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芳 譚長青(揚州大學 江蘇揚州 225000)
宿州市體育舞蹈協會現狀的調查與分析
朱芳 譚長青
(揚州大學 江蘇揚州 225000)
該文采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邏輯分析法對宿州市體育舞蹈協會現狀進行調查,結果顯示:會員偏老齡化;分管各部門的管理人員較少;協會舉辦的大型比賽較多,而小型比賽較少;協會每年舉辦的教師、裁判員培訓的次數較少,會員對培訓情況的滿意程度不佳;協會相關網站內的內容及信息較為匱乏;協會場地設施不完善等。建議:協會應多吸納年輕會員;完善協會內部的管理機制;適當舉辦小型比賽,降低參賽資格限制;每年增加教師、裁判員的培訓次數;完善網站設施;增設并改善場地設施。
宿州市 協會 現狀
體育舞蹈,又稱“國際標準舞”,由社交舞轉化而來,是體育與藝術高度結合的一種體育項目,是一種男女為伴的步行式雙人搭配舞的競賽項目。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體育舞蹈作為一項集健身、藝術為一體的新興體育項目,傳入宿州市,受到了宿州市民的廣泛關注和喜愛。體育舞蹈協會作為承接政府有關部門及相關自然人委托的舞蹈藝術學科體系中的科研題目和調研活動及咨詢服務;開展國內舞蹈文化產業、舞蹈藝術交流、舞蹈文化研究等學術活動;舉辦各類學術講座及舞蹈教師、評審、考級、晉級、考牌、培訓以及舉辦大型活動的綜合組織。與國內外有關舞蹈學術團體、高等院校建立聯系,策劃、組織 、參與國際性舞蹈學術活動。但是,體育舞蹈協會的優勢與價值并未得到充分的認識和體現,一定程度上制約著體育舞蹈的發展。因此了解宿州市體育舞蹈協會開展現狀的必要性也變的尤為重要。
該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數理統計法等,以安徽省宿州市體育舞蹈協會的現狀為研究對象。旨在真實地反應宿州市體育舞蹈協會的現狀,對協會的現狀進行總結與評價,并提出相關發展對策。有望通過該研究幫助宿州市體育舞蹈協會對相關問題做出改進整頓舉措、幫助宿州市體育舞蹈協會做出有利的調整與改進,使體育舞蹈在宿州市更好的發展,并為其他城市的體育舞蹈協會的發展提供借鑒作用。
1.1 研究對象
以宿州市體育舞蹈協會的現狀為研究對象,以宿州市體育舞蹈協會的管理者與普通會員為調查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借助于中國期刊網、知網,體育學院資料室,協會相關網站進行了大量的資料收集工作,了解與該課題相關的一些研究現狀。
1.2.2 訪談法
采用打電話和實地訪問的形式對宿州市體育舞蹈協會管理者、組織者進行采訪,了解宿州市體育舞蹈協會現狀的具體情況。
1.2.3 問卷調查法
(1)問卷的設計。
根據所學的專業知識,并嚴格遵循問卷設計的基本原則,同時參考同類型的問卷設計,擬定了問卷調查內容為體育舞蹈協會普通會員的年齡、性別、接受培訓的次數、參加協會組織比賽的次數、會員對協會的滿意程度等。以及擬定問卷調查內容為協會管理者的性別年齡、管理協會的年數、是否經常參加培訓等,以此來了解協會開展的現狀。
(2)問卷的效度與信度檢驗。
為保證該論文調查的有效性在正式調查之前對調查問卷進行效度和信度檢驗,其效度檢驗方法采用特爾菲法又稱專家評判法,針對問卷的內容與結構進行檢驗,征求了10位專家意見,進行3輪的問卷的修改,補充調整。
其信度檢驗采用重測信度法,問卷經過效度檢驗后,對問卷進行小群體發放,將問卷分別發給20位會員、10位管理者進行第一次現場填寫并收回,兩星期后再將問卷發放給同一批人進行第二次現場填寫并收回,將兩次回收的問卷進行比對并檢驗分析。檢驗結果顯示,阿爾法系數的相關度為0.8,為高度相關。表明該論文的問卷內容具有較高的可信性,符合調查法的要求。
