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銳(成都理工大學體育學院 四川成都 610059)
新形勢下我國四川地區體育文化產業架構研究①
李銳
(成都理工大學體育學院 四川成都 610059)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在體育文化方面的需求正在日益增加。傳統的體育文化體制,已經不能夠適應人們日益增長的體育文化需求。整個體育文化產業亟待一次改革。在這種新的形勢下,該文作者深入研究、分析了我國四川地區的體育文化產業架構,包括體育活動的需求架構,以及體育文化市場的構架。相關結論與建議為我國四川地區的體育文化產業改革提供了科學、詳細、具有建設性的指導意見。
新形勢 體育產業文化 架構
近年來,隨著整體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在體育文化方面的需求不斷增加,參加體育活動的意識正在不斷變強。隨著這種變化的持續進行,體育正逐漸朝向多元化發展,形成了與旅游、社交、慈善等多方面相結合的文化體系。這種多元化的文化體系帶來了多種新形式的文化產物。在這種新的形勢下,體育文化產業成為了一種快速發展的新興產業。然而,傳統的體育文化體制已經不能適應新興產業的發展與人們日益增長的體育文化需求。整個體育文化產業亟待一次改革。鑒于這種情況,今年10月20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中明確地提出了發展我國體育產業的總體要求、主要任務與政策措施。其中,在總體要求部分,《意見》給出了發展我國體育產業的基本原則?;驹瓌t的內容為,堅持改革創新、發揮市場作用、倡導健康生活、創造發展條件、注重統籌協調。此外,總體要求中還明確提出了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目標:到2025年,基本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門類齊全的體育產業體系,使體育產品和服務更加豐富,市場機制不斷完善,消費需求愈加旺盛,對其他產業帶動作用明顯提升,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5萬億元,成為推動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根據《意見》中的描述,發展我國體育產業的主要任務包括:
(1)創新體制機制;
(2)培育多元主體;

圖1 體育文化需求關系的概念圖
(3)改善產業布局和結構;
(4)促進融合發展;
(5)豐富市場供給;
(6)營造健身氛圍。
主要政策措施包括:
(1)大力吸引社會投資;
(2)完善健身消費政策;
(3)完善稅費價格政策;
(4)完善規劃布局與土地政策;
(5)完善人才培養和就業政策;
(6)完善無形資產開發保護和創新驅動政策。
(7)優化市場環境。
《意見》的頒布標志著我國政府將全民健身事業上升為國家戰略,把體育產業作為綠色產業、朝陽產業培育扶持。但是,若想要將《意見》的精神深入地貫徹落實,我們需要知道從何入手。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深入了解、研究地方體育文化產業架構,包括需求的架構以及市場的特征與規律。我國四川省是西南地區的經濟、文化中心,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與豐富的旅游資源。四川地區的體育文化產業發展,將帶動整個西南地區的體育文化產業發展。因此,深入了解、研究近年來四川地區的體育文化產業架構及其轉變規律,有利于指導我們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的《意見》精神,深化體育文化產業改革。
近年來,體育文化的需求架構發生了重大轉變。與以往情況不同的是,如今人們對體育文化服務的需求比例越來越大。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體育器材、設施得到了很好普及,為人們提供了很好的體育文化環境。因此,人們的需求就會轉向服務。體育文化服務的類型是多種多樣的。體育指導是體育文化服務的類型之一。由于大多數人都沒有受到過專業的體育訓練或體育知識的學習,他們不知道如何參與體育活動。他們需要科學地指導以便于幫助他們正確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體育指導方面的需求是體育文化服務需求的基礎與主體。這是因為,無論一個人以何種目的參與體育活動,他都必須要經歷一個入門的過程。對于入門過程而言,指導是不可或缺的。所以,體育指導需求成為了體育文化產業需求的基礎與主體。
此外,社交需求是體育文化產業需求的主體。人的本質是社會屬性。因此,社交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當人們通過體育指導對體育活動形成了一定的了解之后,他們對體育文化服務的需求就會從體育指導方面逐漸過渡到體育社交方面。根據非政府組織——成都跑步公園體育文化發展中心的粗略統計,2014年成都地區參加跑步社交團體的人數是2011年的10余倍。這里的社交團體包括了騰訊QQ、微信等非正式的網絡社交群體,以及具有協會標志、會旗、會員制度的民間社交團體,還有在民政局注冊的體育文化傳播非政府組織。如果我們不考慮騰訊QQ、微信等非正式的網絡社交群體,上述比例將從10余倍進一步擴大至20余倍。調查顯示,目前在四川地區共有在民政局注冊的體育文化傳播非政府組織1個,具有協會標志、會旗、會員制度的民間社交團體近10個,總人數接近1萬。該群體中,中青年所占的比例最大,達到42%。中青年人群正是社交活動的積極參與者。上述數字說明,社交與體育文化產業之間已經形成了緊密的聯系,成為了需求的主體。
解決方案是另一種重要的需求。如上文所述,由于人們在體育文化方面的需求正在不斷擴大,因此很多商業公司看到了相應的市場需求,因而決定以商業體育活動的形式來創造利益。統計資料顯示,跑步運動成為了很多商業公司青睞的運動項目。2014年,僅成都地區的商業公司在商業跑步活動方面的投資接近300萬(僅限商業公司主辦或贊助的小型商業體育活動,不包括專業馬拉松賽事)。這些商業跑步活動中的大多數是由房地產商贊助或主辦的。但是,由于商業公司并不具備專業的體育知識,商業體育活動的舉辦需要專業體育組織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這種對專業體育活動解決方案的需求,成為了體育文化產業需求的一種高級形式。與體育指導與體育社交方面的需求相比,這種需求對專業性的要求非常高。因此,我們將專業體育活動解決方案的需求稱為體育文化產業的高級需求。圖1給出體育指導需求、體育社交需求與專業體育活動解決方案需求之間關系的概念圖。如果我們將三種需求看作是金字塔,那么專業體育活動解決方案的需求就是金字塔的頂端。相比于體育指導需求與體育社交需求,專業體育活動解決方案的需求量很小。只有當基礎需求與主體需求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滿足后,高級需求才會出現。在需求的刺激下會誕生相應的市場。而市場的規范度與完善度,直接決定了體育文化產業能否積極、健康地發展。
