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茹

摘要:近年來,BIM技術在國內逐漸得到認識和運用,作為一種全新的技術,BIM不僅能夠在建筑業上發揮效用,提高建筑質量、節省人力和工時,同時也能夠運用在工程審計方面,通過介紹BIM的概念和高校的工程審計模式,主要探討了二者的結合點,如:開工前審計,施工期審計等以期其為高校工程審計工作在實際中能進一步結合,更好的提高審計效率。
關鍵詞:BIM技術;高校;工程審計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6)06-0120-02
一、背景介紹
近年來,BIM技術作為一種全新的工程管理理念,逐漸得到認識和推廣,在建筑行業已逐步開始使用。同屬于建筑業的高校基礎設施建設和相關的工程管理工作,也應積極尋找與BIM的結合點,利用先進技術和經驗來提高工作的效率?,F根據高校普遍情況,嘗試從理論層面上找出BIM與高校審計工作的可結合之處。
(一)BIM簡介
BIM的全稱為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中文譯為建筑信息模型。簡單地說,BIM是通過電腦軟件將建筑工程及其相關的附加信息集成到統一的數據庫,以便在建設項目的生命周期內實現信息的匯總、管理、優化和共享的理念。這種理念產生于20世紀70年代,“BIM之父”Charles Eastman在1975年提出建立一種工程項目交互信息的數據庫,集成一項工程的所有可得相關數據,包括成本、材料、三維模型、工程計劃和變更等,以便于對工程項目進行統一完整的管理。[1]之后,Jerry Laiserin對此概念進行了更加詳細的對比和界定,[2]Phil Bernstein將BIM這一術語沿用下來并使其在日后得到廣泛使用。
BIM的定義是:BIM是對建設項目物理信息和功能信息共享的知識資源,目的是在該項目從產生到拆除的整個生命周期內,為決策提供可靠基礎。[3][4]從以上的定義可以得知,BIM集成化程度高、內涵豐富,可以收納工程生命周期內的幾乎所有信息,形成該項工程的數據庫。利用數據庫中的數據,實現建筑模型可視化,即以三維的形式全面真實地反映建造信息;協調各項施工活動,提供清晰高效的溝通;提高施工預算的準確性,控制造價;并極大地方便了工程的檢查優化。
(二)高校建筑工程的管理模式
對于高?;A設施建筑工程的管理,既有建筑行業的共性特征,也有自身獨特之處。根據劉永行的觀點,[5]目前高校的基建管理模式包括四類,使用最廣泛的是職能制與層級制相結合的管理模式。高校建筑工程類基礎設施的建設,一般涉及以下管理部門的協同合作:發展規劃處、基建處、審計處、后勤管理處和后勤服務集團。工程前期的準備階段中,發展規劃處、基建處和上級領導小組進行決策;工程設計階段由基建處、使用部門、設計單位共同協商;招投標階段和施工建造階段由基建處組織、審計處監督;結算、決算階段由基建處現場驗證、審計處核實、財務處撥款;后續使用階段由后勤管理部門和基建處負責。
(三)高校審計工作簡述
高校審計工作的主要任務為監督日常教學管理活動,促進學校高效利用資金,提高辦學質量。主要可以分為四個方面:收入支出審計、基建修繕審計、財務預決算審計和經濟責任審計。[6]其中,基建修繕審計要全面履行監督、控制、鑒證、評價、結算審計職能,不僅要保證招投標合法合規、手續齊全、符合預算,設計變更、施工簽證、重要設備材料依照造價信息;更要從建造管理方面嚴格把關,保證工程項目的質量符合合同要求。
二、BIM技術與高校審計結合點
根據高校工程管理模式和工作流程,審計在基建工程管理工作中參與環節多、過程長、性質重要。二者的簡單關系可用下圖表示。
在設計、招標、施工、結決算階段審計部門與其他部門一同確保工程保質保量按期完成。對于部分工程,前期準備中的選址、可行性論證等,以及后期使用過程中的變更、維修等過程,也需要審計部門跟進審計。近年來,為了進一步加強對基本建設資金的管理,充分發揮建設資金的投資效益,許多高校結合教育部和學校有關規定和學校工程建設管理和工程審計的實際,實行工程項目全過程跟蹤審計。全過程跟蹤審計主要是指從項目論證開始至工程竣工過程中,學校審計部門對建設項目有關投資資金收支的真實、合法、效益進行的審計監督。包括建設工程項目的開工前審計、施工期審計、竣工決算審計。而在對以上這些環節的審計中,BIM技術高效準確、直觀可視、便于存儲、數據共享的特性能夠在不同程度上簡化工程審計工作,化繁為簡,節省人力物力。
(一)開工前審計
開工前審計工作主要是基本建設程序的審查以及可行性研究的審查?;境绦驅彶榘ㄊ掷m審批程序、招投標程序是否嚴格按照國家政策和學校規定開展,有無完整相關文件(項目建議書等)和其他證據支持??尚行匝芯康膶彶橹饕ㄙY金的可行性和技術的可行性,施工設計是否符合實際情況、資金來源與落實情況等。
傳統模式下,基本程序的審查工作通過查閱鑒定開工前各項工作的相關手續的審批文件來進行。部門間和單位間的信息交換往往需要經歷計算機輸入輸出、復印、遞送等人工操作過程,造成信息交流時效性不強和極大的資源浪費,影響計劃、決策、分析、審查的及時性。[7]而BIM中項目相關文件通過項目文檔庫提取或上傳,不同用戶通過關鍵字的檢索可以快速查找到需要的文件,進行文件審閱或下載轉換成紙質,大大節省了信息交流的時間,提高了審計審閱相關文件的效率。