(3)問卷的發放與回收。
在宿州市體育舞蹈協會內部進行問卷調查,以相關管理者和普通會員的現狀為調查對象??偣?15份問卷。為保證問卷真實有效性,采取在協會舉辦年會時隨機抽取樣本采取即發即收的方式發放問卷。共發放問卷115份,收回115份,回收率100%,有效問卷111份,有效率97%。以此來了解宿州市體育舞蹈協會現狀的相關情況 。
1.2.4 數理統計法
通過Spss軟件對獲取的數據進行統計處理,通過百分比,對回收的問卷進行統計處理,得出結論,為該課題的研究提供數據資料。

表1 普通會員的年齡情況調查表(N人=76)
2.1 宿州市體育舞蹈協會概況
經過實地走訪及訪問協會相關管理者得知該協會會由宿州市范圍內業余體育舞蹈愛好者和關心體育舞蹈運動的單位自愿結成,屬全市性、非營利性社會團體。
該協會宗旨是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遵守社會道德風尚,依法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根據國家的體育工作方針政策,團結全市廣大體育舞蹈工作者和一切熱心支持體育舞蹈事業的各界人士,為推廣和普及體育舞蹈、促進體育舞蹈優秀人才的培養和運動技術水平的提高,加強與國際體育舞蹈界的交往、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服務。
宿州市體育舞蹈協會于2009年成立,經宿州市文化局批準上報宿州市民政局、社團管理局備案。宿州市國際標準體育舞蹈協會的成立標志著我市體育舞蹈發展將逐步走向科學化、規范化、系統化,將更好地為該市全民健身活動服務,使體育舞蹈在該市大眾化、普及化,逐漸與國家及國際接軌。
2.2 宿州市體育舞蹈協會的管理
2.2.1 協會的管理情況
經訪問協會相關管理人員得知該會接受市文化局和市民政局以及社團管理局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尊重和執行宿州市體育舞蹈協會章程、規則及有關規定,結合宿州市實際情況開展工作。
經過對協會相關管理人員的訪問得知,協會內部設置了辦公室、宣傳部,財務部、組織部、后勤部。有協會的主席、副主席、理事長、副理事長分別管理各部門工作。
2.2.2 宿州市體育舞蹈協會管理者調查情況
管理者規模:協會管理者共35人,其中理事和監事的人數占總管理人數25人,而分管各部門的主席、副主席、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副秘書長、監事長、副監事長的人數10人,因此可以看出,管理人員的規模較大,但分管各部門的主要負責人的人數較少,這對協會的正常運作時的人員方面帶來一定的阻礙。
2.3 宿州市體育舞蹈協會普通會員情況
2.3.1 普通會員的男女比例情況
從調查問卷的信息中得知加入體育舞蹈協會并從事體育舞蹈運動的人中女性人數的比例高于男性,這是由于體育舞蹈的特點所造成的,女性對于舞蹈的喜愛往往高于男性,體育舞蹈運動不僅對于身體形態方面有利,對于增進健康、愉悅心情等方面也有很好的幫助,應多鼓勵男性也參與體育舞蹈的運動中來,體育舞蹈本身是需要男女搭伴相互配合,需要更多的男性參與才能使體育舞蹈運動更加協調地開展下去。協會應加大在男性中宣傳體育舞蹈的力度。
2.3.2 普通會員的年齡結構層次
根據表1所示,可以看出男性會員的年齡區間頻數也多出現在26~35歲和45歲以上;女性會員的年齡區間頻數分布較均衡,但從表中可以看出,45歲以上的女性會員數仍占有較大的比例。協會會員中男性與女性的年齡區間在25歲以下的人數很少,會員老年化嚴重。
2.3.3 普通會員的滿意程度調查
