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暉(丹東市人民醫院,遼寧 丹東 118000)
?
預防非計劃性拔管在外科管路護理中的作用
楊曉暉
(丹東市人民醫院,遼寧 丹東 118000)
【摘要】目的 分析預防非計劃性拔管在外科管路護理中的作用。方法 隨機選取醫院重癥監護室、搶救室收治的2014年4月至2015年1 月50例的危重病患者,并且依據隨機數字表方法分為研究組(25例)、對照組(25例)。給予對照組患者臨床中,應用常規外科管路護理方法,研究組中患者,采取外科管路護理的同時,給予預防非計劃性拔管干預護理模式,對比兩組患者臨床非計劃性拔管發生率,分析預防非計劃性拔管在臨床中的作用。結果 對于研究組中患者,臨床經預防非計劃性拔管的外科管路護理后,有效降低臨床非計劃性拔管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對比有差異(P<0.05)。結論 在臨床危重病患者中,對其進行外科管路護理中,給予預防非計劃性拔管干預護理,不僅可以降低非計劃性拔管發生概率,也可以改善臨床患者的療效,發揮積極作用。
【關鍵詞】外科管路護理;預防非計劃性拔管;非計劃性拔管
本研究對近年醫院重癥監護室、搶救室收治50例危重病患者,對其臨床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分析預防非計劃性拔管在外科管路護理中的作用,具體報道內容如下所示。
1.1 一般資料:針對在醫院重癥監護室、搶救室在2014年4月至2015年1月收治50例危重病患者,符合臨床相關疾病診斷標準[2],依據隨機數字表的方法,將其分為研究組(25例)、對照組(25例)。在研究組中,男性有11例,女性有14例,患者年齡在10~10歲,平均年齡為(6.5±0.3)歲;對照組中男性有10例,女性有15例,危重病患者年齡在1~10歲,平均年齡為(6.5±0.3)歲;兩組危重病患者資料對比,沒有差異(P>0.05)。
1.2 方法:對照組中,對于危重病患者,應用常規外科管路護理干預,在患者入院后,可根據患者疾病治療原則,改善患者腦循環,應用藥物進行常規治療;并同時注意固定管路以防脫落,并可以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以保持外科管路引流通暢,以穩定危重病患者的情緒,改善患者臨床護理治療癥狀[1]。
研究組中,應用基于預防非計劃性拔管的外科管路護理,首先,成立預防非計劃性拔管質量管理小組,有護理部主任、護士長以及臨床護理骨干人員組成,制定出完整的非計劃性拔管風險評估表;并可以建立健全非計劃性拔管監控管理體系,追蹤檢查每季度護理不良事件;同時,還應該實施導管標識化管理,對于危重患者臨床中,根據患者置管情況,設計管道標識,采取有針對性防范措施。及時根據患者病情變化、置管情況,制訂非計劃性拔管防范措施,可以準確及時地對導管意外脫落進行護理干預,并可以合理使用鎮靜劑,改善患者舒適度,評估患者臨床情況。最后,建立非計劃性拔管應急預案,組織培訓護理人員,進行護士非計劃性拔管風險意識學習培訓,以有效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最后,對比分析兩組外科管路護理效果。
1.3 評定標準: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質量,可以采用護理部制定臨床護理質量以及安全評價質控,對患者進行專項質控,根據得分評價患者護理質量。分析兩組非計劃性拔管發生率,可以匯總兩組實施預防非計劃性拔管后患者中非計劃性拔管的發生情況。
1.4 統計處理:對于本次研究結果處理,可以采用統計學SSPS20.0版本軟件,其中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對于計量資料可以采用(±s)表示,行t檢驗,且以P<0.05來表示結果具有統計意義。
2.1 護理質量對比:對于兩組危重病患者,在臨床中研究組經預防非計劃性拔管的外科管路護理后,其質控得分高于對照組,研究組護理質量高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非計劃性拔管發生率對比:研究組經預防非計劃性拔管的外科管路理后,患者臨床非計劃性拔管發生率為8.0%,對照組非計劃性拔管發生率為32.0%;研究組與對照組比較存在差異(P<0.05)。見表2。
表1 護理質量對比(±s)

表1 護理質量對比(±s)
分組 總人數 風險評估 預防措施 導管標識對照組 25例 1.92±0.33 2.35±0.71 1.85±0.21研究組 25例 1.98±0.63 2.88±0.26 1.98±0.26 t 7.041 6.045 8.042 P <0.05 <0.05 <0.05

表2 對比兩組患者臨床非計劃性拔管發生率(n,%)
研究指出,非計劃性拔管,就是指臨床患者治療中,導管意外脫落、患者未經醫護人員同意將導管拔出、醫護人員操作不當拔管,均為非計劃性拔管[3]。臨床中非計劃性拔管,不僅可以造成患者病情驟變,嚴重的還可危及臨床患者生命安全。臨床在危重病患者外科管路護理中,應用預防非計劃性拔管干預護理,使得研究組中非計劃性拔管發生率降低,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優勢,研究組非計劃性拔管發生率為8.0%,對照組非計劃性拔管發生率為32.0%,兩組相比存在差異(P<0.05)。在危重病患者外科管路護理中,應該加強預防非計劃性拔管干預,提升護理安全,不僅可大大降低非計劃性拔管的發生情況,也可以提高患者臨床護理質量安全,有效避免危重病患者外科管路護理中意外事件的發生,在實際中發揮重要作用。
本研究結果充分證實,針對危重病患者,臨床外科管路護理中,應用預防非計劃性拔管干預護理,可以改善患者臨床護理質量療效,降低非計劃性拔管概率,臨床護理質量好,發揮重要作用,值得在實際中推廣。
參考文獻
[1] 楊滬冰.ICU患者非計劃性拔管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干預[J].當代護士(學術版),2011(8):96-98.
[2] 施華.風險管理在外科術后管道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34):529-530.
[3] 周勤儉.神經外科患者非計劃性拔輸液管路原因分析及對策[J].醫學信息,2014,27(30):183.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6)16-028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