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軍
鄭州市兒童醫院 鄭州 450053
?
神經節苷脂聯合丙種球蛋白治療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的療效及安全性觀察
蘇軍
鄭州市兒童醫院鄭州450053
【摘要】目的觀察神經節苷脂及丙種球蛋白治療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方法選取2013-03—2015-03我科室收治的重癥病毒性腦炎患兒50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實驗組及對照組各25例,對照組給予抗病毒、降顱壓、解痙攣、穩定酸堿電解質平衡、營養支持等常規治療,實驗組在對照組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神經節苷脂聯合丙種球蛋白治療,分析治療4周后2組患兒癥狀體征變化及治療狀況。結果(1)治療4周后實驗組患兒發熱嘔吐、抽搐、意識障礙、精神癥狀、住院時間分別為(2.1±0.3、1.6±0.3、3.8±0.7、3.6±0.7、5.1±1.2、14.5±2.3)d,均低于對照組(3.6±0.5、3.0±0.6、4.9±1.1、4.7±1.0、8.4±1.6、19.8±3.2)d,且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2)實驗組治愈數、無效數及總有效率分別為(13例、1例、96%),均有優于對照組(8例、5例、80%)且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3)2組患兒均未見心、肝、腎、胃腸道等器官明顯不良反應。結論神經節苷脂聯合丙種球蛋白治療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療效肯定、確切,與常規治療相比無明顯不良反應,能顯著提高患兒治愈率,降低患兒病死率,值得臨床進一步研究和應用。
【關鍵詞】神經節苷脂;丙種球蛋白;重癥病毒性腦炎;小兒;聯合用藥
病毒性腦炎疾病進展迅速,輕癥者患兒基本可自愈,重癥者可能出現劇烈頭痛、惡心嘔吐、持續無緩解抽搐等癥狀、體征。如癥狀不能得到及時有效控制,患兒可能因高顱壓致腦疝形成壓迫腦組織,致患兒死亡或遺留各種嚴重不可愈后遺癥[1]。文獻[2]報道,常規治療重癥腦炎患兒約56%遺留各種腦炎并發癥,約4.5%患者最終死亡。目前對于該病以對癥治療為主,常見的有降顱壓治療、抗病毒治療、解痙攣、維持酸堿平衡等,但療效不令人滿意[3]。我科室近年采用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應用神經節苷脂聯合丙種球蛋白強化治療重癥小兒病毒性腦炎,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3-03—2015-03我科收治的重癥病毒性腦炎患兒50例,按隨機數字表法(1∶1)分為實驗組及對照組各25例。治療組男11例,女14例,年齡2.0~7.5歲,病程3~7 d,其中發熱癥狀19例,嘔吐癥狀11例,抽搐癥狀25例,肢體癱瘓癥狀9例,意識障礙23例。對照組男13例,女12例,年齡2.5~7.6歲,病程2~8 d,其中發熱癥狀18例,嘔吐癥狀9例,抽搐癥狀25例,肢體癱瘓癥狀10例,意識障礙22例。2組年齡、性別病程、癥狀分布等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2組一般資料比較
1.2納入及排除標準(1)納入標準:①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診斷參考第7版人民衛生出版社《兒科學》[4]。年齡>1~12歲患兒。②患者家屬簽署治療知情同意書且配合治療。(2)排除標準:①CT、X線或MRI檢查合并腦外傷的患兒。②合并重癥心肌病、腎炎。
1.3治療方案對照組:(1)均予以降低顱內壓;(2)保持水電解平衡;(3)糾正酸堿平衡紊亂;(4)營養支持、退熱、止驚治療等基礎治療。實驗組:在基礎治療上加用神經節苷脂20 mg (齊魯制藥有限公司,20 mg/支,國藥準字號:H20046213),1次/d,共用7 d;丙種球蛋白(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2.5 g/瓶,國藥準字號:S20070027)500 mg/(kg·d),共用3 d。

2結果
2.12組療效比較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療效比較 (n)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2.2臨床癥狀和體征消失時間實驗組患兒發熱、嘔吐、抽搐、意識障礙、精神障礙、住院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2組相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治療后2組癥狀體征變化情況±s,d)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2.32組患兒預后比較實驗組1例死亡,其余病情好轉后均轉入我院神經內科治療,余患兒未見明顯心、肝、腎、胃腸道等器官損害。對照組死亡3例,其余病情好轉后均同樣轉入我院神經內科治療,余患兒未見明顯心、肝、腎、胃腸道等器官損害。
3討論
重癥病毒性腦炎具有病情復雜、臨床癥狀多、治療困難且無特效療法等特點。當來源于腸道的病毒或經蚊蟲叮咬輸入的致病病毒進入人體循環血液后,部分病毒未被機體免疫系統消滅并隨血液循環侵入患兒腦組織[5]。Ruxana 等[6]研究發現,侵入的病毒會感染腦神經細胞及腦間質細胞,并于這些組織中進行復制增值,最后破壞腦組織,引起腦組織的損傷和破壞。病毒通過吸附能力,吸附在腦組織細胞上并進入細胞,競爭胞內營養物質,破壞細胞內微結構。Abe 等[7]研究發現,當致病病毒突破血腦屏障感染腦組織后會引起細胞水腫、炎癥因子釋放、血腦屏障破壞等多種病理生理過程。病毒復制后釋放入血,其蛋白質外殼引起機體免疫系統啟動應答機制,淋巴B細胞捕獲致病病毒后,分泌特異性抗體,淋巴T細胞則啟動細胞免疫機制,殺傷被病毒感染的細胞。但過強的免疫反應反過來對腦組織產生嚴重損傷,被殺傷的腦組織釋放大量炎癥因子入血,這些炎癥因子吸引免疫細胞聚集,刺激神經系統產生各種臨床癥狀[8]。炎癥反應同時導致腦組織血管水腫,通透性發生改變,導致腦組織整體水腫,顱壓升高,進而誘發嚴重腦疝的形成。
