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
摘 要:模擬聯合國會議作為一種學術活動,在全國各高校得到迅速發展,其影響力不斷擴大,是大學生的第二課堂,為大學生學術能力的培養做出了貢獻。
關鍵詞:模擬聯合國活動;大學生;學術
1 模擬聯合國大會概述
模擬聯合國(Model United Nations,縮寫MUN)是一種對聯合國機構會議和其它多邊國際機構的仿真學術模擬。一般會模擬聯合國大會、安理會、經社會等委員會舉行會議的場景,也有設置世紀貿易組織和國際法庭等,通常會選擇一個國際熱點問題作為議題,參與者依照聯合國會議的基本原則與形式,扮演各國外交官,在會場主席的主持下,依照會議規則進行發言,闡述本國立場與觀點,此外,還可以通過辯論、游說、談判等方式,與其他國家代表進行協商溝通,以期達成共識,產生解決國際問題的決議草案,并通過表決程序進行投票形成決議。
2 我國模擬聯合國大會發展和參與現狀
模擬聯合國活動具有悠久的歷史,該活動源于美國,1927年由哈佛大學舉辦的模擬國際聯盟,是歷史上最早出現的模擬聯合國雛形,也是模擬聯合國的前身。模擬聯合國活動深受世界各地人們的歡迎,目前,世界上大約100多個國家,超過四百萬人的師生參與模擬聯合國,全世界每年有近四百個國際模擬聯合國大會召開,分布在五大洲的50多個國家。
我國的模擬聯合國活動發展比較晚,一直到了90年代這項活動才進入中國。我國最早的模擬聯合國活動可以追溯到北京順義國際學校。1995年的外交學院為紀念聯合國成立50周年,舉辦的模擬聯合國會議算是真正意義上的中國高校首次模擬聯合國會議。總得來說,模擬聯合國在中國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被引進到2003年左右,第二個階段是2003年-2008年,第三個階段是2008年至今。
第一階段是模擬聯合國活動的起步期,2001年北京大學組建北京大學模擬聯合國協會,同年外交學院和西北工業大學相繼成立了模擬聯合國團隊,這三所學校成為我國最早組建模擬聯合國協會的高校。此時學生主要以外出參加國際性的模擬聯合國會議為主,形式較單一,進行經驗積累。并開始嘗試舉辦會議,試圖在國內推廣。
第二階段模擬聯合國活動開始得到明顯發展,這一階段,會議和數量增多,規模逐漸變大,參會代表來源地覆蓋面變廣,最重要的是高校日益重視并將其納入學生社團或學生會的活動,甚至建立了專門的模擬聯合國學生組織,將其制度規范化。
第三個階段是飛速發展時期。模擬聯合國的范圍開始向全國擴張,各地區高校紛紛建立本校模擬聯合國社團,開辦自己的會議。
以武漢地區為例,武漢的模擬聯合國活動大都發展于2000年后,七所211高校及中南民族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均先后建立了模擬聯合國社團,且將一年一會常規化,每年武漢地區舉辦的校際模擬聯合國大會高達9-10場,是我國舉辦模聯會議次數最多的城市之一,有的學校還會在當年既舉辦校際會又舉辦校內會。截止2016年5月,華中科技大學已經舉辦了九屆校際模擬聯合國大會,武漢大學和華中師范、中南財經政法和華中農業分別為六屆。會議規模增大,委員會數量增多,如2014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舉辦的江城模擬聯合國大會大會設置了經社會,主新聞中心等四個委員會,相比上一年增設兩個委員會。會議人數增加,前來參會的學校數量龐大,由華中農業大學舉辦的華中地區模擬聯合國大會,每次會議代表數量可達近兩百人,吸引二十余所全國各地的學校學生參加。此外,武漢其他高校的模擬聯合國社團仍在快速發展中,以中南民族大學為,該校在2014年舉辦了首場校內會,經過交流學習,次年成功舉辦校際會。此外,武漢各高校也積極派代表去外地參會,模擬聯合國活動在武漢地區發展迅速,在學生中有相當的影響力。
3 模擬聯合國活動對大學生學術能力的培養
模擬聯合國大會作為一個重要的學術活動,在培養大學生的學術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使大學生直接、主動的接觸到大量的知識,模擬聯合國大會有不同的委員會設置,最常見的聯合國大會、經濟社會歷史會、安理會、主新聞中心,其設置的議題涉及政治、安全、經濟和社會等諸多方面,無論是會前準備還是會中討論,都能使大學生主動的去吸收相關的知識,了解相關的政治現實問題,會中可以通過實踐來掌握談判流程等知識。以2015年中南民族大學模擬聯合國大會為例,設置了聯合國大會、經社會、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和主新聞中心,聯合國大會的議題為通過消除種族歧視來促進基本自由,這就需要代表了解種族主義、種族歧視的歷史根源和現狀。而經社會的議題是擴大生產性就業與降低失業率,需要對全球經濟環境、國家發展面臨的結構性問題、一些有可能對不發達國家進行發展性援助的國際組織等相關知識有所了解。
更深層次的是能力的一種能夠培養,模擬聯合國會議,除了使代表主動增加自己的學術知識儲備,也可以幫助培養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溝通能力、領導能力、對局勢的掌握能力和隨機應變能力。模擬聯合國大會一般持續2-3天,在會議的過程中,需要代表通過發言、辯論來表達本國立場,而清晰有力的言論無疑加分不少;會議上各國利益不同,需要代表之間進行磋商談判,這也有利于代表學會如何快速有效的溝通,一些大國代表更應該積極發揮領導作用,團結其他國家,代表之間多為同齡人,因此使代表更好的學會自我發掘領導力,組成一個以本國為主導的聯盟。另外會議上局勢瞬息萬變,代表需要根據時勢的變化不斷調整自己的戰略,會議文件的寫作也提供給代表鍛煉寫作能力的機會。這些能力都能幫助大學生更好的進行學術工作。武漢地區各校舉辦的模擬聯合國大會,一般都會設置一到兩個英文委員會,要求在整個會議期間使用英語,為大學生提供一個生活中進行英語實戰的機會,特別是口語得到鍛煉。此外,對議題的思考和理解,會議上不同代表的交流討論,可以幫助大學生從多種角度認識事物和發展中的世界,形成批判性思維。
4 結語
武漢地區的模擬聯合國大會處于一個不斷發展完善的階段,提供給大學生一個自我發展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大學生通過會前準備,自我檢查知識漏洞,積極主動、有目標的進行知識的獲取和吸收,會議進行過程中,幫助大學生將知識進一步內化,相當于大學生的第二課堂,從各個方面培養大學生的學術能力。
參考文獻
[1]霍書韡,論模擬聯合國的政治社會化作用,(外交學院2014年)
[2]中國聯合國協會中國模擬聯合國發展情況調研小組, 中國模擬聯合國活動發展報告,國際組織研究,2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