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魯布和
摘 要:舞蹈作為一門人體語言藝術,是其他藝術方式所不能替代的,藝術創作源泉來自生活,舞蹈藝術魅力也來源于生活,經過幾個舞蹈作品分析,針對舞蹈創作過程中的一些問題,提出了舞蹈創作發展意見,提高我國舞蹈事業良好發展。
關鍵詞:舞蹈作品;分析;舞蹈創作;創作者
優秀的舞蹈作品,不僅具有優美的舞蹈動作,還要有豐富舞蹈內容,并與時俱進,展現大時代背景下觀眾思想精神的需要,優秀舞蹈作品一般來源于生活,有效提煉出生活當中的真善美,用舞蹈的藝術形式表現出來,引起觀眾的共鳴,引發觀眾對人生的思考,舞蹈創作的時候,要結合民族精神、時代背景及人物情感把握,要有機融合內外創作,讓舞蹈藝術創作更為豐富合理。
一、舞蹈作品分析
優秀的舞蹈藝術品多來源于生活,其作品及形象也產生于生活當中,創作者經過日常生活的細致認真觀察,積累大量生活素材基礎上,熟悉并深刻理解素材,然后選出典型材料,有了切身感受及實踐十周,方能創作出成功的舞蹈作品。如舞蹈《進城》所描述的是一群進城打工的農民,展現了他們熱愛生活、辛勤勞動并創造幸福人生當中的快樂,人物衣著為紅色衣服寄白色頭巾,充分顯示了農民工的樸實,腳步動作為大踏步,真實展現了農民進程務工的場景,在這個舞蹈作品當中,有農民工扛行李動作、大踏步向前跨、甩肩膀及擦汗等動作,表現了農民來成急找工作與住處的心情,還真實再現了農民工適應城市工作生活的場景,如伸長脖子、駐足張望,表現了農民的期盼與獵奇心情,舞蹈高潮為農民找到工作之后,不是含腰大踏步走,是抬著頭往前看,通過此動作對比,表現了農民的滿足及信心,也表露出了農民工的磨練與艱辛,這部作品展現了當代農民的生活狀態,人物形象及思想感情的塑造也來源于真實生活,觀眾看了能產生共鳴及感動。藝術家孫紅木所創作舞蹈作品《養蜂的小妞》,在表面上看,其可舞性不高,舞蹈形象不好確立,但從抒情角度思考,發現蜜蜂具有勇敢、兼任及勤勞等美好品質,而養蜂人的工作是很辛苦的,常年奔波,追蹤蜜源,這是對養蜂人平凡真實的寫照,養蜂人與蜜蜂的高尚精神均應得到人們的贊賞,用舞蹈形式來表現養蜂人與蜜蜂的深厚情感,成為這一舞蹈作品創作的關鍵所在,將思想情感升華成形象動作,并非對勞動形態的簡單模仿。運用夸張及想象的手法,想象養蜂人滿身、滿頭及手上全是蜂蜜,使得蜜蜂對人嬉戲與追逐,在這一過程體現養蜂人與蜜蜂間的情感交流,在歡樂勞動節奏下,讓舞蹈具有情感及形象基礎,并突出養蜂小妞的可愛活潑特點,讓這部舞蹈作品受到觀眾的喜愛,并留下深刻印象。舞蹈作品的主題要明確,這是優秀舞蹈作品所具備的基本品質,創意則是舞蹈價值體現,舞蹈作品應該圍繞明確的主題及創意進行展開,具有創造性及想象性的優良作品,方能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
2 舞蹈創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一)本末倒置,低級趣味的奉迎。在市場經濟下,物質條件的改善,人們生活質量雖然得到了提高,但快節奏的生活壓力下,人們的心態時常處于浮躁當中,對于形式的關注要多于內容,經常是僅限于滿足視覺享受,很少用理性角度進行思考。舞蹈創作本來是通過意蘊及內容的表現,讓觀眾能夠認識社會,并感悟人生。但是很多舞蹈創作者本末倒置,僅關注外在包裝,忽視了舞蹈內容的關注,舞蹈內容的深刻性就被降低了,把思想深度變成了視覺平面的享受,而舞蹈深刻魅力變成了表面魅力,其藝術性有所降低,而娛樂性加強。市場經濟下,大眾文化被置于娛樂及消遣當中,大眾趣味可謂是良莠不齊,存有良好趣味,也有不少的低級趣味,目前的大眾趣味和商業利益難以區分,很多創作者為了取得不錯的經濟豐收,投大眾所好,迎合大眾低級不健康的趣味,具有使命感及責任感的舞蹈作品創作很少。
