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建筑遮陽領域風生水起的啟明星
——小記上海市建筑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岳鵬

1978年出生的岳鵬看上去就是那種做事干練的職業女性,但坐下來一聊從她的話語、眼神就能感受到她的細膩、體貼。和這樣的女孩交流,聽她的成長故事真是一種享受。
這次采訪一開始就直奔主題:主人公和遮陽技術怎么扯上關系的。簡歷顯示岳鵬2004年同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碩士畢業,而其本科是在石家莊鐵道大學念的土木工程專業,之所以走上與其專業相關度不高的建筑遮陽研發之路,用岳鵬自己的話說,是因了玻璃的“媒介”。2006年,到上海建科院工作不久的岳鵬就接手組建“建科院建筑玻璃試驗室”,該試驗室的職能就是檢測各種玻璃(如幕墻玻璃、鍍膜玻璃、節能玻璃)的性能。試驗室運作不久岳鵬就不時聽到客戶問詢:為何裝了大塊玻璃后夏天屋內感覺特別熱,耗能又大,有沒有解決的辦法?
岳鵬說她雖然只是一名普通的檢測人員,但是客戶提出的問題激起了她的好奇心。通過現場測試和多次琢磨,她提出降低玻璃輻射熱要從聚熱效果、采光環境和外遮陽手段等結合起來考慮。一個偶然機會,在與德國萬瑞門戶外遮陽公司(Warema)的技術交流中,看到該公司展示的遮陽產品,岳鵬獲得啟發并由此開始了遮陽技術及產品研發。
此后在2006年到2008年,岳鵬申請上海市科委的應用開發類項目獲得數百萬經費的資助,岳鵬及其課題組通過系統研究,國內首創了建筑遮陽安全、耐久、節能的成套測評技術體系。指導建筑遮陽產品設計研發、設計選用、以及有效控制工程質量。為回應客戶的問題而進入建筑遮陽技術領域的岳鵬,在院里大力支持下開始籌建建筑遮陽試驗室,2008年底試驗室開始運作。當時國內建筑遮陽檢測技術和檢測標準還是一片空白。岳鵬先從專業技術研究入手,先后主編住建部行業標準11部,參編16部,創新地完成了我國建筑遮陽市場準入制度的建設,解決了我國建筑行業遮陽行業長期無建設、施工、檢測標準而存在質量安全隱患的問題,填補了國內建筑遮陽技術法規和標準空白。
此外,項目組自主創新研發了成套建筑遮陽檢測設備和控制軟件,形成了大量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研究成果。研制了各類建筑遮陽產品抗風、疲勞性能、操作力、誤操作、耐積水荷載、隔熱性能、光舒適性和熱舒適性等多項性能的檢測設備難題,填補了我國建筑遮陽檢測的空白,部分檢測裝置已經銷售到全國各地實驗室使用中。以上設備研發獲得國家發明專利5項、實用新型專利10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多年來,岳鵬和她的同事們已為上海世博會“滬上·生態家”、上海越洋廣場、南京圖書館等項目以及上海名成、江蘇雙城、浙江正特、法國締芬特諾發等多個廠家提供設計技術咨詢和檢測服務,為建筑遮陽新產品應用推廣及節能產品認定申請以及遮陽產品工程應用提供技術支撐,上述技術咨詢服務工作為遮陽廠家帶來1.5億元以上的經濟效益,項目研究成果使得上海建科院在建筑遮陽領域的合格評定技術方面走在全國的最前列,并為建科院帶來1 000多萬元咨詢和檢測的直接經濟效益。
國家住建部后來因為上海建科院的這個系統性工作,把遮陽設計及其規范推廣到相應的建筑規范中;江蘇省在2009-2010年率先在國內作為強制性要求推動居住建筑遮陽設計規范;上海在2015年也出臺了相應的規范,這個已從2016年5月1日起執行的規范規定,凡新設計的居住建筑必須要考慮遮陽的設計和安排。
岳鵬介紹說,遮陽產品大類上分有(建筑)內、外和中間遮陽產品,形態上可以分成遮陽篷、遮陽簾、遮陽百葉窗、遮陽板、建筑格柵等(詳見本期封四)。
