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磊 許紅靜 陳緒萍
自發熱轉運包在新生兒院內轉運中的應用
彭 磊 許紅靜 陳緒萍
【摘要】由于新生兒體表面積較大,皮膚較薄,血管豐富,易于散熱,棕色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儲備較少,產熱作用受限,在院內轉運過程中易發生低體溫,我單位自行研制了一種裝填有自發熱材料的新生兒轉運包,對新生兒進行院內轉運,保暖效果滿意。
【關鍵詞】新生兒;低體溫;保暖;患者轉運;基層醫院
Due to the larger surface area of the newborn,the skin is thin,rich blood vessels,easy to heat,brown fat and carbohydrate reserves are less,heat production is limited,neonatal transfer process in the hospital prone to low body temperature,we developed a new type of neonatal transport package filled with automatic heating material,which is satisfied with the effect of heat preservation.
【Key words】 Newborn,Low body temperature,Keep warm,Patient transport,Primary hospital
目前,新分娩新生兒隨產婦轉運回病房或因病情需要轉入NICU病房進一步治療時,通常使用普通棉質包被包裹,新生兒體溫平衡是通過調節產熱與散熱來維持的,新生兒體表面積大、皮下脂肪薄、血管豐富,易散熱,棕色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儲備較少,產熱作用受限,加之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完善,調節功能差,易受環境影響而發生低體溫[1-2],特別是早產兒,據統計,在產房及院內轉運途中,56.1%的極低出生體重兒(VLBW)會出現低體溫(<35℃)[3],低體溫使血管收縮,組織氧供少,無氧酵解,酸性物質堆積,導致代謝性酸中毒及呼吸窘迫綜合征(NRDS)的發生或病情加重[4],體溫低于30℃的新生兒死亡率可達61.1%[5],故保持正常體溫對于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十分重要。我單位自行研制了利用一次性自發熱材料填充的新生兒轉運包,對新生兒進行院內轉運,保暖效果滿意,并已取得國家發明專利(專利號CN201521112831.4),現介紹如下。
此種新生兒轉運包由:(1)系帶;(2)棉質外套;(3)背墊;(4)頭墊;(5)口袋;構成。系帶為松緊帶,設置于外套的背部,兩端設置有粘扣,背墊固定在外套的一側,頭墊固定在外套的中部靠上位置,口袋位于外套背面的一側,外套一角設有覆巾,形成可遮蓋新生兒頭部的帽子,轉運包內外棉質外套之間設置插袋兩個(左右各一個),外端設置拉鏈,插袋供放置市售一次性自發熱包之用,其發熱成分為豆類、鐵粉、硅藻土、活性炭、木粉、鹽和高吸水性樹脂(轉運包結構見圖1)。
新生兒娩出后予清理呼吸道、擦干軀體、結扎臍帶等常規處理,需要機械通氣或者使用肺表面活性劑者給予經口腔氣管插管并保留,接復蘇氣囊人工正壓通氣,符合轉運條件后用新生兒轉運包包裹,將新生兒的背部靠放到外套的背墊上,頭部靠放到外套的頭墊上,用系帶將新生兒包裹好,同時將新生兒的相關資料放入口袋中,使用前拆開一次性自發熱包外包裝,使其發熱,并將其置于轉運包棉質夾層插袋內,封閉拉鏈。
新生兒脫離母體后轉運的過程中,環境溫度與溫暖而濕潤的子宮內環境存在很大的溫差,新生兒體溫調節能力差,必須選擇合適措施進行保暖。傳統的棉質包被以內填充棉花作為保溫材料,利用減少身體內熱量的散失及減少內外空氣交換達到保暖的作用,其本身并不具備產熱功能,而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體表面積大,軀體褶皺多,與包被貼合難以十分完善,故保持體溫效能并不十分理想,尤其是當轉運過程中外界溫度較低時,更易造成患兒體溫降低,甚至低體溫情況的發生,體溫過低可導致缺氧、各種能量代謝紊亂和代謝性酸中毒,嚴重時發生多器官功能損壞,影響新生兒存活率[6]。我單位自行研制的轉運包內裝填產熱物質,接觸空氣后發生氧化反應,產生熱量,可提高包被保暖效能,經測量自加熱包使用10 min后自身溫度可恒定在40℃~50℃,轉運包被內溫度可達到34℃~38℃,且放置于包被夾層內,并不直接與患兒皮膚接觸,可避免新生兒皮膚灼傷情況出現,通過使用中的對比觀察,在轉運前體溫、轉運時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的條件下,使用自發熱轉運包的新生兒轉運至NICU病房后平均肛溫(36.4±0.7)℃,保暖效果高于使用傳統棉質包被轉運組平均肛溫(35.5±0.8)℃,且不會發生體溫過高及皮膚損害的情況,內置自發熱包的一次產熱時間可長達15 h[7],足以滿足院內短時間轉運的需要,中途無需更換。

