很有針對性地教育孩子要學會感恩父母,孝敬父母,愛戴父母,學生和家長面對面談心、交流,對學生的影響很大,起到了真實的教育效果。更讓學生學會去愛,只要心中有愛,便會有一顆感恩的心去回報學校、社會、家庭。這種針對性的班會課不僅讓學生自己感動,我也不禁為之動容,家長更是感動不已,這次班會課真的很感動,讓我看到了學生都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學生需要這樣的平臺來說出自己對父母的愛,沒有虛偽,沒有羞澀,因為這是最真的表達。
(1)針對學校德育內容,系統(tǒng)計劃實施德育
理想是行動的動力,具有很強的精神作用。結合學校的實際,應通過新生入學教育、新生軍訓、第一次升旗禮、第一次班會課,鼓勵學生樹立遠大理想,選定人生目標。同時,要嚴格班級紀律,嚴格學校紀律。在實際教育中,通過組織各種各樣的教育活動,不斷增強班會課的德育實效性。
(2)針對不同的德育對象,充分利用班會課實施德育
班主任在利用班會課實施德育計劃的前期,應充分了解本班學生的結構,他們的家庭狀況,他們的整體學科成績,他們的個性構成。只有充分了解他們,才能制定相應的德育計劃,才能使班會課具有較強的德育實效性。班主任應考慮針對不同層次、不同個性差異、不同心態(tài)的學生,在不同的時間開展各種相應形式的教育活動。
(3)針對不同的時間,實施德育計劃
學校的時間相對來說較為科學,作為班主任應在學期開始,就考慮好如何根據學校的時間安排德育計劃。時間上的科學安排,有利于與學校的德育工作相結合,產生更大的德育效應。
學期初,班會課應結合學校的期初入學教育,開展紀律教育、理想教育、民主和法制教育等。新生班級應結合新生軍訓、法制講座、愛國主義專題講等活動開展德育活動。
九一八、國慶節(jié)、元旦,班主任也應結合歷史史實,充分利用班會課召開主題班會,把國情教育、理想教育融入主題班會中。
三月份,各班應結合學校開展的學雷鋒活動、青年志愿者活動、送溫暖活動、植樹節(jié)等不同時間段,組織開展不同的主題班會課。
五月份是班會課實施德育的又一時機,應結合五四運動、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國際助殘日,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革命傳統(tǒng)教育,把德育工作落到實處,產生極大的德育功能效應。
總之,在學校德育中注重發(fā)揮班會課的德育功能,對于提高學校德育的實效性和延續(xù)性是十分關鍵的,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王延齡.以人為本提高德育質量[J].北京師范大學附校學報,2002(3).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