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林玉/編譯
?
創新新篇章
許林玉/編譯

●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合作與競爭可以并存。這一共識正在逐漸改變生命科學的創新格局。發展曾經包裹在隱秘的外衣之下,而如今各公司和機構正在通力合作。
從歷史上看,生命科學領域的合作伙伴關系本質上是線性而又封閉的。從治療方法的設想、發展到實踐,每一步都單獨進行——一方活動的結束,意味著另一方活動的開始(見圖1)。
這樣的布局有其優勢,隨著藥物研發在整條鏈上的不斷推進,風險和回報也會隨之增加。由于缺乏與更廣泛的群體進行交流,可能會因此經常導致昂貴工作的重復。
摩爾問題自1950年以來,每投入10億美元研發經費研制的并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準的新藥數量每9年減少一半(見圖2)——這似乎與摩爾定律(Moore’s law)相悖(英特爾公司的聯合創始人戈登·摩爾(Gordon Moore)發現,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廉價晶體管數量每18至24個月翻一番)。為了打破“反向摩爾定律”(Eroom’s law),公司和機構不得不探索能夠提高投資回報率的方法。
受到擠壓的利潤空間研發成本的不斷增加,以及來自無需再經過專利授權的藥物的競爭,都使傳統線性創新模式的利潤空間受到了擠壓。
不斷增加的信息 隨著研發人員對目標疾病生物復雜性的了解更加深入,藥物發現的技術復雜性也不斷增強,以及數據庫容量的持續增大,研究機構越來越依賴于外部專業知識。
未得到滿足的需求傳統的封閉式創新模式已經無法滿足一些醫療需求,例如抗瘧藥或埃博拉病毒疫苗的開發。
日益增多的行動在過去的二十年間,為了應對封閉式創新的局限性,越來越多的公司和機構攜手合作,與更廣泛的群體共享各自的計劃、數據和工具(見圖3)。
根據谷歌Ngram Viewer(可顯示某些詞匯和短語的相對使用頻率)的統計,2003年,“open innovation”(“開放式創新”)一詞在英語中的使用頻率名列前茅——就在這一年,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商業專家亨利·切薩布魯夫(Henry Chesbrough)使用了這一詞語(見圖4),闡釋了公司應當利用內部和外部思想來推動技術進步的理念。但在更廣泛的創新生態系統中,用于描述不同但有一定重疊的開放性主題的術語眾多,開放式創新只是其中的一個。

開放資源 開源項目最初出現于軟件開發行業,其開放合作成果免費向公眾開放,而合作者無法從中直接獲利或只能獲取少量利益。
開放數據 根據倫敦開放數據研究所的描述,開放數據就是任何人都可以訪問、使用和分享的數據。

開放獲取 開放獲取是對傳統出版模式的重大改變。文獻資料是數字化的,可以免費在線使用,通常還可以以某種形式免費復制。

開放科學開放科學是其他人可以參與其中并貢獻其力量的科學實踐。實驗室記錄均可免費獲取,而該研究及其基本研究方法可以與人共享。
開放的程度某項合作是否可被認定為開放式創新是主觀的,但由倫敦維康信托基金會設立的標準(見圖5)可用于對合作進行分類。人們普遍認為,理想的開放計劃是一項在各發展階段都有公眾參與的廣泛合作,所有人均可免費享受其成果。

[資料來源:Nature][責任編輯:絲 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