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尚文
摘要: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產業,交通運輸業是社會經濟發展必備條件。不斷加大公路設施建設力度,提升運輸服務質量,是現階段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任務。作為項目投資決策的保障、依據,通過系統性地研究公路建設項目國民經濟評價的作用,可全面提升項目決策的科學性,是國家投資效率提升與實現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依據。
關鍵詞:運輸需求;公路建設項目;國民經濟評價;相關內容
中圖分類號:F5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6)06-0024-02
交通運輸業是實現所有經濟活動與社會活動的根本保證,作為社會經濟全面發展的基礎性產業,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公路運輸發展面臨更多的發展機遇,只有進一步擴大公路基礎設施投資,才能滿足投資項目經濟開發功能需求。公路建設項目國民經濟評價是評價項目的主要依據,其評價結論能夠為公路建設項目投資決策提供可靠保障,是完善公路建設前向支撐理論體系的重要支撐力量。
一、基于運輸需求的公路建設項目國民經濟評價的概況
(一)公路基礎設施建設的現狀
伴隨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我國國民經濟以8%的增長率快速增長。其中,“十五”期間GDP年平均增長率為9.5%,2005年的總額為18.2萬億元。按照社會經濟發展現狀,要求2010到2020年期間GDP必須保持7.5%的年平均增長率。據大量實踐表明,在不斷擴大經濟發展總量的同時,城市化步伐將進一步加快,促進交通運輸需求的迅速增長。我國2010年公路客運總量為50億人,年均增長率為6.1%;旅客周轉量為14500到15000億人公里,其年均增長率為8.3%;貨運總量為145到160億噸,年均增長率為3.6%,貨物周轉總量為10000到11500億噸公里,年均增長率4.3%。為最大限度地滿足國民經濟發展中快速增加的運輸需求,必須持續增加公路投資額,擴大規模,2015年全國公路里程達到450萬公里,基本完成國家高速公路網建設,其中10.8萬公里為高速公路里程總數,城鎮人口超過20萬的城市覆蓋率大于90%,二級與其以上公里總里程65萬公里,農村公路里程總量390萬公里。
(二)基于運輸需求的公路建設項目國民經濟評價
為對運輸需求進行準確定義,對運輸經濟領域有關研究進行指導作用,針對運輸需求吳群琪教授給出的定義為“一切有利于社會及經濟發展的依賴于運輸工具完成的位移要求。”此定義對運輸需求存在的客觀性、動力性進行了強調,以社會、市場需求界定運輸需求,以此增加了運輸主體的廣泛性,對公路建設項目效益評價更為客觀、全面。
因運輸需求分析,經濟性、非經濟性為公路項目滿足的運輸需求類型,社會屬性為非經濟性的運輸需求特點。經濟性運輸需求形成的方式與生產、市場內的經濟利益息息相關,理論上可表達為經濟鏈,通過研究表明,非經濟性運輸需求和社會目標存在更多的關聯性。
目前,選取發展較為成熟的交通量預測作為我國路網規劃需求預測的主要依據。在抽樣與OD調查后,利用四階段法合理分配交通量,這是目前預測路網、路段交通量最常見的方式。在2005年長安大學吳群琪教授研究報告中分析,需由核心變量上充分了解、把握路網規劃理論和方式,其中“基于交通需求的路網規劃理論與方法”為其特征。為此,在增量分析與有無對比原則下,本文基于運輸需求,對公路建設項目國民經濟評價相關內容進行了分析與探討。
二、基于運輸需求的公路建設項目國民經濟評價的相關內容
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交通運輸事業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交通運輸對國民經濟發展具有推動作用,市場經濟體制下公路建設項目國民經濟評價水平的高低對國民經濟增長速度起到關鍵作用,為此,在運輸需求前提下必須重視公路建設項目國民經濟評價的相關內容,這樣才能確保運輸經濟管理措施的科學性、有效性與合理性,才能有效提升我國交通經濟的發展水平。
(一)公路建設項目經濟效益的重要作用