根據調查問卷反饋的信息中得知,協會會員協會的管理情況還較為滿意,但對協會的場地設施、比賽、培訓及收費情況較為不滿??梢缘弥?,協會的場地設施并不是很完善,不能滿足會員的需求,并且舉辦比賽的相關情況也不能使協會會員滿意,培訓情況也存在問題,次數不夠多、教學效果不佳等問題都會引起會員的不滿;協會的收費過高,或者收費不合理等也是協會存在的不可忽視的問題。協會應多向會員收集意見,并著力解決會員提出的問題,使舞蹈協會更加和諧更加長久的開展下去。
2.3.4 教練員、裁判員的人數規模分布
根據調查,協會共有163名成員,包括管理者和普通會員。在協會中或協會外擔任舞蹈教教師的人數21人,擔任裁判員的人數17人。協會成員中是體育舞蹈教練員的人數不多,裁判人員更少,協會會員中多數為普通會員,沒有對體育舞蹈的傳播做出相關貢獻。協會應多開展舞蹈教師和裁判員培訓,鼓勵會員考體育舞蹈教師資格證和裁判員證,使更多的會員加入到傳播體育舞蹈運動的隊伍中來,使宿州市體育舞蹈發展的更加火熱。
2.4 宿州市體育舞蹈協會活動開展現狀
2.4.1 協會組織比賽的情況
經過訪問協會相關管理人員得知,協會每年都會舉辦大小型的舞蹈比賽,特例舉2014年度宿州市體育舞蹈協會舉辦的舞蹈比賽級別。
經訪談得知,協會舉辦的比賽次數較少,且都是大型比賽,其中省級比賽2次,市級比賽4次,縣級比賽5次。對參賽的資格要求較高,協會應多舉辦小型比賽,讓每位會員都有參加比賽的機會。
2.4.2 協會開展教練員、裁判員培訓情況
經過訪問協會相關管理人員得知,宿州市體育舞蹈協會2014年度只舉辦了一次培訓,名為2013—2014年度聯合會體育舞蹈教師、裁判培訓。培訓在2014年7月舉辦,邀請武漢市舞蹈藝術家孫利偉先生授課,有114名學員參加,培訓為期三天。
3.1 結論
宿州市體育舞蹈協會管理者35人,會員163人,其中體育舞蹈教師21人,裁判員17人。協會擁有子協會4個。平均每年舉辦活動12次左右;宿州市體育舞蹈協會會員人數眾多,但會員有些偏老齡化,多為退休人員;協會舉辦的大型比賽較多,而小型比賽較少,此類比賽導致部分老年會員參加受阻;協會內的教練員及裁判員人數較多,但協會每年舉辦的教師、裁判員培訓的次數較少,會員對培訓情況的滿意程度不佳;協會的場地設施在宿州市青少年宮,協會的場地及辦公地點面積較小,會員對協會的場地設施情況較為不滿,在舉辦大型培訓、比賽時,場地設施情況無法承載大量人員,將會給活動的開展帶來一定的阻礙。
3.2 建議
(1)協會應多吸納年輕會員,為協會注入新的活力。
(2)建議協會適當舉辦小型比賽,降低參賽資格限制,以此來吸引更多的中老年朋友加入體育舞蹈運動中來。
(3)協會應每年增加教師、裁判員的培訓次數,并且鼓勵教師、裁判員在各地區開班少兒及成人體育舞蹈培訓班,以此來擴大宿州市體育舞蹈練習者的隊伍。
(4)協會應增設并改善場地設施,使宿州市體育舞蹈協會可以長期持續發展。
[1]田文斌.廣州亞運驅動下體育舞蹈協會結構與功能的改革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1,12(5):26-28.
[2]許莉.安徽省體育舞蹈開展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D].安徽:安徽師范大學,2006.
[3]李旭武,黃超群.廣東省體育舞蹈俱樂部現狀與發展模式研究[J].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014,8(4):23-24.
G812.7
A
2095-2813(2016)03(b)-0099-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8.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