臨床上針對該疾病的治療以常規治療為主,但Timmer 等[9]多中心獨立研究發現,常規治療方案患兒的治愈率約占32%。神經節苷酯為近年研究較多的一種藥物,其本質是一種多糖蛋白質,廣泛存在于人體各個細胞表面,尤其在人體腦組織分布較多。 張麗華等[10]研究發現,神經節苷酯具有保護腦組織的作用,其可維持腦組織細胞膜的穩定,促進神經細胞間神經連接的恢復,促進患者認知能力的恢復等。原理可能是其本身為細胞膜的一部分,進入腦組織后可彌補和修復神經細胞膜結構,促進機體腦功能的保護和修復。本文結果顯示,對照組意識恢復時間明顯早于對照組,且精神障礙狀況也較對照組輕,這與侯立維等[11]研究結果相符,說明神經節苷酯應用于病毒性腦炎效果良好。丙種球蛋白為機體含有的一種常見免疫球蛋白,其正常狀況下作為人體免疫系統的一部分發揮作用,但有文獻報道[12],大劑量免疫球蛋白可明顯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幫助患者提高對病毒等的抵抗能力。丙種球蛋白可直接補充患兒體內病毒消耗的免疫蛋白,同時抑制機體過強的免疫反應,使體內免疫系統恢復正常。促進顱腦水腫的吸收和消退,預防腦疝發生,提高患兒整體抗病毒打擊能力,提高患兒預后[13]。本文結果顯示實驗組治愈率明顯高于常規方案,且總有效率高達96%,遠高于常規方案,實驗組痙攣、意識障礙、嘔吐等狀況也均優于對照,這表明聯合應用神經節苷酯效果確切。但本研究實驗組1例患兒最終死亡,可能與該患者癥狀較重形成腦疝有關,尚無證據表明聯合用藥與患兒死亡之間有相關性[14]。
綜上所述,聯合應用神經節苷酯和丙種球蛋白治療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效果確切,具有較好療效及安全性,臨床易操作,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應用。
4參考文獻
[1]任波,張俊霞,劉亞玲.神經節苷脂佐治小兒病毒性腦炎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1,14(1):17-18.
[2]劉晴肖,黃志軍.神經節苷脂聯合更昔洛韋治療小兒病毒性腦炎療效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1,18(23):75-76.
[3]李皆發,蔡忠明,葉民.神經節苷脂治療病毒性腦炎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22(15):1 645-1 646.
[4]沈曉明,王衛平.兒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406.
[5]肖春霞.甲潑尼龍早期短程沖擊療法與地塞米松治療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20(12):2 006-2 007.
[6]Ruxana T,Sadikot E,Jansen D,et al.High-dose dexamethasone accentuates nuclear factor-B activation in endotoxin-treated mice[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14,164(5):873-878.
[7]Abe T,Tsuda E,Miyazaki A,et al.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longterm outcome of acute myocarditis in children[J].Heart Vessels,2013,28(5):632.
[8]卓儀,陳怡祿,謝燕如.國內兒童病毒性腦炎的臨床治療進展[J].現代食品與藥品雜志,2006,16(4):43-45.
[9]Timmer JR,Ottervanger JP,de Boer MJ,et al.Hyperglycemia is an im-portant predictor of impaired coronary flow before reperfusion therapy i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J].J Am Coll Cardiol,2012,45(2):999-1 002.
[10]張麗華.嬰幼兒重癥病毒性腦炎52例臨床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09,2(23):13.
[11]侯立維,紀冬樺,李相文.靜注神經節苷脂治療重癥病毒性腦炎的體會[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9,12(13):78-79.
[12]蔣鴻飛,李沁晏,吳小娟,等.兒童重癥病毒性腦炎46例診治分析[J].解放軍醫藥雜志,2012,24(2):15-18.
[13]仝運琴,張慧梅,王立和,等.靜脈注射丙種球蛋白聯合地塞米松治療重癥病毒性腦炎的療效觀察[J].實用醫技雜志,2014,10(13):72-73.
[14]王軍華,陶玉援 大劑量丙種球蛋白和地塞米松在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中的應用[J].中國基層醫藥,2013,11(12):13-15.
(收稿2015-08-29)
【中圖分類號】R51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5110(2016)14-01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