前期設計過程中BIM可以對日照、可視度、光環境、熱環境、風環境等仿真模擬,對能耗、水耗、碳排量進行分析,不僅考慮周圍環境對建筑的影響,也充分考慮建筑對周圍環境的影響。BIM的三維視圖,也徹底地改變了傳統的利用多種軟件多道工序在多張圖紙中檢查管線碰撞的局面,在搭建出建筑本身的模型框架基礎上對機電管線綜合設計,避免了碰撞沖突,減少了變更和施工協調造成的成本增長和工期延誤。另外,建筑材質、功能、造價等信息均可以細化記錄在軟件中,幫助審計人員達到綜合、合理控制工程成本和質量的要求。
(二)施工期審計
建筑工程項目的施工期審計是指對工程開工到工程竣工的一系列環節實施的審計。建設工程項目施工期審計主要包括施工進度、變更隱蔽工程驗收記錄、設計技術材料等。
目前工程管理進度的甘特圖由于專業性強,并通過二維表示,很難全方位清晰描述施工的動態過程,而BIM的施工進度模擬功能和施工組織模擬功能可以用三維形式描述施工進度,制定施工計劃,模擬施工中的重要環節,使施工過程以動態、直觀、精確的方式呈現出來。對于本地技術難以實現的復雜工程,BIM數字化建造功能可以實現建筑施工流程的自動化,復雜部件通過數字化建造實現預制,在異地加工完畢后運往現場裝配。變更中增加采購成本較高的物料,可以利用物料跟蹤功能將物料信息納入BIM數據庫,便于精確跟蹤管理。同時,BIM可以整合工程各方的信息,為多方交流提供了平臺。利用BIM技術,審計部門可以通過對比BIM進度與實際進度,跟蹤工程進度情況、控制施工進度,對施工安排是否合理、施工單位的能力做出合理評估,對重要物料變更采購實時管理,同多方進行信息交流,從而有效監督工程時間和成本。
(三)竣工決算審計
建筑工程竣工結算審計包括竣工項目結算和工程財務決算審計。
目前普遍使用的CAD軟件尚未實現自動匯總工程量的功能,需要依據施工和變更資料進行測算或廣聯達等造價軟件統計,這種人工統計會增加統計中人為因素和差錯概率,而BIM可以將各個程序中輸入的信息匯總,整合出整個工程的工程量信息,方便竣工決算。審計人員可以直接調用系統數據,減少因整合環節和人工計算造成的誤差,更好地監督和利用資金。
三、BIM在高校工程審計中的優缺點
BIM作為一種先進的技術,還沒有在國內得到廣泛的應用,雖然在政府政策的引導和支持下,學術界、軟件企業和設計施工企業分別開展了BIM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應用,但對于國內建筑業來說仍是一項陌生的技術。[8]高校審計中使用BIM軟件的也屈指可數。這種狀況不僅與軟件的推廣和技術的發展有關,也與高校工程管理模式有關。下面主要通過優缺點簡單分析BIM在高校建筑工程審計中的可行性。
BIM用于高校審計的優點主要有節省時間和成本,提高審計的準確性,實現建筑審計工作的精細化,促進多方數據的保存和交流,同時有利于高校的長期規劃和發展,減少工程變更造成的風險和資金浪費。
但是,BIM技術專業性較強,需要專業人員操作,學校中缺乏可以全面掌握BIM技術并用于實際的專業人才。BIM技術包含較多專業軟件,使用時需配合專業設備,因此,投入使用和后期維護成本較高。另外,還存在參數設置繁瑣、與其他軟件之間數據交互困難等問題。[3]目前,國內高校使用BIM的成功經驗積累不足,因此,沒有足夠的技術論證和可借鑒的經驗。
四、結語
結合目前高校的普遍工程管理和審計模式與BIM技術的主要功能,從理論層面探討并證明BIM技術有可與高校工程審計工作結合之處,但實際應用方面有待進一步論證。隨著BIM軟件的普及和相關技術的提高,其在建筑業的效用將得到更好的發揮,進而推動審計工作降低風險,提高效率。
參考文獻:
[1] EASTMAN C M. Building product models: Computer environments support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M]. Boca Raton, FL: CRC Press, 1999.
[2] LAISERIN J. Comparing pommes and naranjas [EB/OL]. (2002) http://www.laiserin.com/.
[3] 戴永勝.BIM在建筑工程竣工結算審計中的應用[J]. 審計與理財,2015(6):19-20.
[4] 何關培.BIM在建筑業的位置、評價體系及可能應用[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術,2010(1):109-116.
[5] 劉永行.探析BIM技術在高?;ü芾碇械膽肹J]. 商,2015(24):72-73.
[6] 熊立芬.高校內部審計的主要內容與方法[J].江西審計與財務,2001(12):14.
[7] 姜少華,李 倩.基于BIM的建設項目高效管理系統設計[J].工程管理學報,2012(26):59-63.
[8] 潘佳怡,趙源煜.中國建筑業BIM發展的阻礙因素分析[J].工程管理學報,2012(26):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