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鋒,劉麗霞
(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3)
?
腦電圖對電腦綜合征的青年腦梗死預后分析①
于鋒,劉麗霞
(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3)
摘要:目的:探討青年腦梗死預后與腦電綜合征的相關性。方法:共收集就診神經內科的青年腦梗死患者74例,其中電腦綜合征患者37例,非電腦綜合癥患者37例,在就診超急性期給予患者采集腦電圖,分析波形,判斷電腦綜合征與青年腦梗死預后的關系。結果:電腦綜合征腦電圖組中重度異常率72.9%明顯高于非電腦綜合征腦電圖中重度異常率40.5%;伴有PLED腦綜合征腦電圖明顯高于非電腦綜合征腦電圖通過統計學分析,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電腦綜合征可導致青年腦梗死的異常率增加,對青年腦梗死預后是一個危險因素。
關鍵詞:青年腦梗死;腦電圖;電腦綜合
隨著IT技術的迅猛發展,可以通過網絡玩游戲、購物、聊天、辦公,它給人們生活和工作帶來無窮方便。若時間過長則影響人體身心健康,特別是有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病的青年人易誘發心肌梗死或腦卒中。為探討長期上網(電腦綜合征)對中青年腦梗死超早期腦電圖變化,評估腦梗死預后,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4-08~2016-03收治首次發病超早期青年腦梗死患者74例,入院后通過體格檢查及填寫調查問卷調查分為電腦綜合征及非電腦綜合征患者。電腦綜合征男青年腦梗死20例,女17例;年齡19~38歲,平均(28.5±9.5)歲。非電腦綜合征青年腦梗死23例,女14例;年齡17~35歲,平均(26±9)歲。性別及年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全部患者在發病6h以內行VEEG檢查。入組標準:入組時兩組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電腦綜合征組(A組):有長期持續長時間使用電腦史;出現項背肩腕酸痛或者伴有不同程度的酸痛,神疲乏力,頭痛頭暈,視線模糊,兩眼干澀等全部或部分癥狀; 觸診檢查,項背部廣泛壓痛,其中兩側豎脊肌、肩胛提肌、菱形肌等捫之多呈條索或結節狀,痙攣壓痛尤為明顯; 此前無其他器質性病變[1]。其余為非電腦綜合征組(B組)。排除標準:無血液系統疾病和精神障礙者,無動脈炎及其他炎癥性疾病所致的腦梗死。
1.2方法
采取回顧性分析法對中青年腦梗死患者臨床資料展開回顧性分析,著重總結其腦電圖表現及致病原因。采用德國Neuvo122322 腦電圖儀,按“國際10/20 系統”放置電極,18導單極、雙極導聯描記2~4h。描記中進行睜閉眼與過度換氣誘發試驗,EEG診斷標準按劉曉燕等專著分為正常、輕度異常、中度異常、重度異常[2]。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結果為表1所示。經χ2檢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結果
EEG異常主要表現:①a節律變慢,θ活動明顯增多。②背景活動失調。③a泛化及前移。中度異常例,EEG表現:①左右明顯不對稱。②局灶性或一側半球慢波增多。一側睡眠紡錘、頂尖波衰減。③伴有癲癇樣放電。
由表1可知, A組中度和重度EEG檢查的異常率(72.9%)明顯高于B組的異常率(40.5%),差異有顯著意義(P<0.05);其中癲癇樣放電檢出率差異有顯著意義(P<0.05)。

表1 兩組腦梗死患者腦電圖比較(例)
3討論
腦梗死是老年人的多發病和常見病,但近年來青年腦梗死的發病率逐年增高。腦梗死高致殘,也成為影響患者、家庭、社會的主要因素。青年人為社會的主要生產力,其腦梗死的發生對社會造成了不可估量的負擔。現今生活節奏快,青年學習和工作緊張,缺少運動,長時間上網同時飲食不規律和大量油炸碳酸飲料食用,加上睡眠不足,可導致體重增加引起內分泌代謝功能紊亂,造成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肥胖而引發早發性動脈粥樣硬化,致使血管廣泛性狹窄。在情緒變化,劇烈運動等情況下,患者血管發生痙攣,而發生閉塞,導致腦梗死發生。
長時間上網誘發青年腦梗死的機制有以下幾個方面:①長時間坐位由于重力作用,一部分血液滯留下肢及盆腔,心輸出量減少致腦灌注不足形成血栓,或心瓣膜的栓子脫落,而引起腦動脈閉塞,約占青年腦梗死50%。②由于長時間不飲水造成體內缺水,血液濃縮、血液黏度增加,在腦血管粥樣硬化及狹窄的基礎上造成局部血流中斷誘發梗死[3]。③長時間精神緊張、疲勞、使交感神經興奮、腎上腺素分泌增多,引起心率加快、腦動脈血管痙攣,發生腦梗死。
腦電圖與腦梗的關系:腦電圖對于判斷預后起到重要的作用。觀察患者的腦電圖可以得出結論,①EEG中出現θ頻帶表示患者預后較好,而廣泛性δ頻帶則表示預后較差。根據調查研究,快波β頻帶是預后較好的標志,而δ頻帶變化指數與患者預后功能恢復評分關系密切,變化指數越高表示預后越好[4]。②局灶性或一側性慢波異常,反映腦梗死的范圍、程度的嚴重性,說明腦電圖與腦血流和代謝率有非常好的相關性。③病側半球出現周期性一側癲癇樣放電(PLED)伴對側出現局灶性運動抽搐,提示病側異常興奮性增高,表明預后不差,部分患者以后可以局灶性或多灶性癲癇樣放電伴部分性發作。所以觀測EEG情況可以對患者的預后做出更合理的判斷,為其選擇更合適的治療措施。
本研究發現青年腦梗死患者,電腦綜合征腦電異常率明顯非電腦綜合征患者,可見電腦綜合征腦梗死預后明顯差于非電腦綜合征患者。可見,長期使用電腦可改變腦功能狀態,導致腦血管改變。通過此實驗對青年人腦梗死的預防及預后有重要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王康康.中醫保健在治療大學生電腦綜合癥中的應用前景研究[J].安徽體育科技,2015,36(4):61-64
[2]劉曉燕.臨床腦電圖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13-218
[3]王子英,曹永革,杜桂娥.長時間打麻將誘發心肌梗死或腦卒中27例臨床分析[J].齊魯醫學雜志,2002,12(17):339
[4]李冬云,韓冰.腦電圖在腦梗死早期診斷及判斷預后的臨床價值[J].中國社區醫師,2012,35(14):225-227
作者簡介:①于鋒(1970~)女,黑龍江佳木斯人,本科,副主任醫師。 通訊作者:劉麗霞(1964~)女,黑龍江佳木斯人,本科,主任醫師。E-mail:liuyanxia1964@163.com。
中圖分類號:R74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0104(2016)04-0045-01
(收稿日期:2016-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