圖1 轉運包結構圖
國內有單位自制的新生兒轉運包利用碳纖維電熱線和熱敏電阻連接外接電池作為內部產熱裝置,同樣能夠起到很好的保溫效果,但此種電路裝置結構復雜易損壞,轉運包清洗不便,外置電池加重了轉運包的重量,使用范圍受限,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此種轉運包目前并無成品生產出售,使之尚無法普及。
新生兒專用的轉運暖箱是最理想的新生兒轉運裝備[8],但轉運暖箱體積較大,移動依然存在諸多不便之處,更適用于要求高的長途轉運,固定置于救護車等交通工具上使用[9],對于產房----NICU病房間的院內頻繁短途轉運并不適用,且轉運暖箱價格昂貴,限制了其在醫療機構尤其是基層醫院中的推廣。
此種新生兒轉運包不僅發熱源價格低廉,使用方便,且包被的結構設計更為科學。新生兒存在喉軟骨發育不全,頸部體位不當有出現窒息風險,將新生兒的頭部靠放到外套專門設置的頭墊上,可防止頸部過伸或者過曲造成窒息,由于早產兒頭部面積接近體表面積的1/5,且頭發稀少缺乏覆蓋,暴露時極容易造成機體熱量的散失[10],故對轉運途中新生兒的頭部保暖也十分重要,轉運包特別設計有覆巾部分,可以遮蓋頭部,起到頭部保溫作用,無需另外佩戴嬰兒帽。轉運包整體緊松帶的系帶及兩端的粘扣使用方便。
利用一次性自發熱材料填充的轉運包對新生兒進行短時院內轉運保溫效果好,制作簡單,使用便捷,安全性高。
參考文獻
[1] 彭玉同,唐平. 新生兒出生時保暖方法的探討[J]. 護理學雜志(綜合版),1997(3): 153-154.
[2] 王勤,趙敏慧,莊薇,等. 早產兒低體溫發生情況的調查[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5,32(14): 22-24.
[3] 魯萍,張麗萍,李一美,等. 智能型碳纖維嬰兒保暖包被對極低出生體重兒院內轉運保溫效果的隨機對照研究[J]. 中華圍產醫學雜志,2014,17(1):58-60.
[4] 王江濤,康文清,熊虹. 危重早產兒轉運的臨床分析[J]. 中國實用醫刊,2010,37(6):53-54.
[5] 馬家全,陳凱. 臨床新生兒學[M]. 濟南: 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 11-12.
[6] 徐桂春. 塑料薄膜在基層醫院早產兒轉運中預防低體溫的研究[J]. 護士進修雜志,2015,30(19): 1808-1809.
[7] 李亦武. 鎮痛灸生產工藝: 中國,CN1359715 A [P]. 2002-07-24.
[8] 劉躍軍. 危重新生兒轉運561例分析[J]. 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3,15(5): 177.
[9] 楚陽,劉映輝,陳文清,等. 轉運系統在高危新生兒救護中的應用研究[J]. 中華現代護理學雜志,2010,7(3): 239-240.
[10] 吳暉,嚴素芬,陳靄玲. 自制簡易帽子對極低出生體重兒頭部保暖的作用[J]. 海南醫學,2012,23(10): 152-153.
【中圖分類號】R7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316(2016)10-0019-02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6.10.013
作者單位:湖北省鄖西縣人民醫院兒科,湖北 鄖西 442600
Application of Automatic Heat Transfer Package in the Hospital Transfer of Neonates
PENG Lei XU Hongjing CHEN Xuping Department of Pediatric,People's Hospital of Yunxi County,Yunxi Hubei 442600,China
【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