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龍
一所學校要有一種精神,一個校長必須有符合學校實際的主體辦學思想。我自2006年進入天池鄉中心小學,總有一種敬仰和追問:為什么我們學校總覺得少了些什么?在這里,我們又能學點什么?通過與學區領導和教師的學習交流,我發現我們缺少的是一種不斷進取的精神,缺少的是將工作細節之處做到細致管理的方法和毅力。于是,我思考著我們農村學校發展的目標。通過班子對學校現狀的診斷性分析,我們逐步達成了共識:從制度入手、從細節抓起,逐步形成合理的、規范的工作流程,堅定“以人為本、質量為魂”的辦學理念,深入開展“精細化管理”,提升學校辦學水平。
一、著眼于習慣養成的細節教育,致力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我們經常說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好的習慣對于學生來講是終身受益的。葉圣陶說過:“教育,就是培養良好的習慣。”因此,我們認為基礎教育的首要任務是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我們學校的寄宿學生多數來自基層各校和周邊鄉鎮,學生受教育的程度參差不齊,習慣、行為思想差異比較大,所以學校把教育教學的第一著眼點放在習慣養成方面。
1.確定“低起點、嚴要求、分階段、抓細節”的工作思路,從最細微處的習慣入手。例如,學校從教會每個學生洗手洗臉開始,為班級、宿舍配備毛巾香皂,還制定了寄宿生規范標準,建立留守兒童檔案,為留守兒童建立了親情電話,學區干部,本校教師對特困生進行愛心幫扶,專門安排生活指導老師和心理咨詢老師,全方位指導和幫助學生的學習生活。
2.以豐富多樣的活動為載體,把寄宿學生的習慣融入每一個細節中。從升旗儀式、集合整隊、國旗下演講、兩操、課堂常規、大課間活動入手,細致地引導學生的一日常規,扎實地做好禮儀教育、衛生習慣、儀容儀表、言行舉止的教化與落實,逐步使學生從“要我這樣做”轉化為“我應該這樣做”。同時強化第二課堂,豐富的校園活動,濃厚的藝術氛圍,讓學生在快樂學習中融入文明,提升品德,促進學生個性體質的發展以及良好習慣的養成,以增長他們的智慧,陶冶他們的心靈。
3.營造教育氛圍。我校設立了兩個校本課程,一個是國學經典誦讀,中華民族優秀美德是世界上其他國家文化很難比肩的,一些國學的典籍對人的道德修為、行為導向有非常大的作用,所以我們學校很早就開展了經典誦讀課程,并開發出了三本校本教材;二是我們通過自己的努力,編寫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課程,教給孩子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待人接物的基本禮儀和禮節。
習慣養成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可一蹴而就,而是要日積月累。我認為,習慣教育一定要有持之以恒的決心,因此,學生的每一個好的習慣都要得到肯定,他們的不良行為要得到及時的糾正。
二、著眼于環境文化的細致管理,致力于環境的育人作用
在學校教育過程中,大家都認同環境育人的巨大作用,優美的環境文化使人賞心悅目,獨特的風格和文化內涵會影響著師生的行為和觀念。我認為,校園環境體現了學校的精神氣質,因此我們把學校管理的第二個著眼點放在了校園環境的建設方面。我們非常重視校園中每個細節管理,以書香浸潤校園是我們進行校園環境建設的指導思想,在我們簡樸的校園里,我們用心設計每一面墻,每一個角落,甚至到一草一木,一桌一椅,因為每一個細節的用心都向師生傳遞著教育者別樣的氣質和精神。
三、構建精細的管理制度,致力于堅持與落實
制度是學校教學管理穩步、有序和有效運行的重要保證。每一個做過管理的人都知道,無規矩不成方圓,在科學的制度面前,非一流的人才也能創造一流的業績。制度的精細應該包括制度的制定和落實兩個方面,以落實為關鍵。我們制定了學校各類人員的崗位職責、考核細則,主要包括績效考核、教學管理、教師管理、學生管理、后勤管理、安全管理等六項,形成了中心小學“一訓三風”和辦學思想、辦學理念,匯編了我校現行的規章制度《科學管理 和諧發展》一書。隨著學校的發展及制度的制定,最為重要的應該在于落實,因此,我校建立了“反饋—督查機制”,變“結果管理”為“過程管理”。任何好的制度、好的思想都貴在落實,只有扎實的工作,良好的團隊執行力才能得到理想的效果。我們在學生方面實現自我管理,學校成立了學生會、禮儀隊、紅領巾檢查崗等組織團隊,通過他們的自我管理落實制度。在學生德育素質考核方面,一是班主任日常考核,二是值周教師和值周領導的巡查考核;在教學觀察方面,我們成立了每日課堂巡查制;綜合管理方面,我們進行每日行政值日,設立值周統計和學校大事記。制度的關鍵在于落實,在于使人信服,落實的關鍵在于一視同仁,在于領導班子的以身作則,我們通過日常的巡查,每日的常規,全方位地對學校的工作進行觀察,定時匯總到校長室,及時地反饋到相應的班級、處室,并進行指導跟蹤。
以上是我們學校落實精細化管理的一些做法,這些管理相對來說還很不成熟,所以我們認為,“精細化”是一種藝術、一種態度、一種文化、一種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管理理念。我認為,管理就是一種合作,是學校的領導班子與老師們的合作,老師們與學生之間的合作,我們的管理就是扎扎實實地做好常規,把先進的理念和工作目標變成明明白白的要求,這樣老師在工作中才有方向可尋,有軌跡可遵。
所以,我覺得“把簡單的事情做好,把平凡的事情做實”,這應該就是精細化管理的精髓了。
參考文獻:
陶建良.學校精細化管理的實踐與思考[J].教育科研論壇,2008(1).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