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鈺霞
微課應用于工程預算類課程中的效果
◎凌鈺霞
近幾年來,我國科學技術得到了很大水平的提高,這對教育事業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多媒體技術被廣泛的應用于教學課堂中。以工程預算類課程為例,這是工程類專業學生要學的基礎學科,因此要注重這一課程的課堂教學質量,充分運用先進的多媒體技術,從而更好的完成課程教學目標。本篇文章就主要研究在工程預算類課程教學過程中,微課的應用有怎樣的效果以及如何更好地應用微課技術。
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教育方式也逐漸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先進的科學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傳統的老師在課堂上講解、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教學方法已經逐漸被淘汰,微課這一新的概念應勢而生,它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有著微小、聚焦等明顯特點,受到很多師生的喜愛。工程預算類課程有著明顯的知識點多、學習過程復雜等特點,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效果不是很好,因此要嘗試轉變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微課這一新的教學方法,通過一個短小的視頻短片對某一個知識點進行具體詳細的講解,豐富了教學資源、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總之,微課這一新型教學方式順應了當今社會發展潮流。
目前,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進步不斷加快,當今社會市場對工程預算類人才的需求在不斷提高,這就需要各高校在工程預算類課程教學過程中,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們相關知識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微課這一新型教學模式在工程預算類課程教學過程中的應用,有著以下幾個明顯的優點:
豐富教學資源。工程預算類課程需要項目施工過程中的所有工程量,因此需要在課堂上向學生們展示施工圖、實體圖、大量的計算方法等,但是受到教材篇幅、課堂時間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傳統的教學過程忽略了很多教學資源的展示。但是微課技術的應用,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向同學們展示出來,有效的豐富了課堂教學所需資源。
直觀展示施工圖。學生們要想做好工程預算類工作首先要對工程設計者的整體思路有所了解,這就需要學生可以看懂施工圖。微課技術的應用可以將施工圖的平面圖、立體圖以及剖面圖等多個方位展示給學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力。
將抽象的計算過程具體化。工程預算類課程中涉及到大量的計算方法、計算規則,有些題目中還涉及到很多專業術語,比如說“有柱的頂蓋和檐廊”、“無柱的走廊”等,學生們對這些術語的理解直接影響了計算的準確性,但是在課堂上老師也沒有時間把這些術語一一講解。微課技術則可以將這些術語用圖片展示出來,大大節省課堂時間,還可以保證繪圖以及計算過程的準確性。

開展系列微課。微課這一教學模式有著聚焦性、微小性的特點,這一特點使得工程預算類課程老師在使用時候把教學內容片段化,這不利于教學內容的完整性體現,再加上工程預算類課程有著明顯的連貫性,因此要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克服這一問題。老師在微課課件制作時,應該注意把教學內容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連接起來,盡可能通過短小的視頻,圍繞一個重點展示更多的知識點,使得課堂教學活動有一定的邏輯性,吸引學生的探討興趣。
明確教學重點。一般來說,微課技術的使用只有短短的20分鐘左右,在這有限的時間內要想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更好的融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中,需要老師有極高的能力水平。在微課課件制作過程中,老師首先要明白本節課堂的教學重點,一切圍繞教學重點出發,有的放矢的進行教學,此外還要羅列出課堂教學的易錯點、易混淆點等等,這樣可以避免學生在以后實際操作時犯錯誤。
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新課標改革提倡在教學過程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老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作用是引領學生,不僅要注意向學生們傳授豐富的理論知識,更要重視調動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主動參與性,給學生留下主動思考的時間和空間,有利于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在使用微課技術進行工程預算類課程講解時,老師可以首先將實際項目施工圖展示給學生們,讓學生分組對這一案例進行分析討論,這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對課堂的參與性,形成師生交流互動的課堂氛圍,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教學方法也在不斷實現創新,充分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來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是當今社會對各學校、老師的一種要求,老師應該深入了解認識微課這一新型教學模式,盡可能將其應用于教學過程中。總的說來,在工程預算類課程教學中,既要重視先進的微課技術的使用,又要結合傳統教學方法的優點,傳統和現代技術的相結合,克服各自的不足之處,最終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培養更多優秀的、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
(作者單位:十一師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