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遠強
聾中職校中餐烹飪專業英語校本教材開發研究
——基于需求分析理論
●何遠強
依據需求分析理論,聾中職校中餐烹飪專業聾生在英語學習上有目標需求和學習需求。因而,在校本教材開發的原則上,堅持以職業能力的培養為目標,編寫適應職場和社會需求的校本教材;以學習為中心,讓教材內容夠用、好學;情景教學與任務型教學相結合,貼近真實的就業環境。在校本教材的開發上,做到教材內容的科學化、課文體例的規范化、編寫團隊的專業化。
聾中職校中餐烹飪專業;需求分析理論;英語校本教材
20世紀70年代起,需求分析理論在外語教學研究領域得到應用。需求分析理論強調英語課程依據學習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開設。[1]開展需求分析理論視野下的英語教學,首先需要分析學習者的學習目的和學習需要。[2]聾中職校中餐烹飪專業一直缺乏對口的英語教材,不能滿足聾生的學習特點和未來就業需求。因此,筆者嘗試運用需求分析理論對聾中職校中餐烹飪專業聾生英語學習的需求進行分析,探索該專業英語校本教材的開發。
根據Hutchinson和Waters的需求分析理論[1],我們對聾中職中餐烹飪專業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做如下分析。
(一)目標需求
1.聾生對英語知識的客觀需要
筆者所在校中餐烹飪專業聾生畢業后主要去往上海的五星級酒店,在西餅房、中點房、西餐廚房和中餐廚房等從事助理廚師的工作,也有少量畢業生在前廳部、客房部、洗衣房和人事等部門從事服務性工作。筆者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了解到,本專業畢業生普遍反映自己工作中需要英語,有時對英語有較高要求:一方面他們在工作崗位中需要用到一些專業英語,如西餅房西式點心的英文名稱和配料表,另一方面他們佩戴的銘牌、申請休假等的單子都是英文或中英雙語的,與部門的外籍主管或同事溝通交流還需要使用日常交際英語。
2.聾生主觀學習愿望
1990年以及2000年以后出生的聾生也愛時尚,喜歡用簡單的英語來打招呼、寫賀卡等。此外,通過老師和學長的介紹,他們也了解到酒店工作中需要英語知識。因此,聾生希望在校期間既能夠學到一些實用的基礎英語知識,也能夠多學習與酒店工作相關的專業英語,為順利就業打好基礎。可以說,聾生英語學習的主觀學習愿望與客觀需求還是比較一致的。
3.現實差距
上海九年一貫制的聾校從七年級開始開設英語課程,但對英語學業水平沒有過高要求,基本是興趣性的學習,周課時只有1節。因此,中餐烹飪專業新生的英語基礎大都比較薄弱,水平參差不齊。所以中職校聾生入校時的英語水平與就業單位的要求之間有著較大的差距。
(二)學習需求
1.學習策略和方法
聽力的缺失對聾生的學習方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視覺成為聾生感知外部世界并從外部世界獲取信息的一個重要渠道。因此,聾生在學習過程中偏愛視覺型的學習風格,喜歡通過圖片、圖表、視頻等直觀的視覺材料來學習知識,他們覺得這樣的學習更有趣,也更易于理解。
聽力的缺失也使得聾生在交流上主要依靠手語,較之于健全學生,他們的課堂學習進度要慢許多,所以聾生喜歡“小步走”的學習方式,同時教師也要注意反饋,及時檢查和鞏固學習效果。
2.學習興趣與動機
中職聾生對畢業后順利就業、自立生活有著強烈的愿望,學習目的性比較強,非常重視與就業直接相關的實用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同時也希望學習內容精彩有趣。因此,聾中職校的英語課程應從聾生的主觀學習興趣和動機出發,做到實用、有趣。
3.支持條件
僅靠英語教師的一己之力在聾中職校中餐烹飪專業開設面向酒店工作崗位的個別化英語教學是不現實的。因此,在專業英語內容的選擇上,還需要借助中餐烹飪專業教師和酒店廚師等專業人員的力量。
我校中餐烹飪專業各年級的英語課時均為每周2課時,這就對聾生的英語學習內容的容量和深度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只有淺顯易懂、“小步快走”的教學內容才易于聾生接受。
(一)以培養職業能力為目標
在上海,無論是生活還是職場都對英語運用能力有不同程度的要求,英語學習對中職聾生的職業生涯發展起著重要作用。聾中職校的中餐烹飪專業英語課程要提供貼近聾生日常生活和職業場景的學習內容,創設有意義的語言實踐活動,培養滿足職場和日常生活需要的英語讀寫能力。因此,聾中職校中餐烹飪專業的英語校本教材的教學內容應該包括聾生未來工作中所需要的專業英語知識和基礎英語知識,并將這兩者有機地結合。
(二)以聾生目標需求為中心
聾中職校英語校本教材必須根據聾生英語學習的目標需求和學習需求來編寫。只有滿足聾生英語學習的目標需求,英語教材才能滿足聾生就業發展的需要和日常生活的需要,實現夠用的目標;只有適應了聾生的學習需求,英語教材才能調動聾生英語學習的主動性,讓他們學得輕松、愉快,實現好學的目標。當然,在教材的編寫中也要注意學習難度的循序漸進和知識點的相互銜接。
(三)教學貼近真實的就業環境