體育文化市場變化的根本動力是體育文化需求的變化。近年來,體育文化的基礎需求與主體需求迅速擴大,相應的市場也在迅速擴大。這些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必然會引起質的變化。這個質變的標準就是具有一定規模高級市場的出現。在發達國家,體育文化市場是大規模的、高度完善的。在發達國家,體育文化產業高級需求的量較大,每年會舉辦豐富的體育活動。相應地,提供專業體育解決方案的商業公司較多。相比之下,我國的體育文化產業處在過渡的階段。全國各地開始陸續出現了較多的體育活動,但與之相配套的專業體育解決方案公司卻是少之又少。在我國四川地區,體育文化市場集中于省會成都市。除去專業體育賽事,2014年成都市共有體育活動20余次。但相比之下,成都地區注冊的專業體育服務公司僅有一家。很多體育活動都是由廣告公司或未正式注冊的民間體育社團承辦的。由于廣告公司與民間社團缺乏專業的體育知識,加上沒有完善的市場規章制度加以約束,很多體育活動的質量很低,不利于體育文化的傳播與發展。此外,體育文化市場的監督機制也不夠完善,一些體育活動的承辦權未能通過公平、公正、公開的競標機制下放。這些現象給我們的警示是,若想促進體育文化健康、積極地發展,當務之急是規范、完善市場的機制,營造良好的、高度優化的市場環境。
此外,對于體育文化產業的發展來講,更重要的是政府的扶持。對于專業體育活動解決方案公司來講,其生存發展的最大阻礙是社會投資不足。正如前文所述,專業體育活動解決方案需求屬于高級需求。而就當前情況而言,具有此需求的目標群體規模很小。那么對于專業體育活動解決方案公司來講,起步階段的發展阻力很大。若想解決此問題,我們必須要進一步擴大體育文化產業高級需求的量。換句話說,就是通過舉行更多的體育活動來擴大市場需求。但是,舉辦體育活動的資金主要來源于社會投資。但就目前來講,該方面的社會投資量還不夠充足。我們必須加強吸引社會投資的力度。這就離不開政府的扶持。然而,社會投資規模得不到根本性擴大,其主要問題在于吸引社會投資的模式是被動的。在我國四川地區,大多數體育活動都是由商業公司或媒體發起,再找到政府協調。這種吸引社會投資的模式是被動的。在這種被動的模式下,政府的主觀能動性不高,能夠吸納的社會資金非常有限。若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政府必須在吸引社會投資的模式上進行改革,變被動為主動,通過自身的影響力從根上擴大社會投資。
體育文化產業構架主要包括兩個部分:一個是需求;另一個是市場。通過該文的分析,我們已經清楚,體育文化產業的需求主要包括三部分:基礎需求、主體需求與高級需求?;A需求是指體育指導需求,是為了讓人們認識、了解體育文化并參與其中的媒介。主體需求是體育社交需求,是體育文化需求的主體。當基礎需求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滿足后,人們對體育文化具有了一定的知識。此時,由于社會屬性的作用,人們開始渴望通過體育進行社交,這就是體育社交需求。再進一步,當主體需求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滿足后,體育文化需求將進一步升級,發展成為高級需求。高級需求是指,在社交需求得到一定滿足的前提下,人們需要參與更多的賽事活動。但舉辦賽事活動需要專業的體育活動解決方案。由于這種需求對專業性的要求很高,因此被稱為高級需求。
目前,我國四川地區的體育文化產業處在過渡的時期。體育文化需求的規模較大,但相應的市場規模卻沒有發展起來,體育文化市場構架存在許多問題。其中,最明顯的兩個人問題是市場結構不合理以及作為基礎的社會投資量不足。首先,市場結構不合理主要體現在體育活動的解決方案提供者本身并不具有足夠的專業體育知識作為支持。其次,社會投資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吸引社會投資的模式是被動的。這兩個問題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體育產業的發展。
推動體育文化產業的發展需要一次質的改革。我們的政策與措施必須以《意見》的精神為指導,順應體育文化需求,從本質上規范、完善市場結構與環境,積極地以一種主動的模式大力吸引社會投資。
[1]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Z].國發〔2014〕46號.2014.
[2]周瑩.對提升我國體育文化產業競爭力的思考[J]. 經濟與社會發展,2008(6):132-134.
[3]于洪波等.簡析我國體育文化產業現狀及對策[J]. 內蒙古體育科技,2013(3):28-29.
[4]李宏權. 制定我國體育文化產業發展戰略的相關問題初探[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10(3):68-70.
[5]糜思紅.論中國體育文化產業發展變化的新走向[J]. 產業經濟,2011(4):78-79.
[6]袁金寶,張寶強. 論中國體育文化產業發展的時代優勢及其發展策略[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9(4):391-394.
[7]謝葉壽,陳鈞. 關于體育文化產業特性的研究[J].運動,2011 (29):94,141-142.
[8]張麗男.我國體育文化產業發展的驅動力分析及其戰略規劃[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2(2):78-79.
G80-32
A
2095-2813(2016)03(b)-0095-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8.095
成都理工大學中青年骨干教師培養計劃資助項目(JXGG201530)。
李銳(1977—),男,成都人,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從事高校運動訓練及教學,研究方向:高校田徑運動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