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藝
(貴港人民醫院口腔科, 廣西 貴港 537100)
?
頦下島狀肌皮瓣修復頰癌術后的護理①
林藝
(貴港人民醫院口腔科, 廣西 貴港 537100)
摘要:目的:探討護理干預對頦下島狀肌皮瓣修復頰癌術后患者恢復的效果分析。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于2013-01~2015-01收治的15例頦下島狀肌皮瓣修復頰癌術患者的臨床護理資料,觀察并分析科學合理的護理干預對患者治療期間及術后恢復期的影響。 結果:經護理指導后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的掌握率明顯提高,護理指導前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15例頰癌修復術患者的頦下島狀皮瓣均良好存活,護理期間未發生感染、壞死等病例,患者對護理滿意度高達93%,術后3個月患者局部組織瓣較為豐滿,皮膚表面光滑。所有患者頦下均無明顯瘢痕,美學效果理想,且未影響頭頸部活動。結論:對行頦下島狀肌皮瓣修復頰癌術患者實施科學優質護理干預能顯著改善患者臨床狀況,提高患者滿意度,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頦下島狀肌皮瓣;頰癌;護理
頰癌是一類常見的口腔惡性腫瘤,手術治療能取得較好的效果,但頰癌手術后通常會給患者帶來較大的組織損傷,如若不及時進行組織瓣修復將會引發患部瘢痕攣縮,影響患者面部功能及容貌,對患者術后生活和工作造成干擾[1,2]。目前臨床上利用頦下島狀肌皮瓣修復頭頸部組織缺損較為廣泛,修復術后患者自身將面臨較長的術后恢復期,科學有效的護理顯得尤為重要[3]。此次研究回顧性分析我院于2013-01~2015-01收治的頦下島狀肌皮瓣修復頰癌術患者的臨床護理資料,分析合理優質的護理在患者治療期間及手術后的效果影響,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于2013-01~2015-01收治的15例頦下島狀肌皮瓣修復頰癌術患者的臨床資料,所有患者均經診斷為頰部磷狀細胞癌,其中男9例,女6例,年齡31~76歲,平均(57.5±2.5)歲。15例患者均行原發灶擴大切除術或下頜骨部分切除術,術后均采用頦下島狀肌皮瓣進行修復,皮瓣最大面積15cm×5cm,最小面積為4cm×3cm。
1.2手術方法
15例患者均經全麻后進行手術,切開皮瓣下緣,在保留皮下脂肪組織的前提下,連續向上分離,組織瓣應包括二腹肌前腹、頸闊肌和皮下脂肪,供區創面經拉攏后縫合。
1.3護理
1.3.1術前心理護理及準備
對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和心理輔導,將疾病相關知識和手術過程注意事項詳細告知患者及家屬,增強患者對手術的信心,使家屬積極參與心理輔導教育。術前對患者進行心電圖、血尿常規及生化全套等常規檢查。術晨令患者禁食,并置尿管,按手術方案準備用藥等。
1.3.2術后護理
病人麻醉后應密切關注其生命體征,詢問患者感受狀況。并做好心理輔導,及時給氧,幫助患者緩解傷口疼痛;術后麻醉效果消失,病人會感到明顯疼痛,使用鎮痛泵對患者采取積極有效的鎮痛效果,并密切監視患者的血氧飽和度,使其保持在95%以上;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及時清理分泌物;使病人采取后半臥位,以保持呼吸功能、便于引流,減少炎癥發生;術后6h內進食,解禁后先鼻飼注入少量水,待患者適應后再注入流食。要保障患者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供給,幫助患者術后恢復。
1.3.3病情觀察
對皮瓣區血液循環狀況進行嚴密觀察,注意其腫脹程度、色澤及溫度等,有異常及時告知醫生;關注患者傷口引流狀況,對引流液體的顏色、性質及流量做好觀察記錄;留意口腔清潔狀況,每日沖洗兩次,動作輕柔,謹防患部感染。
1.4觀察指標
對比分析患者在護理指導前后對該疾病相關知識的掌握率情況,做好相關記錄;觀察患者術后恢復情況,注意有無感染、壞死等并發癥發生;對患者采取無記名問卷調查方式,了解其對醫療技術和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并將結果分為滿意、一般和不滿意三個等級。
1.5統計學方法
2結果
2.1經護理指導后患者對患者疾病相關知識的掌握率明顯提高,護理指導前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護理指導前后患者對疾病知識掌握情況比較[n=15,(%)]
2.215例頰癌修復術患者的頦下島狀皮瓣均良好存活,護理期間未發生感染、壞死等病例,患者對護理滿意度高達14例(93.3%),術后3個月患者局部組織瓣較為豐滿,皮膚表面光滑。所有患者頦下均無明顯瘢痕,美學效果理想,且未影響頭頸部活動。
3討論
頰癌是一類死亡率高的口腔癌癥,早期檢測和診斷并進行手術是較為有效的治療方法,但是術后往往導致大面積組織損傷,影響患者頭頸功能及美觀[4]。采用頦下島狀肌皮瓣修復組織量充足,手術開展方便,逐漸成為應用普遍的頰癌術后修復方法[5]。但是術后患者創面大,感染風險相對較高,對臨床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科學優質護理應用于頰癌修復術后對患者恢復情況的影響。回顧性分析我院于2013-01~2015-01收治的15例頦下島狀肌皮瓣修復頰癌術患者的臨床護理資料,觀察并分析科學合理的護理干預對患者治療期間及術后恢復期的影響。結果顯示,經護理指導后患者對患者疾病相關知識的掌握率明顯提高,護理指導前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15例頰癌修復術患者的頦下島狀皮瓣均良好存活,護理期間未發生感染、壞死等病例,患者對護理滿意度高達93%,術后3個月患者局部組織瓣較為豐滿,皮膚表面光滑。所有患者頦下均無明顯疤痕,美學效果理想,且未影響頭頸部活動。綜上所述,對行頦下島狀肌皮瓣修復頰癌術患者實施科學優質護理干預能顯著提高患者滿意度,改善患者臨床狀況,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吳雙江. 口腔頜面腫瘤術后骨與軟組織缺損修復重建的臨床研究[D].瀘州醫學院, 2012
[2]王秋莉, 弓儒芳, 駱曉燕. 護理臨床路徑在老年口腔癌手術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實施及效果評價[J].中華老年口腔醫學雜志, 2012, (2): 105-107
[3]羅小寧, 邱前輝, 陳良嗣,等. 頦下島狀皮瓣臨床應用的經驗與教訓[J]. 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 2013,(18): 1022-1024
[4]李月莉, 高鳳蕊, 蘇翠霞,等.優質護理在口腔頜面部腫瘤術后的應用 [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4, (1): 158-159
[5]林曉靜, 劉翠蘭, 江琳艷. 老年患者口腔癌術后軟組織缺損行頦下島狀皮瓣修復術的護理 [J]. 護士進修雜志, 2012, (6): 560-561
[6]孫國娟, 王靜, 劉志丹,等.手術室護理安全問題及對策 [J].黑龍江醫藥科學, 2015, 38(4): 79-80
作者簡介:①林藝(1980~)女,廣西貴港人,大專,護師,研究方向:口腔護理方面。
中圖分類號:R739.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0104(2016)03-0106-01
(收稿日期:2015-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