岳鵬說,她們上述圍繞建筑遮陽技術開展的工作曾獲得過上海科技進步三等獎。去年申報國家住建部華夏科技獎時,他們聯合了上下游單位集體申報。這個集十余年努力,從設計、技術、施工、安全及規范等各層面提供的系統性成果最終獲得2016年國家住建部“華夏建設科學技術”一等獎,同時該項目經住建部推薦申報明年的國家科技進步獎。
在上海建科院建筑遮陽領域干的風生水起的岳鵬其實本科畢業后在位于武漢的鐵道部第四勘探設計院工作,當時高鐵正處在大發展時期,無論職業前景和收入都令人羨慕。但在工作一年后,拗不過想去外面世界看看的初心,岳鵬選擇了離家里(安徽宿州)較近的上海,報考同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的研究生并被錄取。三年碩士畢業后擇業時,由于在鐵道部四院的工作經歷讓她對科研院所很有感覺,于是就把上海建科院作為首選,這樣也就引出了其后建筑遮陽等一幕幕精彩的大劇。
或許有人會說,岳鵬是趕上了力推建筑節能的好光景,所謂時事造英雄。此話不繆,但是從上面的描述中我們看到岳鵬實際上是以門外漢的身份慢慢進入這個領域,從零開始一點點積累,并一步步打通從設計、產品開發和施工檢測,到安全規范、技術和行業標準的編制等所有關節,為此她曾在好幾年的時間里經常在辦公室工作到深夜才離開。
2012年,岳鵬獲得啟明星項目資助,該項目從“遮陽系數”切入對遮陽的效果做定量化的計算(以往建筑遮陽的效果是不單獨考慮的)。但岳鵬不滿足于僅給出一種算法,她想做成一種動態的研究,從動態變化的維度給出建筑遮陽的幾種算法,她采取了和同濟大學的同行一起合作的方式來做這個啟明星課題。最終不僅如愿結題,而且進一步又把這些算法轉變成軟件,而這些已經超出了啟明星原先的課題范圍。
岳鵬2015年初受公司領導委托組建節水與節能檢測部,參與起草公司“十三五”發展規劃,負責部門業務發展規劃的編制。根據“節水節能低碳、綠建綠材專家”的定位,建立了從檢測檢驗、評估咨詢到認證的金字塔形業務框架。目前負責建筑玻璃、建筑遮陽產品、節水器具、衛生陶瓷產品、保溫材料與系統等節能節水產品檢測與管理工作。節水與節能團隊也收獲了2015年度“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在岳鵬的帶領下,這只新的團隊在各自的崗位上兢兢業業,潛心鉆研,紛紛收獲了多項榮譽和成果,先后獲得公司科研創新優秀團隊和2015年度“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
除此之外,岳鵬還是中國建筑節能協會建筑遮陽與門窗幕墻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上海市綠色建筑標準化專業技術委員會委員,上海市建設工程檢測行業協會專家委員會專家。好奇于“建筑節水”這個項目名稱,問起她,岳鵬說建筑節水其實和建筑節能一樣都是極為重要但又被許多國人忽視的領域,她在打理完建筑遮陽課題后,已開始轉向建筑節水領域。
岳鵬說下次見面我們或許就可以聊聊建筑節水這個話題了。說這番話時,我們能感覺到她對剛接手的建筑節水任務的一種熱情,或許就如當年承接建筑遮陽任務那樣。
[江世亮、顧姚星采寫于2016.6.20]
相約岳鵬做采訪是年初時到上海建筑科學研究院與該院啟明星團隊交流時,那次交流因為岳鵬還要趕到工地去處理事情所以未及細談,但她提到前不久因為遮陽技術方面系統性科研工作獲得國家住建部“華夏建設科學技術”一等獎時,我是記住的,于是當時就和她約定趕在大熱天前對她做一次啟明星采訪。端午小長假前的一天我們約在宛平南路建科院附近的咖啡廳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