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天仕
(萍鄉市中醫院, 江西 萍鄉 337000)
?
吉西他濱聯合紫杉醇治療晚期膀胱癌的生存分析①
鐘天仕
(萍鄉市中醫院, 江西 萍鄉 337000)
摘要:目的:分析吉西他濱聯合紫杉醇治療晚期膀胱癌的生存情況。方法:選擇87例晚期膀胱癌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n=49)和對照組(n=38),分別給予吉西他濱聯合紫杉醇和吉西他濱聯合順鉑化療。觀察兩組患者近期療效、生存情況及毒性反應。結果:觀察組RR、DCR分別為59.18%和83.67%,對照組為47.37%和76.32%,組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中位無進展生存時間和中位生存時間均明顯長于對照組患者(P<0.05);觀察組患者化療期間毒性反應發生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結論:吉西他濱聯合紫杉醇可顯著延長晚期膀胱癌患者生存時間,降低化療毒性反應發生率,患者耐受性較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吉西他濱;紫杉醇;膀胱癌;生存
膀胱癌是泌尿生殖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其發病率位居第一[1]。由于膀胱癌病變早期并無特異性臨床變現,診斷較難,大部分患者發現時已進展至晚期,且部分患者存在局部或遠處轉移,故治療后遠期療效不佳,復發率較高[2]。科學系統的化療方案可有效預防復發,延長患者生存期,故如何合理選擇高效低毒的化療方案,一直是臨床研究的熱點之一。本研究通過分析比較吉西他濱聯合紫杉醇和吉西他濱聯合順鉑兩種化療方案治療晚期膀胱癌患者的遠期存活情況,以期為晚期膀胱癌患者化療方案的選擇提供參考性依據。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0-02~2012-07我院收治的晚期膀胱癌患者87例,均經術前膀胱鏡及病理組織學檢查確診,均無其他腫瘤病史,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患者49例,其中男29例,女20例;年齡38~67歲,平均(48.36±2.84)歲;TNM臨床分期:III期24例,IV期25例;病理類型:移行上皮癌41例;未分化癌6例;鱗癌2例。對照組患者38例,其中男26例,女13例;年齡37~68歲,平均(48.58±2.76)歲;TNM臨床分期:III期18例,IV期20例;病理類型:移行上皮癌32例;未分化癌5例;鱗癌1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TNM臨床分期及病理類型等一般資料上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者化療前均常規給予地塞米松、苯海拉明肌注和泮托拉唑靜推,預防化療毒性反應。觀察組患者給予吉西他濱聯合紫杉醇化療,于第1、8d靜脈滴注吉西他濱800mg/m2,滴注時間30min,第2d靜脈注射紫杉醇150mg/m2,21d為1個療程,4~6個療程。對照組患者給予吉西他濱聯合順鉑化療,吉西他濱給藥方法及劑量同觀察組患者,于第1~3d靜脈滴注順鉑25mg/m2,21d為1個療程,4~6個療程。兩組患者化療后均常規給予托烷司瓊靜推,密切觀察毒性反應的發生,并及時給予相應措施。
1.3觀察指標
于化療2個療程后,參考WHO制定的實體瘤化療效果評價標準評價兩組患者近期療效,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疾病穩定(SD)、疾病進展(PD),緩解率(RR)=(CR +PR)%,疾病控制率(DCR)=(CR+PR+SD)%。詳細記錄患者化療期間毒性反應發生情況,并按照WHO 公布的化療藥物毒性分級標準,評價毒性反應。所有患者均電話訪問和門診復查的方式進行隨訪,詳細記錄患者病情進展及生存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2結果
2.1兩組患者近期療效的比較
觀察組緩解率(RR)、疾病控制率(DCR)分別為59.18%和83.67%,對照組為47.37%和76.32%,組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近期療效的比較(n,%)
2.2兩組患者化療期間毒性反應發生情況的比較
