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際偉
摘 要:近些年來,我國經濟水平得到很大提升,旅游業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隨著旅游量的增加旅游糾紛也逐漸增多,由于旅游立法的滯后和旅游合同制度的缺失,旅游者的合法權益被侵犯的現象常常發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旅游行業的發展。本文詳細闡述了在旅游者的合法權益保護過程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及出現問題的原因,并探討了保護旅游者合法權益的相關對策,從而促進旅游業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旅游者;合法權益;對策;問題
1 目前我國對旅游者合法權益的保護存在的問題和原因
1.1 關于旅游的立法體系不夠完善
當前我國對旅游行業的立法比較零散,沒有一個具體的部門法對旅游行業的法律問題進行完整的規定。關于旅游者合法權益的保護主要分布在民事、行政、商事以及刑事等法律體系中,比如:《民法通則》、《合同法》、《公司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保險法》以及《刑法》等法律中都有關于旅游者合法權益的保護問題,但是沒有一個完善的法律規范對其進行規定。旅游法雖然在很多年之前就開始探討開始起草而且已經形成了旅游法的相關草案,可是經過很多次的修改,迄今仍然沒有頒布。由于旅游法的長期空缺,我國現行的法律法規已經沒有辦法滿足當前依法行政和旅游業快速發展的需要。而且我國的一些法律法規的原則性較強,可操作性就比較弱,甚至有一些法律條款還存在相互沖突的問題。國家旅游局、國務院以及其它的相關部門頒發的部門規章、行政法規以及一些地方自行頒布的地方性法規,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和保護了我國旅游業的發展,進而保護旅游者的合法權益。但是立法的層次過低,又因為地域的效力有限,權威性不高,法規與法規間缺乏統一性。立法體系的不健全使得旅游者的合法權益得不到很好的保護,嚴重制約和影響我國旅游業的健康發展。
1.2、缺少旅游合同制度
現行我國關于旅游業的立法中,缺少與旅游合同相關的法律制度。而且現行的《合同法》分則中也沒有把旅游合同歸為有名合同進行法律的規制,那么旅游合同就是一種無名的合同。目前的旅游者和旅行經營者簽訂的合同,旅游經營者提供的合同大部分都是格式合同,旅游經營者常常憑借經營者自身的經營優勢再經過精心的策劃制定了很多對旅游消費者不利的不公平不公正格式條款,嚴重侵害了旅游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當今,關于旅游合同的糾紛處理缺少統一的程序和規范,遇到旅游合同糾紛時主要適用《合同法》、《民法通則》以及其他相關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進行解決。這樣就使得相關的司法機關具有的自由裁量權過大,從而出現了同一類的案件,裁判的結果卻相差甚遠。有損社會正義以及司法權威的確立,同時使得旅游者的合法權益得不到很好的法律保護。
1.3 行政機關的執法監管力度較低
因為旅游行業的綜合性比較強、產業鏈條較長以及關聯度較高,旅游行業涵蓋了游覽、交通、住宿、購物、餐飲以及娛樂等六大行業,中間涉及到的管理部門二十多個。像這種管理部門較多的行業內,如果沒有一個部門進行統一的監管,那么各個管理部門間缺少有效的協調機制和有效的溝通。在旅游行業內一些問題的實際運作過程中,有的一個問題多個管理部門插手管理,而有的問題卻沒有一個部門進行管理,相互爭搶、相互推諉的問題常常發生。這樣必然會導致管理部門的職能缺位、錯位、越位以及分散交叉等情況的發生,造成旅游管理的成本過高但是管理效率低下,執法力度不夠,管理制度不健全,嚴重阻礙了行政機關的執法監管工作。
1.4 旅游經營者的素質不高
有些地方的一些旅游經營者沒有樹立好依法經營的理念,相關的法律意識也比較淡薄,完全忽視了對旅游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保護,對旅游消費者沒有最基本的尊重。主要表現為:在旅游的活動中過分重視旅游企業的盈利,拋棄了旅游企業的社會責任;只看自身旅游的權利,不履行應當履行的法律義務,隨意增加或者隨便取消旅游服務的項目,變相或直接增加收費;四處散布虛假廣告,不講企業的誠信,惡意欺詐旅游消費者,私自解除或者變更旅游合同;格式條款合同中過分強調自身具有的權利而盡量規避旅游消費者應當具有的合法權利等。旅游經營者和旅游企業只顧眼前不管以后的短視行為,嚴重損害了旅游消費者具有的合法權益,不利于我國旅游業發展和長期的利益。
