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露
摘 要:隨著社會和時代的發展以及幼兒教育理論的不斷完善,幼兒教育中的各種教育模式也得到了更新和豐富,但是由于教學環境和教師資質的眾多限制,導致當前許多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在實踐過程中存在阻礙。其中集中教育和區域活動作為教學重點,需要教師切實推進開展。
關鍵詞:集中教育;主體性;互動;環境創設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幼兒教育逐漸進入人們的關注視野,成為當前的一個教學重點,我國教學理論和實踐也對幼兒教育提出更多新的要求,當前更加側重于對學生思維能力和好的學習、生活、交流習慣的培養,因此,集中教育和區域活動教學成為重要的教學模式。這也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教學要求,教師要走出原先的分科教學模式,采取集中教學幫助學生培養綜合能力,關注其身體素質、智力開發、思維啟發等的教學方向。同時區域活動是幼兒教育中啟發學生進行主動探索和思考以及動手實踐能力的重要教學模塊,但是區域活動在開展的過程中存在效率低下、環境陳舊、材料投放的單一化等等問題。這兩者教學模式如何更好地結合起來,促進學生整體能力的培養成為當前的一個教學重點。以下我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和實踐總結談幾點意見。
一、集中教育相對于傳統的教育形式更為高效和積極,通過對學生進行整體的思維訓練,實現了其各方面的同時發展
這一過程中教師要激發學生的思考興趣和參與熱情,那么,教師的提問就顯得格外重要,教師要注重引導,如何進行有效的課堂導入,又如何啟發學生尋求答案,自主進行問題思考,最后走向最終的教學目標,都需要教師進行深入研究。由此看來,集中教育中的重點環節就是要關注提問的設置、過程和結果,但是我們發現現在教師的集中教育提問過程中存在問題盲目、呆滯、低效,甚至無意義等缺陷,這主要是因為教師對于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思維發展狀態和階段理解不夠深入,對于提問技巧不夠熟悉的原
因。那么,應該如何提問才能促進集中教育的發展呢?
1.教師要在教學前做好教學設計和安排
例如,在小班語言活動中開展課程的時候,教師想要讓學生體會烏龜媽媽把自己的龜蛋下在沙灘里面,是為了保護小烏龜這一主旨。教師在提問的過程中就要注重提問的有效性,有的教師在提問的時候如果問學生:“烏龜媽媽已經上岸了,你們猜一猜她想到哪里去呢?”這時候學生的想法千姿百態,出現了很多種答案,這反而導致教學目標的轉移,學生的注意力轉到了去哪里的問題,而不是烏龜媽媽要去藏自己的龜蛋。因此,教師可以直接問:“大家看烏龜媽媽來到了哪里?”學生會說“沙灘”,然后教師再問:“烏龜媽媽來到了沙灘上,想要把自己的龜蛋藏到哪里去呢?”這時候大部分學生都會想到把龜蛋藏到沙灘里面,從而達到教學效果,所以教師的提問要循序漸進,逐步引導。
2.提問不能操之過急
過急的集中教育提問會使學生感到思維跨越性太大,根本沒有理解教師的意圖和想法,也就無法進行有效的思考。例如,教師想要借助龜兔賽跑的故事讓學生說出要懂得堅持不懈和虛心,但是教師不能直接問通過這個故事你們學到了什么道理,這樣對于幼兒來說非常困難,思維跨越性過大的問題學生無法有效找到答案,教師可以先問幼兒:“如果讓你成為故事里面的小烏龜或者小兔子,你想成為誰呢?”然后問學生:“你更喜歡里面的小烏龜還是小兔子?”這樣學生就會在內心對兩者進行評價,然后做出自己的回答。
二、開展集中教育
教師還需要關注學生主體性的建立,在幼兒教育中,孩子們由于天性比較好動,但是當前由于班級教學,教師人數過少,而幼兒人數過多,教師無法兼顧每一位學生,既要完成教學目標,但是過程中教師又承擔著監督和維持秩序的職責,這就使得不少教師為了在最短的時間快速實現教學任務,對于學生采取強制的教學手段。
1.教師要在課堂上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來進行自我發揮,但
并不是毫無目的或者散漫的,而是在教師的指導和一定約束下進行的,這樣既能保證教育的有序性,又能激發學生主體性的建立
2.集中教育過程中,教師要設置一些趣味性比較高的問題來吸引學生的注意
幼兒很容易在集中教育時轉移注意,因此,教師要考慮到幼兒的興趣發展,每次帶給學生不同的體驗,使其保持持久的興趣,這樣才能真正激發其主體性。
3.教師要和幼兒建立平等的交流關系,而不是教師處于支配地位,教師對幼兒的尊重會得到其心理上的認可,從而利于其主體性的發展
三、集中教育也和區域活動有著密切的關系
集中教育除了在室內進行,也需要進行室外的區域活動來輔助開展,教師不可能一整天或者大部分時間都要求學生在室內,這樣對幼兒的身心發展極其不利。而區域活動就是選取適合學生發展和探索的區域進行區域環境的創設,既包括室內又包括室外,但無論哪一種區域活動都和集中教學息息相關。以下我主要結合比較難以開展和控制的室外區域活動來談一下如何開展,以及和集中教學進行有效的結合。
1.區域活動過程中,教師要建立充分的互動學習活動,既包括幼兒之間的互動,也包括教師和幼兒之間的互動
不少幼兒教師在孩子活動的時候只是把自己作為一名監管者和幫助者,其實不僅如此,教師的參與可以極大促進幼兒的發展,幫助他們更高效地完成活動內容。
2.想要開展好區域活動還需要創設完整有利的環境
不少幼兒教育的教學環境單一,甚至每次活動的內容也過于單調。例如,學習系鞋帶的時候,每次的活動內容都是給小猴子系鞋帶,學生早已經厭倦了這個教學材料,教師如果能夠就地取材,把開展活動剩余的彩帶作為鞋帶,讓學生為小猴子系上,看哪位小朋友系的鞋帶最好看,新的環境就能極大地激發孩子的動手
興趣。
總之,幼兒教育需要在開展集中教育的同時進行有效的區域活動與氛圍營造,實事求是,以幼兒為出發點開展教學。
參考文獻:
梁春燕.論幼兒教育中的區域活動[J].小學教育參考:綜合版,2006.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