作為公路建設項目國民經濟評價的主要內容,公路建設項目效益分析應對項目直接效益進行充分考慮,還需對國民經濟其它部門、地區等出現的外部效益進行分析,要求對可用貨幣計量與不可用貨幣計量的有形或無形效果進行考察?,F階段公路建設項目評價的難點主要集中于項目效益計算、分析是否科學與客觀等方面。為此必須對項目經濟效益加以確定,以此對公路建設項目經濟效益進行全面界定,對項目國民經濟評價方法體系加以完善,這對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1.有利于引導稀缺資源的合理配置。資源稀缺性和人的欲望存有極大的沖突,利用項目評價可優化配置資源?,F階段,我國公路建設面對的難題為建設資金短缺。如公路建設需巨額投資,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公路建設2010年至2020年存有11000億元資金缺口。通過公路建設項目效益全面科學地界定,能夠在國民經濟效益良好的項目上進行稀缺資源的引導及實現配置合理化,通過少量投資,獲取國民經濟效益最大化,進而達到資金利用率最大化且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求。
2.有利于統籌公路建設與輻射域的社會經濟發展。公共性、公益性與外溢性等為公路的主要特點。公路建設與經營直接影響著輻射域的社會經濟發展。在有限的經濟資源總量下,各個產業對運輸都存有極大的需求,為防止運輸缺口的出現,必須對公路建設、運輸方式、生產部門投資進行協調,達到投資最優化。同時對運輸和社會經濟發展之間的影響作用與關聯性進行充分研究,這對公路投資決策極為關鍵。
3.有利于提升公路選線與規模設計決策的科學性。公路網內按照設計公路的作用、性能等確定公路選線,要求對社會、經濟等各類因素進行充分考慮,同時科學選擇路線建設的重要性、規模與走向。于公路自身工程投資、運輸效率而言,路線方案、規模的合理性極為重要,其與能否實現公路網總體效益極為重要,且與輻射域經濟發展效率息息相關。利用調查、分析路線走向,可預測其運輸量與交通量,通過國民經濟評價、財務評價等綜合評價項目設計方案,可確保路線方案的最優化與建設規模的合理性。
(二)公路建設項目經濟費用構成
項目經濟費用是公路建設項目國民經濟評價的主要內容,設計與建設實施所涵蓋的各項資源、費用等都是公路建設項目經濟費用,經濟費用作為國民經濟評價內公路建設項目費用的重要概念,其能夠對項目社會資源消耗進行客觀反映?;谶\輸需求,項目建設費用、項目經營維護費用等為公路建設項目經濟費用的主要組成部分。通過計量公式可將公路建設項目總經濟費用表達為:
ETC=Ec+Eo+Ee
其中,項目建設經濟費用由Ec表示;
項目經營建設費用由Eo表示;
項目外部費用由Ee表示。
三、基于運輸需求的公路建設項目國民經濟評價指標
通過費用效益分析方式可全面分析項目經濟特性,可將項目費用與效益貨幣化,利用計算、分析與判斷效果指標,全面估價項目且作出正確決策。經濟凈現值、經濟內部報酬率與效益費用率為公路建設項目國民經濟性評價的主要內容。
一是經濟凈現值。作為判斷效益費用評價方式體系的主要指標,經濟凈現值能夠將項目對國民經濟凈貢獻絕對指標進行充分反映,評價中,如項目經濟凈現值計算在0以上,表示為擬建項目國家付出的代價可取得滿足社會折現率需求的社會盈余,或取得滿足社會折現率需求的社會盈余,還能以現值進行超額社會盈余的計算。如經濟凈現值在0以下時,表示擬建項目國家付出的代價與社會折現率需求不符的社會盈余,則此方式不可行。這表明經濟凈現值增加,則項目帶來的經濟效益絕對值也隨之增加。
二是經濟內部收益率。項目對國民經濟凈貢獻的相對指標的反映為經濟內部收益率,其表示資金項目占用取得的動態收益率,是計算期內項目各年經濟凈效益流量的現值累計與0相等的折現率。經濟內部收益率計算結果在社會折現率以上時,則為合理化方案。
三是效益費用比指標。公路建設項目國民經濟獲取的效益現值和付出的費用現值比為效益費用比,為企業費用帶來的效益。
綜上所述,伴隨國民經濟發展速度的不斷提升與機動車擁有量的迅速增加,公路運輸已成為現代經濟發展極為關鍵的構成部分。靈活、快捷、便利及覆蓋面廣等都是公路交通的特點。公路交通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主要產業與新經濟增長點,基于運輸需求公路建設項目國民經濟評價水平的提升,能夠為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 劉世鐸,吳群琪.公路建設項目的國民經濟效益測算影響因素及方法改進[J].統計與決策,2011(3).
[2] 張志敏,王元慶,周 偉.公路建設投資對國民經濟拉動影響基本理論研究[J].重慶交通學院學報,2005(4).
[3] 顧政華,李旭宏.基于供需均衡分析的高速公路效益產生機理研究[J].交通運輸系統工程與信息,2004(4).
[4] 侯德劭,晏克非,賈 強,柳伍生.區域公路運輸的適應性測度模型及應用[J].交通運輸系統工程與信息,2007(5).
[5] 李宜池,房建宏,徐安花.《青海省公路建設與國民經濟發展的適應性研究》課題研究成果綜述[J].青??萍迹?2003(1).
[6] 韓偉威.高速公路項目運營階段國民經濟效益評價及系統開發研究[D].長沙:長沙理工大學,2008.
[7] 朱從坤,張國林,董興武.基于經濟發展層次的公路網適應性評價方法研究[J].蘇州科技學院學報:工程技術版,2007(2).
[責任編輯:譚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