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超 馬金祥 杜文漢 趙宇 柴濟民
摘 要:常州工學院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針對學生如何掌握各種知識與能力這一問題,根據常州工學院的辦學定位與生源特點,探索新的教學方式與手段,在光伏電池原理與工藝課程教學實踐過程中,創建以學生學習為主導的、以“主動型課堂”為特色的“二八式”課程教學新模式,努力實現課程知識體系與學生能力結構的有效融合。
關鍵詞:光伏電池;新能源科學與工程;教學方式與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41
一、引言
近幾年來,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迅速,但與我國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不相適應的是新能源專業技術人才需求嚴重不足。新能源產業人才培養落后于產業發展,已嚴重阻礙了我國當前新能源產業的健康發展。大學教育的本質目的是發展每個學生個體,并且獲得學生的認可與社會的肯定,要想達到這一目的,就需要使培養的學生所具有的知識與能力具有競爭力,并且得到社會的認可。常州工學院是一所培養應用型本科人才的普通高等院校,一直追求學生不僅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更要有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以滿足人才市場的需求。
常州工學院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針對學生如何掌握各種知識與能力這一問題,結合常州工學院的辦學定位、地方本科高校生源特點,以及當代“90后”大學生的認知規律與個性化特征,探索新的教學方式與手段,實現課程知識體系與學生能力結構的有效融合。在光伏電池原理與工藝課程教學實踐過程中,創建以“二八定律安排課內課外時間與內容分布的完整教學過程、二八定律控制教師主導與學生主導課堂比率的互動教學方法、二八定律分配教學資源的現代教學手段、二八定律劃分課程成績考核比率的全程考核方式”,形成以學生為主導的,以“主動型課堂”為特色的“二八式”課程教學新模式。
二、“二八式”的完整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不能只停留在傳統授課的45分鐘內,或者一門課程的四、五十個課時全部由老師講授,而應將45分鐘的課堂按二八定律分為20%的時間由老師講授,80%的時間由學生演講與討論,并且將45分鐘課堂拓展為課內和課外兩個過程,課內所學的知識與花的時間只是完整教學過程的20%,課外所學的知識與花的時間為這個教學過程的80%。
課內采用“二八式”互動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導,提高學生獲取知識與能力的效率。整個光伏電池原理與工藝課程教學內容設計成多個專題教學,每一個專題安排2至3節課,老師占用課內20%的教學時間,利用各類教學資源,通過理論聯系實際、多種教學手段的綜合運用等措施,對每一個專題的知識體系框架、技術原理進行摘要式的講授與呈現,并對下一個專題內容進行布置。課內余下80%的教學時間,讓學生根據老師布置的專題內容,將課外學習過程中搜集的資料與學習內容通過PPT演講的形式與大家分享,并展開討論,教師只是一個記錄員與成績評定人員,真正實現以學生學習為主導的“主動型課堂”。
課外,老師布置的專題內容,采用“二八式”的現代教學手段,迎合當代“90后”大學生的認知規律與個性化特征,激發學生興趣,養成其自主學習的習慣,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20%的學習資料與內容可來源于教材,80%的學習資料與內容可來源于圖書館、網絡、論壇等課外教學資源,這樣學生展現的PPT不會重復,而且凸顯了每一個學生的個性,以及反映了學習過程的態度與效果,迎合了“90后”的張揚個性與網絡控的特點,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二八式”的互動教學方式
在課堂教學上,形成學生主導課堂,占用80%課內時間,講授80%教學內容,教師是裁判為特點的“二八式”互動教學方法。
光伏電池原理與工藝課程采用專題教學的形式,整個課程教學內容設計成多個專題教學,每一專題內容,老師利用課內20%的教學時間,講授20%的專題內容,講授一些啟發式、概述性的、摘要式的專題內容,并對下一個專題內容進行布置。課內余下80%的教學時間,學生將在課外學習過程根據老師布置的專題內容,搜集的資料與學習內容通過PPT演講的形式與大家分享,并展開討論,學生演講與討論的學習內容將占據整個專題教學內容的80%,真正實現學生學習為主導的“主動型課堂”。
四、“二八式”的現代教學手段
光伏技術這種新興行業,技術更新非常快,教材上的知識與技術遠落后于產業領域,要想實現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的無縫對接,必須快速更新課堂教學內容。
采用“二八式”的現代教學手段,實現20%的學習資料與內容可來源于教材,80%的學習資料與內容可來源于圖書館、網絡、論壇等課外教學資源,同時學生通過展現PPT,凸顯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及反映學習過程的態度與效果。這種教學手段符合當代“90后”大學生的認知規律,迎合了“90后”的張揚個性與網絡控的特點,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從而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增強專業綜合技能。
五、“二八式”的全程考核方式
高等教學應該更看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因為學習過程影響學生在將來工作中處理問題的方式與方法,尤其是應用型本科教育更注重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行為,工作能力、工作行為,而非專業課、專業知識。因此,學生的課程學習成績考核方式也應該注重能力考核,而非文字記憶與解題技巧。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PPT演講與討論過程,能夠較好地反映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態度與效果、學習行為與能力。教師做好每一個記錄,并評定每一堂課程的學生成績。最終的課程考核成績20%來源于期末考試試卷,80%來源于課堂上的PPT演講與成績討論。這種“二八式”的全程考核方式,能更合理地反應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效果,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行為,更有利于促進每一個學生個性化的發展與能力的提升。
光伏電池原理與工藝采用“二八式”課程教學新模式,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實現以學生學習為主導的“主動型課堂”,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專業綜合技能,促進課程知識體系與學生能力結構的有效融合。
參考文獻:
[1]王偉東,艾建軍,楊坤.新能源產業人才培養問題與對策[J].中國電力教育,2011(12).
[2]杜衛,陳恒.學科交叉: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科專業建設的戰略選擇[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1).
[3]熊超,肖進,朱錫芳.基于地域產業特色引導地方高校應用型本科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光電子產業引導常州工學院光電專業類人才培養體系構建與實踐[J].新課程,2016(3).
編輯 楊國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