兩組患者均出現貧血、中性粒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等血液毒性反應及惡性嘔吐、皮疹瘙癢、乏力、脫發、肝腎功能損傷等不良反應,且大多為0~2級毒性反應。觀察組患者化療期間總體毒性反應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患者隨訪期間生存情況的比較
兩組患者1、2年生存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中位無進展生存時間和中位生存時間均明顯長于對照組患者(t=3.164,3.262,P<0.01)。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隨訪期間生存情況的比較
3討論
膀胱癌是較為常見的泌尿生殖系統惡性腫瘤,由于其癌變早期并無特異性臨床表現,明確診斷時大多患者已進展至晚期,部分患者已發生局部或遠處轉移,故根治性切除術后遠處轉移和復發的發生率較高,且多在2年內死亡[3]。科學系統的化療是臨床用于預防術后復發和轉移的主要治療手段,但腫瘤細胞可能存在天然耐藥或通過多種途徑耐藥等現象,對化療藥物產生耐受,化療效果較差[4]。因此,如何合理選擇高效低毒的化療方案,一直是臨床研究的熱點之一。
吉西他濱一直以來均是治療惡性腫瘤的一線化療藥物,以其為基礎,聯合順鉑、奧沙利鉑等鉑類藥物治療晚期膀胱癌亦取得較為滿意的臨床療效,但鉑類藥物中性粒細胞減少、貧血、血小板減少等血液毒性反應及肝腎功能損害等不良反應較嚴重,患者不能耐受,而不得不減少藥物給藥劑量或終止治療,極大地影響了化療療效[5,6]。紫杉醇因其具有較為溫和的毒性反應,患者耐受性較強,且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已被廣泛應用于臨床。本研究結果顯示,吉西他濱聯合紫杉醇治療的近期療效及術后1、2年生存率與吉西他濱聯合順鉑相比無顯著性差異,但前者術后中位無進展生存期和中位生存期均明顯較后者延長,且毒性反應發生情況優于后者。表明吉西他濱聯合紫杉醇可有效延長晚期膀胱癌患者生存時間,降低化療藥物毒性反應發生率。分析其原因為,吉西他濱是細胞周期特異性藥物,對S期增殖腫瘤細胞較為敏感,且可阻斷G1期增殖腫瘤細胞向S期過渡,還可與正在復制的DNA發生堿基錯配,進而阻斷DNA復制[7]。而紫杉醇則通過抑制微管蛋白解聚,使微管蛋白保持穩定狀態,抑制腫瘤腫瘤有絲分裂和增殖,進而達到抗腫瘤的目的[8]。吉西他濱與紫杉醇的抗腫瘤作用機制不同,抗腫瘤效果增加,產生的化療毒性反應疊加較少,毒性反應發生率較低。
綜上所述,吉西他濱聯合紫杉醇可顯著延長晚期膀胱癌患者生存時間,降低化療毒性反應發生率,患者耐受性較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白云金,魏強,韓平.膀胱癌循環腫瘤細胞研究進展[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14,(10):786-788
[2]王芳.膀胱腫瘤干細胞研究進展[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13,34(6):474-478
[3]葉章群.膀胱癌的基礎與臨床研究進展[J].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14,31(6):1162-1164
[4]陳霆.腫瘤多藥耐藥相關蛋白表達對膀胱癌化療耐藥的影響[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12,35(26):60-62
[5]楊楊.吉西他濱聯合順鉑治療老年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0):2387-2388
[6]任慶,熊銳華,田秀榮.吉西他濱聯合順鉑治療晚期膀胱癌的臨床觀察[J].重慶醫學,2014,43(34):4660-4661
[7]魏勇,張庭,李蓓.吉西他濱聯合奧沙利鉑治療尿路上皮腫瘤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22):5579-5580
[8]鄧湘寧.腫瘤藥物對人膀胱癌細胞生長抑制效果的研究[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4,24(15):35-38
作者簡介:①鐘天仕(1975~)男,江西萍鄉人,本科,主治醫師。
中圖分類號:R737.1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0104(2016)04-0101-02
(收稿日期:201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