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瑞瑞
摘 要:拼音教學是當前我國小學義務教育階段的一個重要教學內容,對于增強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主要分析了趣味性教學法在拼音教學中的應用措施。
關鍵詞:趣味;教學法;拼音教學;評價
漢語拼音是學習語文的重要工具,是小學語文課程中最基礎、最重要、最難掌握的內容。現行語文教材把漢語拼音安排在小學起始年級集中學習,這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難度相當大。多年來,筆者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在實際教學中想了很多辦法,但教學效果并不理想,總覺得剛入學的孩子真正掌握23個聲母、24個韻母、16個整體認讀音節實在太難了。新課程改革的推進與深入,使得趣味性教學法應運而生,我結合以往的教學經驗,適時將趣味性教學法引入小學拼音教學,經過不斷探索,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教學效果。
一、設計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激發興趣
傳統的小學語文拼音教學過程中,老師普遍采用老師示范,學生跟讀的單一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從而導致整個課堂死氣沉沉,不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得預期的教學效果難以實現,甚至還會使學生產生厭學的情緒。因此,老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抓住小學生愛玩的天性,結合教學內容的特點,設計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游戲來展開教學,從而寓教于樂,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體驗拼音學習的快樂,激發和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在學習拼音時,為了增強學生對拼音字母的記憶與理解,老師可以設計一個游戲。在學習字母m和n時,為了便于區別和記憶,老師可以先請三個學生在講臺上站成一排,中間一個學生張開雙臂,把兩只手分別放在另外兩個學生的頭頂,這樣便形成兩個弧形,適時讓學生觀察,變成順口溜“兩個門洞mmm”,再讓兩個學生面對面,互相用手搭肩,形成一個弧形,編成順口溜“一個門洞nnn”。這樣的游戲,有助于學生對所學的拼音字母的掌握,而且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朗朗上口的口令或歌謠能幫助學生記憶。還有,由于b和p外形很像,學生在學習和記憶的過程中容易混淆,因此,老師可以編一個類似于小姐姐,聽廣播,右下半圓bbb;小弟弟,爬山坡,右上半圓ppp等的兒歌,從而讓學生在反復誦讀的過程中增強對這兩個字母的區分與記憶。
二、創設充滿童趣的情境展開教學
小學生還處于心智等各方面不是很成熟的年紀,而且小學生還普遍擁有豐富的想象力。雖然很多老師時常被學生天馬行空的想象所困擾,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充分把握學生的這一特點對于提高教學效果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小學語文拼音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想象力豐富的特點,創設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情境展開教學,將學生引入情境中,從而增強學生對拼音字母的理解與記憶,使得教學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在學習字母“h”時,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老師可以通過提問來創設情境,讓學生仔細觀察該字母,發揮想象,看看這個字母和我們生活中的哪一個事物特別相像,然后再鼓勵學生大膽發言、討論,引導學生將h與生活中的靠椅聯系起來。這樣不僅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而且有利于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或者是在學習i,u,ü這三個單韻母時,老師為了讓學生充分理解這三個韻母的區別與關系,可以通過創設富有趣味性的故事情境。比如,“i是一只螞蟻,頭上那一點是螞蟻的頭;u是一只把頭縮進沉重的龜殼中的烏龜,但是它忘記把尾巴藏進去了;ü是一條浮上水面呼吸新鮮空氣的鯉魚,上面的兩個小點兒是鯉魚圓鼓鼓的眼睛。現在它們三個想要畫一張像。同學們愿意幫它們嗎?”這樣不僅能夠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與好奇心,而且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積
極性,使他們躍躍欲試,想要幫它們畫好畫像,從而增強教學效果。
三、運用靈活多樣的評價鞏固教學成果
每一位學生都希望得到老師的認可,小學生更是如此。因此,在小學語文拼音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多給予學生肯定性評價,讓小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進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老師在評價的過程中,除了采用書面作業或考試形式來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之外,還可以采用多種富有趣味性的形式鼓勵評價。在教會學生讀字母“z”后,讓學生在本子上練習書寫時,有個女學生寫完后舉手說:“老師,我發現z的形狀和我的發卡一樣。”老師適時評價鼓勵:“你太善于發現了,老師也發現你寫的z和你的發卡一樣漂亮!”學生的喜悅洋溢在臉上。低下頭寫得更認真了。這樣的評價符合學生愛美的心理特點,能讓他們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從而提高教學的質量。
拼音是學生學習普通話的基礎,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注重漢語拼音教學的重要性,尋找途徑與方法將趣味性教學法有效地應用于其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趣味性教學的作用,促進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張志娟.趣味教學法在低年級小學語文拼音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課外語文,2013(12):37.
[2]王芳.探析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拼音教學中的應用[J].高考,2015(9):11.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