1.5 旅游消費者的維權意識比較淡薄
因為旅游消費者的素質差異太大,有的旅游消費者對相關的旅游知識和法律規定的了解較少,缺乏與旅游業相關的法律知識,很多旅游消費者并不重視與旅游經營者簽訂旅游合同以及合同的履行的情況,甚至根本不清楚自己具有的合法權利和應當履行的義務。遇到旅游經營者的侵權行為或者違約行為常常不知所措或者直接選擇忍氣吞聲,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法律意識比較淡薄,不懂運用相關的法律手段維護自身旅游的合法權益。
2 對旅游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的幾點建議
2.1 建全我國與旅游業相關的法律法規
當前,我國關于旅游者合法權益保護的法律法規并不健全,許多國外的法律法規對旅游業的規定已經漸漸成熟,我國應當向法律法規比較健全的國家學習,借鑒這些國家與旅游業相關的立法經驗,逐漸增強對旅游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保護。并根據我國的實際國情,建立一部關于旅游行業的基本法,以單行的旅游法規與地方性的旅游法規為基礎,其他相關的法律法規作為補充的法規體系。我國的立法機關也應當組織制定一部涵蓋所有旅游活動的《旅游法》,明確我國旅游業健康發展的宗旨、根本政策以及旅游主體所享有的權利和應當履行的責任義務,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促進我國旅游行業的健康發展。對我國現行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合同法》等現行的法律法規根據行業發展的需要及時地修改和補充。盡快制定關于旅游行業的《旅游法》及相關的配套法規,使得我國旅游者的合法權益得到有力的法律保障,做到“有法可依”,為我國旅游行業的快速發展提供法律依據。
2.2 對旅游合同制度進行規范
旅游合同是是規范旅游經營者和旅游消費者基本權利義務的法律文件,旅游合同既具有合同的特點,又有其特殊性,不能完全與其他性質的服務合同概括。所以我國應加強對旅游合同制度的規范,建立關于旅游行業的有名合同。并根據我國當前的旅游業特征,針對旅游合同中的內容、旅游合同主體的資格、雙方的權利義務以及不可或缺的法律條款,特殊情況下合同的變更、解除以及轉讓規定,在旅游合同履行中第三人的侵犯,旅游侵權行為與違約行為的競合及產生的賠償問題進行規定。制定旅游合同制度,對旅游合同進行規范,預防旅游糾紛,從而更好地保護旅游者的合法權益。
2.3 建立旅游業的監管體制,加強行政執法
對旅游業的“多頭管理”問題進行調整和改革,對各個部門的管理范圍進行明確的法律規定實現權責一致、效率較高、權威性較強的監管制度。根據我國的基本國情,明確我國旅游局的主導管理地位,并賦予其一定的行政管理權,對我國的旅游業進行統一的管理。而其他的管理部門在規定的職權范圍內配合旅游局的管理工作,對旅游業進行全方位的監管。
2.4 重視旅游行業協會職能的發揮,提升旅游經營者的整體素質
政府職能的變化,市場經濟的建立,旅游行業協會及相關的中介組織對旅游行業的管理與推動旅游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具有重大意義,旅游行業協會也對旅游者合法權益的保護發揮重要作用。運用旅游行業協會強制和自愿相結合的管理機制,對協會內部進行約束,加強行業的自律性,倡導旅游主體對合同的誠信,提升旅游企業的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監督督促旅游企業遵法守法、規范旅游企業的經營觀念,促使旅游企業切實履行社會責任,保護旅游者的合法權益,為旅游者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提升旅游企業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推動旅游業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吳高盛.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釋義及實用指南[M].中國民主法制.2013年版.
[2]閆冬;林楓.旅游糾紛處理與旅游者權益保護[M].中國經濟.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