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蘭 徐 廣 王宏偉 韓雪萍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麻醉科 鄭州 450052
?
右美托咪定對神經外科吸入全麻藥七氟醚的影響
李蘭蘭徐廣王宏偉韓雪萍△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麻醉科鄭州 450052
【摘要】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對神經外科吸入全麻藥七氟醚的影響。方法2014-06—2015-06我院收治的神經外科手術治療患者60例。按隨機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30例。術前分別給予靜脈泵注右美托咪定和同等劑量的生理鹽水,分析對比術中重要時間點2組患者的七氟醚濃度和肺泡最小有效濃度(MAC)。結果研究各個時間點七氟醚濃度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在各個時間點MAC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行神經外科手術患者來說,右美托咪定可有效降低患者對七氟醚的攝入量。
【關鍵詞】右美托咪定;神經外科;吸入全麻藥;七氟醚
對于外科手術患者來說,在手術中既要保證麻醉充分,又需防止麻醉過量而導致蘇醒延期,以便能夠對患者的神經功能進行評估[1]。右美托咪定具有抑制交感神經興奮、鎮靜催眠和鎮痛作用,半衰期為2 h。右美托咪定靜脈用藥后作用于腎上腺素能受體,影響突觸傳導,抑制去甲腎上腺素釋放,阻斷疼痛傳導。可減少鎮靜、鎮痛藥物用量、降低不良反應和提高麻醉質量的作用,且無呼吸抑制,常用于麻醉或重癥監護者的鎮靜和鎮痛[2]。我院收治的神經外科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右美托咪定對神經外科患者吸入全麻藥的影響,主要目的是為臨床神經外科手術用藥提供借鑒和參考。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研究對象為2014-06—2015-06我院收治的外科手術治療患者60例,男32例,女28例。按隨機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30例。對照組年齡18~66歲,平均36.7歲。研究組年齡20~71歲,平均39.4歲。所有患者均意識清晰,且自愿參加研究。均排除患有嚴重的精神疾病及不愿參加本次調查研究者。2組患者在年齡、背景、學歷、病情、文化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手術室后,開放左上肢外周靜脈通路,進行心電圖、血氧飽和度及無創血壓的常規監測,間隔1 min測量1次血壓,并把3次平均動脈壓的平均壓值作為基礎MAP。研究組靜脈微量泵泵入1 μg/kg右美托咪定總共50 mL,對照組泵入0.9%生理鹽水50 mL,泵入15 min,接著使用0.4 μg/kg舒芬太尼,0.1 mg/kg維庫溴銨,2 mg/kg丙泊酚依次進行麻醉誘導,麻醉誘導完成后再行氣管內插管。與麻醉機連接,幫助患者控制呼吸,確保潮氣量維持在6~8 mL/kg,I∶E=1∶2,呼氣末CO2分壓維持在30~35 mmHg;通氣頻率維持在12~14 次/min;在手術中,對七氟醚濃度進行調節,確保BIS能夠維持在35~60,而血壓控制在基礎MAP 的-20%~+20%,并使用維庫溴銨維持適當肌松。當高血壓MAP>基礎值20%時,首先需增加七氟醚濃度。當MAC>1.5時,使用1 mg美托洛爾進行靜脈注射。當手術過程中,MAP<基礎值20%時,應首先把輸液速度加快,同時把七氟醚濃度降低。如MAC至0.8,則使用麻黃堿進行靜脈注射。使用氣體監測儀對呼氣末七氟醚濃度及呼氣末七氟醚濃度進行連續監測,當縫皮完成后立即停止七氟醚。在上頭架前及縫硬膜前時分別加用舒芬太尼0.1 μg/kg。患者恢復自主呼吸、潮氣量達到6 mL/kg時,可對患者及時進行吸痰,拔管。
1.3治療效果判定分析對比2組患者在上頭架、切皮始、鋸顴骨、剪硬模、縫皮時候七氟醚濃度和肺泡最小有效濃度(MAC),詳細記錄相關數據。

2結果
2.12組在各個時間點七氟醚濃度對比研究組在上頭架、切皮始、鋸顴骨、剪硬模、縫皮等各個時間點的七氟醚濃度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在各個時間點七氟醚濃度對比±s)