(二)曲解民族精神,情感表現也較為公式化。在當今社會中,一些民間舞蹈創作現象需要引起創作者注意,有些創作者為了將民間舞蹈和國際接軌,將西方舞蹈合理借鑒,變成了簡單模仿,而有些則以民族舞蹈時尚化名義,將民族舞肆意改造,胡亂拼湊,其藝術性并不強。任何藝術形式均離不開情感的支撐,用情感打動人心,也是舞蹈藝術關鍵之處,當今出現了不少以情動人的優良舞蹈作品,同時也有挺多令人遺憾的舞蹈作品,有些舞蹈作品僅有動作,而忽略了感情,有些舞蹈作品情感過于夸張煽情,真性情成分減少,有些情感表現直接成為套路公式化,如愛情動作情感表現,多為羞澀逗笑與半推半就,舞蹈創作過程中,還需要創作者不斷摸索探討,以創作出優秀作品。
3 舞蹈創作意見
(一)注重舞蹈藝術創作的社會與群眾性。舞蹈活動主要以各類社會關系作為前提開展的,并不是國家所經營的商業表演,舞蹈藝術創作進行社會生活表現時,所要反映的是時代面貌與精神,對社會真實狀況的反映,并在社會生活當中,提煉本質內容,將平凡人的真善美,用舞蹈藝術形式表現出來,為觀眾帶來最美的舞蹈活動。在大眾文化服務的需要的觀點下,這已成為舞蹈藝術創作的共同認識點,就舞蹈自身而言,其本身就是俗文化的一種,也是最能表達群眾及人民心聲的藝術形式,舞蹈發展離不開市民階層及工農群眾層面的支持,對舞蹈發展方向起著決定作用,因此,舞蹈創作時,要注重舞蹈藝術的社會性與群眾性。
(二)注重舞蹈藝術創作的民族及知識性。在國際一體化發展下,舞蹈藝術也應緊跟時代潮流,打破地域及民族限制,加快民族文化的交流,讓民族的局限性與狹隘性得以克服,體現民族的公共精神,讓民族藝術向世界化發展。文化交流當中,一般舶來文化具有擴張性,而民族文化有排他性,這兩者之間存在同化及反同化問題,舞蹈創作過程,應該強調民族文化當中的差別性及特殊性,對本土文化給予尊重,借鑒優秀外來文化的同時,要維護自身民族藝術文化的自主及獨立性。當今社會也是個知識社會,舞蹈創作當中,需要創作者具有很強的藝術文化及知識性,能夠編創出聚集文學、舞美、生態學、音樂及民族學等各類學科的舞蹈藝術作品。
(三)注重舞蹈藝術的創新性。在多元化社會下,創新是任何領域發展的關鍵,民族進步需要創新,舞蹈藝術發展也離不開創新,創新為舞蹈創作指明了方向,舞蹈失去了創新能力,就會停滯不前,甚至落后,舞蹈創作過程中,應保持特色文化前提下,實施二次創新,讓舞蹈發揮出更好的水平,展現出它的藝術魅力,并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要求,這種創新,并不是簡單地將舞蹈動作進行疊加或者重新組合,是在原來的舞蹈語言基礎上,讓舞蹈藝術語言更為豐富及新穎,從而給人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所表達情感也更為豐富,符合現代人們的思想精神需要。
總之,優秀的舞蹈作品,不僅具有優美的舞蹈動作,還要有豐富舞蹈內容,并與時俱進,展現大時代背景下觀眾思想精神的需要,優秀舞蹈作品一般來源于生活,有效提煉出生活當中的真善美,用舞蹈的藝術形式表現出來,引起觀眾的共鳴,引發觀眾對人生的思考,舞蹈創作的時候,要結合民族精神、時代背景及人物情感把握,要有機融合內外創作,讓舞蹈藝術創作更為豐富合理。
參考文獻
[1]姜濤.舞蹈文化及舞蹈創作之我見[J].改革與開放,2009(05).
[2]李玉嬌.優秀舞蹈作品教學分析與欣賞[J].文藝生活2013,(2):121
[5] 張航.數字化技術的開發:舞蹈創作的多元發展[J].大眾文藝,2012,(1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