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維思(珠海市慢性病防治中心 珠海 519000)
·藥事管理·
PDCA循環對規范藥房退藥管理的應用效果分析
鄭維思(珠海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珠海519000)
摘要:目的:分析討論PDCA循環對規范藥房退藥管理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2013年1月1日~12月31日,實行常規管理模式,我院登記退藥為312例,作為本次試驗的對照組,2014年6月1日~2015年6月30日,接受PDCA循環管理后,我院登記退藥為192例,作為本次試驗的觀察組,比較兩組退藥情況及對藥房工作效率的影響。結果:實行PDCA循環法以來,退藥情況明顯減少,與退藥相關的主要因素得到有效改善。其中,對照組退藥中以患者已有該藥品或拒絕用藥所占比例較高,為47.12%,觀察組為36.98%;通過退藥發現的藥品質量和不良反應得到有效跟蹤。結論:在藥房退藥管理中引入PDCA循環理念,可降低退藥發生率,同時提高藥房工作效率,促進醫患關系和諧發展。
關鍵詞:PDCA循環 退藥管理 應用效果
用藥安全已經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我國現存的藥房管理體系中,仍存在疏漏,如醫囑差錯、處方差錯、調配差錯等,可能存在因藥品用法用量不當、處方字跡不清晰而造成配藥差錯等,造成醫療缺陷,影響醫患關系。藥房不得不因此耗費更多的人力物力處理退藥等各種后續工作。我院自實行電子處方后,規范名稱與統一印刷;藥房實行“四查六對”、雙人配發藥制度以及要求患者現場核對藥品等,調配差錯大幅降低。但目前門診退藥發生率仍居高不下,原因復雜多樣。退藥同時影響收費管理流程,對門診工作效率產生明顯的影響,可能引起配發藥差錯重復出現而發生嚴重的醫療缺陷。因此,有必要利用行之有效的質量管理工具,對退藥原因進行系統分析并從源頭抓起,有效扭轉同類事件的發生趨勢。
我院現實行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核心的管理工具為PDCA循環模式(又稱戴明環)。此次研究討論PDCA循環對規范藥房退藥管理的應用效果,設計并考究退藥發生的原因,系統分析并從源頭改善管理,特做臨床試驗,現報道如下:
1.1臨床資料:選擇2013年1月1日~12月31日,我院登記退藥的312例,作為本次試驗的對照組;選擇2014年6月1日~2015 年6月30日,我院登記退藥的192例,作為本次試驗的觀察組。
1.2方法
1.2.1 Plan(計劃設想):設計退藥登記表。設定登記對象范圍,內容包括患者姓名、登記日期、門診編號,重點是退藥原因。
1.2.2 Do(實施行動):實施登記。重點記錄發生退藥的原因,特別是其他可能原因,應詳細詢問和描述,并由處方醫師及患者簽字后,藥房方予以退藥。
1.2.3 Check(分析回顧):匯總各種數據,統計各種原因的發生率。探究核心問題所在,并試圖尋找問題之間的關聯性,為修訂整改提供數據支持。
1.2.4 Action(修訂整改):修訂退藥制度,并在每個重點問題上進行整改。
1.2.4.1臨床醫師,應認真書寫病歷,詳細了解患者的用藥史、過敏史、禁忌癥等,并在開處方前加強與患者的溝通,讓患者提前知悉使用何種藥物,避免藥物發放后患者退藥;若由于醫師疏于溝通而造成退藥,利用行政手段,將匯總結果納入醫師及科室年度考核。
1.2.4.2藥房人員,實行“誰登記,誰上報”,不可推諉。發現藥品質量問題,盡快上報藥庫采購和倉管人員,跟蹤并退換藥品,避免發生同品規同批次藥品繼續流入患者出現再次退藥情況,甚至誤服造成嚴重后果;發現藥品不良反應,登記后除對患者進行及時處理外,立即通知專職人員進行網絡直報,同時向臨床醫師進行通報。
1.2.4.3對于新增的原因,視發生率和嚴重情況而定,確認是否納入常規管理當中進行處理。
1.3觀察指標:統計兩組退藥原因,包括藥品質量問題、藥品不良反應、醫師更正處方、患者已有該藥品或拒絕用藥、其他等。其中,屬“其他”原因項,需詳細列明,若該項比例增大可新增為具體原因項。
1.4循環設定:對照組接受“P-D”管理,即利用設計的退藥登記表,對所有在此期間發生的退藥病例進行全面登記;配合我院ISO質量管理體系改版,2014年上半年分析統計數據并將管理內容系統納入新修訂版,即進行“C-A”管理;觀察組接受修訂制度后的“A”管理并再次登記、統計、對比、匯總(跟蹤驗證)。
1.5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組間計量資料比較采用兩樣本t檢驗,組間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退藥以患者已有該藥或拒絕用藥所占比例較高,為47.12%,觀察組為36.98%,結果見表1:

表1管理結果[n(%)]
我單位2007年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是目前珠海市唯一具備ISO認證的醫療機構。通過ISO質量管理體系中的PDCA循環管理工具,對我單位醫療質量進行持續系統管理,在臨床診療、技術管理等方面已頗具成效且系統嚴謹。然而,由于對藥事服務重視不夠,在藥物管理流程方面仍存在諸多不足,之前制定的退藥制度只有框架,未能準確反映門診情況,對實際問題缺乏指導。特別是無記錄表格,無細化指標考量,歷年來未對退藥原因作系統分析整理,給工作造成一定困擾。一般來講,若處方醫師未能與患者充分溝通,對于開出的藥物,患者可能已經購買或存在一定的主觀因素拒絕服藥,均為退藥的主要原因之一;頻發退藥事件,可造成藥房和收費窗口重復工作,影響工作效率,增加發藥核對崗位出錯率。
我院為了研究PDCA循環對規范藥房管理的應用效果,特做臨床試驗,2014年初,乘著我單位ISO質量管理體系改版,針對統計結果集中的問題,對退藥管理制度進行修訂,并于2014年正式實行,實行后退藥數量明顯減少,使工作量大大降低,提高了工作效率,減少藥房工作差錯。此外,對于藥品質量的及時發現并跟蹤,以及藥品不良反應的及時上報,有效增加用藥安全性;臨床醫師在開藥前及時與患者溝通,減少患者主觀退藥的可能性,通過行政助推,醫師在工作過程中培養良好工作習慣提高職業素養,對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具有重要意義,并大力推進門診管理乃至全院的管理工作。本次試驗研究結果與學者華育暉的觀點相似。
綜上,將PDCA循環應用于規范藥房退藥管理,可降低患者退藥率,促進工作效率和管理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許斌,夏衛東,曾玲.運用PDCA循環法管理中藥房的效果分析[J].中國藥業,2011,20(13):46-47.
[2]溫明玲,張蘭旭.應用PDCA循環管理降低中藥房處方調配差錯率[J].西部中醫藥,2013,26(12):42-44.
[3]沈志華.PDCA循環法在降低門診藥房處方調配差錯率中的應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1,19(6):560-561.
[4]郭海祥.中藥房管理中存在問題及對策的分析[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3,35(6):332-333.
[5]華育暉,王剛.運用PDCA循環法管理醫院藥庫藥品供應的效果分析[J].中國藥業,2010,19(11):39-40.
中圖分類號:R95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8351(2016)07-01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