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建軍
審計是我國國家監督體系中八大監督之一,是一項具有獨立性的經濟監督活動,其在國家治理中的基石和重要保障作用決定了必須要做到勇于擔當。作為審計局長,肩負著抓班子帶隊伍、強管理提質量、促改革防風險的責任,所以,只有堅定自信,奮勇前進,樹立依法行政、科學創新、務實求真、勇于擔當的意識,才能堅守共產黨人的利益觀,才能具有強烈的革命事業心和政治責任感,才能很好地履職自己的職責。
1以加強學習,
提高自身素質作為勇于擔當的前提
學習是提高個人素質的必經之途,是做好審計工作的堅強保證,是具備擔當資格的前提條件。審計局長應該通過學習,積累知識,豐富經驗,掌握信息,筑底氣、增才氣、生銳氣,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和綜合能力。學習可以增智,學習可以釋疑,學習可以解難,學習可以破題。不加強學習,個人素質和審計能力就得不到很好的提升。胸無點墨,遇事不決,何談“擔當”?擔當是什么?擔當就是承擔并負起責任,遇事不推諉、不退避、不說謊,積極主動、毫不猶豫、責無旁貸地挺身而出,全面履行自己的職責,并在履職中發揮自己的能量,施展自己的才干,體現自己的價值。
2以創新思路,
提高工作質量作為勇于擔當的關鍵
思路決定出路,定位決定地位。強化“危機、責任、進取、精品、落實、規矩”6種意識,勇于破解審計人員力量不足與工作量大、審計取證手段滯后與工作要求嚴、社會不良風氣存在與公眾期望值高等各種矛盾和問題,創新審計工作思路,大氣謀事、精細做事,順勢而為、乘勢作為,把提高審計工作質量作為勇于擔當的關鍵,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對審計局長來說,擔當是責任,更是義務,履職必須要有擔當,沒有擔當的履職就是不作為,就是貽誤事業,就是放縱違紀,就是漠視腐敗。所以一定要突出工作的擔當,把握工作的規律,提煉工作的亮點,推動工作不斷上水平、出精品。
3以改進作風,
提高履職能力作為勇于擔當的底氣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作風建設事關審計形象。風清則氣正,氣正則心齊,心齊則高效,高效則績升。黨中央、國務院提出了“實行審計全覆蓋”的目標要求,是建設法治國家的需要,也是加強政務透明度的需要,更是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需要。對于審計來說,從“審計風暴”的刮起到《完善審計制度若干重大問題的框架意見》的出爐,承載了老百姓太多的期許,提高履職能力成為一種必須,所以審計局長要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擔當意識,從根本上杜絕“人在心不在,在崗無狀態”的現象,切實改進作風,提高履職能力,增強擔當的底氣、養足擔當的膽氣、蓄夠擔當的才氣,能擔當、實擔當、善擔當、勇擔當,把擔當體現在實實在在的做人、謀事、創業上,工作上做出成效,業績上創出輝煌。
4以執審為民,
提高服務意識作為勇于擔當的目標
審計服務是一種責任,審計服務是一種擔當。審計局長要把提高服務意識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作為勇于擔當的目標。一是服務民生。加強民生資金的審計,服務民生項目的發展,著力揭示和反映落實政策不到位、政策目標未實現以及資金分配不公、資金管理不善等問題,促進公共資金、公共資源配置更好地向民生領域傾斜,解決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二是服務發展。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促進經濟社會健康協調發展和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為審計目標,把主要精力集中在那些與發展關系密切、影響較大的領域和事項上,通過審計監督,促進經濟體制改革,規范經濟運行秩序,優化經濟發展環境。三是服務領導決策。對領導關注的熱點、焦點、難點事項進行認真審計調查,深入收集意見,真實反映情況,客觀公正評價,幫助領導及時掌握這些事項的進展情況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針對性解決問題的方法,為領導決策提供參謀,做到“參”在方法措施上,“謀”在貫徹執行中。
5以牢記宗旨,
提高黨性修養作為勇于擔當的保障
牢記宗旨意識,提高黨性修養,嚴守政治紀律,聽黨指揮、為民盡責是勇于擔當的保障。審計局長要帶頭學習黨章黨規,學習系列講話精神,常修為政之德,常思審計之責,把老百姓利益放在首位,以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指數和公眾安全感為著力點,把老百姓關心的、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項作為審計重點,自覺擔負起保障經濟發展、維護公平正義、查處貪污腐敗的責任,讓老百姓看到一個透明的、盡責的、為民謀利的政府,努力維護好一方風清氣正、政通人和、發展穩定的大好局面。
(作者單位:南昌縣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