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玉成 王惠
摘 要:美術課程資源是指可能進入美術課程并可以作為美術教學材料的一切資源。尹少淳先生曾說:“美術課程資源應界定為有助于有效完成美術教學、達成美術課程目標的所有自然、社會資源的總和。”在農村,進行有效的美術教學資源開發,不僅體現了美術課的地方特色,也是進行鄉村學校美術教學改革的有效方法,因此,在農村學校開發美術課程資源對美術教育來說至關重要。
關鍵詞:學校美術;教育資源;教育設施;主體作用
新課程標準要求學校注重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因此,美術教育作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部分之一,越來越受到學校的重視。但是,在農村,學校的美術教育資源很少,有些學校甚至沒有專業的美術教師,這就使得農村學校學生的美術水平與城里的學生有很大差距。近年來,很多農村學校都在努力想辦法解決這一問題,下面對與農村學校美術教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相關的問題進行具體分析。
一、美術教育資源開發與利用的意義
1.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
豐富的教育資源對學生的美術水平的提高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與教科書上固有的資料相比,教育資源更加具有趣味性、開放性,它能使學生更好地參與到學習當中,把枯燥的理論知識變得更加形象生動,使美術更好地被學生所接受,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美術水平。
2.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
在美術教育資源的開發過程中,要求教師尋找生活中一切與美術教學相關的素材,資源的利用就是把找出的素材盡量地運用到美術教學過程中去。這使得教師的眼界不斷拓寬,使其教學素養得以提高。
3.更符合新課改要求
農村美術教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能夠給學生提供更加多樣化、更有價值的學習資源,使學生的美術水平不斷提高,在美術的學習過程中修養身心,促進自身全面發展,能夠更好地貫徹落實新課程改革的標準,縮小農村與城市教育水平的差距。
二、美術教育資源開發與利用的現狀
1.教育設施不齊全
現在農村的學校中,很少有學校具備美術教室和美術道具等設施,這大多是因為農村經濟條件差,沒有足夠的資金投入到美術教學中。因此,在上美術課的時候,學生只能通過教師的口頭講述來獲取知識,不能親自動手參與其中,導致學生對美術知識的認知不夠全面,只有理論知識,不能運用到實踐中去,學生的美術水平很難提高。
2.師資力量薄弱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能力直接決定了學生的水平。很多農村的學校中,美術教師的專業程度不夠,大多數美術教師是由班主任或者其他課的老師代替。因此,美術課形同虛設,學生在課堂上根本無法獲得正確的、專業的美術知識,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發展。甚至有些學校根本就沒有美術教師,美術課也被其他課程所代替,學生的美術水平可想而知。
3.教育觀念落后
我國的教育制度使得學校在教學過程中,只注重語文、數學等所謂的“主科”,對美術等科目重視程度不夠,對學生素質教育的認識也只停留在可有可無的層面上,從未進行過美術教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這使得大多數學校的教學成果不符合新課改提出的要求,學生并不能實現全面發展。
三、美術教育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具體措施
1.發揮教師的主體作用
對于美術教師來說,在生活工作中積極努力地挖掘教育資源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尤其是在農村這種資源匱乏的地方,教師的主體作用就越發顯得重要。在課堂上,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好地享受課堂。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對美術教育加以足夠重視,在課堂上端正態度,力求使學生的美術水平得到實質性提高。
2.在校園中開發資源
在農村,學生的活動范圍有限,學習生活主要是在校園中進行,因此,校園內便是教師開發美術教育資源的最佳選擇。優美的校園環境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激發學生的繪畫靈感。教師要經常帶領學生走出課堂,置身于校園的環境中,充分利用校園中的一草一物,使其成為學生美術作品的素材。例如,在講解課本中靜物繪畫這一內容時,在介紹了理論知識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仔細觀察校園內的建筑、樹木等,并且畫出來,學生在親眼看見了實物之后,能更準確地把握繪畫對象。這樣在提高學生繪畫水平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審美水平,在之后的美術學習中更加得心應手。
3.與現代化技術相結合
近年來,網絡技術飛速發展,為學校美術多樣化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它不僅能給美術教學提供更多的素材,還能使學校之間的教學成果交流變得更加便利。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化網絡技術的特色與優點,與課本教學相結合,開發更多的教育資源,使美術教學的方法更加多樣化,使農村的美術教育水平不斷
提高。
參考文獻:
[1]丁曉華.農村學校美術課鄉土美術教育資源的開發應用體會[J].希望月報月刊,2007(10).
[2]王瑋瑋.農村學校如何利用鄉土美術教育資源[J].中學生導報:教學研究,2013(28).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