注:與對照組比,aP<0.05
2.22組在各個時間點MAC濃度對比研究組上頭架、切皮始、鋸顴骨、剪硬模、縫皮等各個時間點的MAC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在各個時間點MAC濃度對比±s)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3討論
七氟醚是臨床一種較為理想的吸入全麻藥物,刺激性小,誘導快,可幫助手術患者進一步擴張腦血流,同時降低腦氧代謝率,對腦組織產生保護作用。但手術后若七氟醚殘余則會導致患者蘇醒期間內出現躁動、屏氣及嗆咳等現象,不利于患者的恢復,右美托咪定可通過減少七氟醚的用量來避免蘇醒期的不良現象[3]。右美托咪定在全身麻醉中可起到協同鎮靜鎮痛作用,節儉全身麻醉藥物的用量。且有研究表明右美托咪定可減少七氟烷的用量達17%。同時,七氟醚吸入復合右美托咪定可顯著降低患者BIS值,增強麻醉深度,減少術中知曉發生率。另一方面,作為目前備受關注的麻醉藥物右美托咪定,鎮靜特點不同于其他鎮靜藥物,右美托咪定可使患者產生類似自然睡眠狀態,并可隨時被喚醒且合作良好。在產生鎮靜鎮痛的同時,右美托咪定幾乎不影響患者呼吸[4-5]。右美托咪定是一種新型的高選擇性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劑,具有明顯的抗交感神經興奮作用,激活神經節突觸前膜上α2受體,通過負反饋機制,抑制節前神經細胞腎上腺素的釋放,避免節后交感神經的興奮;還可激活神經節突觸后膜上β2腎上腺素能受體,引起節后交感神經細胞膜的超極化,抑制節后交感神經釋放去甲腎上腺素,降低交感神經活性,發揮著增強圍術期心血管穩定性的作用。在降低傷害性刺激的同時又可對睡眠腦活動進行調節,達到降低覺醒程度的最終目的。為此,使用右美托咪定可進一步加深麻醉,從而降低全麻藥物的使用劑量。
BIS監測麻醉深度已應用廣泛[6],在手術中對患者的BIS進行檢測,能夠把患者的鎮靜程度以及麻醉的深度準確的反應出來,若BIS維持在35~60則表示患者處于麻醉狀態。臨床醫學中,主要是把BIS 值和血流動力學指標來作為麻醉深度的指標對七氟醚的濃度進行調節,在手術關鍵階段,根據患者MAC 值與患者七氟醚呼出濃度來對患者七氟醚的攝取量進行評價。本次研究結果可知:(1)研究組患者在上頭架、切皮始、鋸顴骨、剪硬模、縫皮等各個時間點的七氟醚濃度均顯著低于對照組;研究組患者在上頭架、切皮始、鋸顴骨、剪硬模、縫皮等各個時間點的MAC均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表明,患者接受神經外科手術前,右美托咪定能夠降低術中吸入全麻藥七氟醚的用量,不但保證了麻醉的質量,還可有效的防止患者過量吸入全麻藥,避免給蘇醒期造成影響。
綜上所述,對于神經外科手術患者,應用右美托咪定可減少全身麻醉藥物的用量,避免全麻藥物多而產生的不良影響,且無發現對神經外科患者的蘇醒質量有任何不良的影響,臨床可安全廣泛的應用。
4參考文獻
[1]高亞利,疏樹華,柴小青,等.氟比洛紛酯對異丙酚-瑞芬太尼全憑靜脈麻醉深度的影響[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4,23(6):555-557.
[2]湯文喜,孫運波.右美托咪定值得期待的重癥監護病房的鎮靜藥[J].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08,27(4):1 431-14 32.
[3]萬春花,張明瑜,王強,等.右美托咪定減少神經外科手術患者麻醉蘇醒期躁動的效果及安全性[J].中國當代醫學,2014,21(9):90-92.
[4]張園,岳紅麗,韓如泉.右美托咪定與咪達唑侖鼻腔給藥用于神經外科手術患兒術前鎮靜效果的比較[J]中華麻醉學雜志,2015,35(9):1 101-1 103.
[5]魏紅芳,段靜輝,陳永學,等.右美托咪啶在脊柱外科手術麻醉中的應用[J].河北醫藥,2013(19):2 933-2 934.
[6]謝凡,楊明明,李韌韌.腦電雙頻指數指導下七氟醚聯合瑞芬太尼麻醉在神經外科手術中的應用[J].黑龍江醫學,2014,38(6):665-666.
(收稿2016-01-11)
【中圖分類號】R61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5110(2016)14-005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