通過模擬真實的職業場景開展英語教學,能夠激發聾生的學習興趣,引起自主態度體驗,降低知識理解的難度,從而更好地理解知識和培養知識運用的技能。因此,在校本教材的編寫中,我們可以借鑒情境教學法,結合本專業學生未來工作的部門和崗位工作內容,分類創設貼近真實就業環境的教學情境,并進行教學內容的組織和編寫。同時,結合任務型教學的優勢,以相應的任務來引領各個教學環節,切實提高聾生英語學習的主體性和英語語言運用的能力。
(一)教材內容的科學化
1.詞匯的選擇
聾中職校中餐烹飪專業英語校本教材以聾生的發展為本,教材內容應該為聾生的生活、就業和職后進修打下一定的英語基礎。[3]因此,聾中職中餐烹飪專業英語校本教材應盡量選擇基本詞匯,詞匯量控制在600個左右,再加上以名詞為主的廚房、餅房和酒店其他部門的專業英語詞匯約300個,整套教材的詞匯量控制在900個左右。根據這樣的詞匯編寫原則,既可以控制整套教材的難度,也能體現實用性。
2.教材內容的安排
教材內容由基礎英語知識和專業英語知識兩部分構成。基礎英語知識主要是與聾生日常生活緊密聯系的常用英語知識,包括日常交際英語,如常見生活用品的名稱、位置、顏色、長短、大小等,個人的姓名、年齡、國籍、外貌、職業、工作單位等,學校日常生活和個人的興趣愛好,以及中外主要節假日等。時態以一般現在時為主,句型以陳述句、一般疑問句和特殊疑問句為主。
專業英語內容則根據聾生就業所面向的部門和崗位工作,分西餅房英語、中點房英語、西餐廚房英語、中餐廚房英語、客房部英語、洗衣房英語、前廳部英語和人事部英語8個部分,其中以西餅房英語、中點房英語、西餐廚房英語和中餐廚房英語為主。各部門的專業英語結合聾生常見的崗位工作內容來確定,如西餐廚房英語主要學習西餐的制作原料——水果、蔬菜、肉類、海鮮、主食和調味料等的英文名稱,以及常見的英文領料單、簽收單等。在編寫過程中,要尋找恰當的結合點把基礎英語內容和專業英語內容有機地融合起來,不能割裂。例如,學習介紹物品的陳述句型和相關形容詞時,物品可以選擇常見水果、蔬菜和家禽等,學習個人的職業、外貌、年齡等信息的介紹方法時,人物可以選擇助理廚師或前臺服務員等。
(二)課文體例的規范化
1.學習指引
一是簡要介紹本課的內容及其與本單元其他相關內容之間的關系,幫助聾生從整體上理解本課內容的重要性及其在整個知識體系中的地位。二是介紹本課學習目標,使聾生了解本課應該掌握的重要詞匯、專業英語知識點和表達方法等。
2.學習內容
(1)知識背景介紹
這里介紹與本課專業英語知識和基礎英語知識相關的背景文化知識,幫助聾生更好地理解本課知識的用途,同時也注意培養聾生的跨文化意識。
(2)導入
通過酒店各部門相應的崗位工作問題導入新授知識,調動學生對于新授知識的思考和學習興趣。
(3)基礎詞匯學習
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學習基礎詞匯和專業詞匯,主要詞匯都配有一張對應的彩色圖片。學習詞匯后,布置Task1,結合工作內容或日常交流內容設置貼切的小任務,提高聾生對同類新詞的辨別和詞義識記能力。
(4)課文學習
模擬具體的工作場景,配合圖片設計真實且簡短的對話或工作英語(部門的英文采購單、領料單、簽收單等),學習崗位工作中實用的日常交際英語和專業英語知識。課文后面布置Task2,結合課文內容設置類似情境的交流任務或者任務單,鍛煉聾生對新授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
(5)重點短語和句型梳理
通過圖表的形式總結本課中的重點詞匯、短語和句法等,引導聾生梳理和復習本課的重點和難點知識。課文后面布置Task3,布置與課文情境類似、難度略高的任務,提高聾生獨立運用相關重點知識來完成具體工作任務的能力。
3.課后練習
通過判斷、連線、填空、情境對話和單據翻譯等多樣化的練習形式,鞏固本課所學內容,提高聾生對新授知識的識記、讀寫和獨立運用的能力。
4.趣味閱讀
為聾生提供與本課主題和內容相關的英語閱讀材料,做到圖文并茂、富有趣味且淺顯易懂。為便于聾生的自主閱讀,在閱讀材料后面提供必要的詞匯提示。
(三)編寫團隊的專業化
聾中職校中餐烹飪專業英語校本教材屬于專門用途英語教材,必須邀請學校的中餐烹飪專業教師和五星級大酒店的廚師、西點師等專業人士來擔任教材編寫的顧問,與聾中職校英語教師一起構成編寫團隊。由聾校教師負責教材的具體編寫,由專業教師和酒店的廚師、面點師等專業人員指導酒店相關崗位專業英語內容的編寫,這樣才能編寫出一套適合本專業聾生主觀學習愿望,也適合未來酒店工作需求的個別化英語教材,實現學校學習與就業需求的無縫對接。
[1]周愛芳.ESP教學理論中教學方法及學習效果評估研究進展綜述[J].科技創新導報,2012,(6).
[2]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上海市中等職業學校英語課程標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3]宋潔.烹飪英語[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1.
(作者單位:上海市聾啞青年技術學校,200237)

美人魚作者:葉慧福(浙江省杭州市楊綾子學校)
G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