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莉
【案例敘述】
這學期的一天,小可的媽媽來接她時,向我了解了小可在校情況后,她表示小可完成家庭作業的狀態讓她很痛苦,因為小可完成家庭作業常常要花很長時間。其中有客觀原因:為了照顧老人的心情,她們一家周末待在外婆家,家里人多,小可心總是不靜,周末作業有時會花上周五晚上和周六整天的時間來完成。周日還有培訓班、興趣班要上。父母本希望周六能帶孩子外出活動,開闊視野,常因為作業問題取消活動。小可媽媽也承認自己的教育也存在不足,面對孩子的消極怠工,她常常忍不住發脾氣。爸爸的教育相對寬松,但對小可的狀態也沒有良方。
無獨有偶,過了一段時間,小弘的媽媽也專門來找我談孩子在家學習的情況。她和爸爸同樣對孩子的教育持積極支持的態度,雖然每周五小弘回到家也沒閑著,但是有時一晚上也完成不了一科作業,常常拖拉到周一上學時還在趕作業。
這些孩子是怎么了?平時在校他們完成作業很高效的呀!我決定在班上做一個調查,我要求周末完成作業主動、快樂的同學舉手,結果情況出乎意料,只有6個學生舉手。我又具體詢問了未舉手同學情況:通常完成三科作業需要多少時間?什么時間完成的?周末生活怎么安排的?回答顯示,這部分學生帶著應付差事的心理去做作業,完成作業時自然拖拖拉拉。那么,我該如何幫助無奈的家長和缺乏動力的學生呢?
經過一番思考之后,我決定借助班會課競賽活動的契機,引導學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視時間的價值與寶貴,并掌握一定的管理時間的方法。最后,針對周末家庭作業低效的情況,由同學介紹《快樂作業計劃》的使用方法,幫助大家打倒拖延,養成雷厲風行的做事風格,成為一個有行動力和有執行力的人。
班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快樂作業計劃》通過課件展示,大
家結合實際地講解、詮釋,也進入學生的意識。趁熱打鐵,我就在周五下午,將一份《快樂作業計劃》的范本打印給每位學生,并在下面設計空表,讓學生針對自己的情況與喜好,結合本周末各科作業項目,利用3分鐘時間,有機地設計自己的周末作業計劃。
計劃分為作業內容、預計時間、實用時間、時間起止、自我評價五個方面。周五放學,學生回家后就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用手機計時開始作業與計劃的落實。周一到校,我了解家長們的《快樂作業計劃》反饋,家長們一致認為這個方法很有效,孩子們的作業效率提高了很多,孩子們的主動性與成就感、時間觀念都建立起來了,希望同學們堅持下去。
在接下來的每個周末,學生都使用《作業計劃表》,來校后,我再針對每位學生的時間記錄進行指導。堅持到學期結束,家長們紛紛對班主任的良苦用心表示真摯感謝。學生也嘗到甜頭,原來自己花五六個小時還磨蹭不完的三科作業,通常兩個多小時就完成了,有充足的時間做其他自己愛做的事,自己開心,爸媽也高興。
【案例分析】
據考古學家論證,世界聞名的金字塔不是由受壓迫的奴隸們建造出來的。很多研究也指出,金字塔那么大的工程,被建造得那么精細,建造者必定是一批懷有虔誠之心的自由人。一群有懈怠行為和對抗思想的奴隸,不可能讓金字塔的巨石之間連一片刀片都插不進去。這也啟示我們:在實行高壓的地方,很難有奇跡發生。因為人的能力、人的才智,只有在身心和諧的情況下,才能發揮到最佳水平。
一份看似不起眼的《快樂作業計劃》,旨在幫助學生,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
1.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與能力,增加他們的自信和成就感。由學生自己制定計劃,自己來評價。學習的過程就是他們鼓勵自己,帶著積極的心態去學習的過程。當他們在預設時間內完成任務,就用笑臉來獎勵自己,產生對自我的認同感。
2.鍛煉學生獨立做事情的能力。當他們在做計劃時,更清楚自己要完成的任務,并把大任務劃分成了一個個小任務去完成,逐步去接近目標。這樣學習起來,心情輕松,胸有成竹,不打亂仗。
3.培養學生嚴格的時間觀念,合理安排做事情的順序。他們在預設每項作業完成的時間以及在實際運用時間的過程中,更加有 時間概念,從而更有效地利用時間。
4.幫助學生鍛煉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為了節約時間,且保證質量,學生就會積極開動腦筋,樂學巧學,盡可能地減少錯誤,避免時間的浪費。
推行《快樂作業計劃》,受益的是學生,更是家長。學生在擬計劃、計時間、對自己的學習作評價的過程中,學會了定目標、珍惜時間,主動學習,同時,家長也減輕了時間、精力的消耗與心理負擔。從這一層面看,幫助學生,幫助家長,也就是幫助老師自己。一方面,學生的學習習慣與態度有了改變,更有利于教學。另一方面,家長感受到班主任的這份誠心與幫助,會更加認同、支持班主任的工作,從而形成更大的合力。看到家長反饋回來的一封封情真意切的感謝信,我感覺《快樂作業計劃》就是一份家長、老師對學生成長的、愛的見證!
參考文獻:
王靜嫻.小學生家庭作業的現狀調查及改進策略[J].教學與管理,2012(26).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