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悅 武瀚文 崔學仁
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要在傳道,授業,解惑的同時,塑造學生健康的心理長城,要讓學生在素質教育的洪流中成為弄潮兒,這就要求對學生進行健康的心理教育,使他們能在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高速發展的改革大潮中奮勇向前,激流涌進。作為教育的推行者,我們教師先為學生心理健康做好領路人。
作為一名好老師,要發揮一種“潛”的力量,使學生產生一種適當的渴望,并在渴望中不斷進取,在進取中更加完善自己,揚長避短,而不是一味表揚,不能真正認識自己,因為現在家庭、社會、學校對孩子的過分溺愛,往往會使孩子高估自己的能力,真正遇到挫折,遇到失敗,就會被打倒。孩子要正確客觀地認識自我,體驗自我和調控自我,孩子應該善于正確評價自己的能力與行為,不陶醉于他人的贊美之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點,必然也會逐漸形成自信、自愛、自重的心理健康的人,往往也可以通過別人來正視自己,可以把別人當成一面鏡子,教育學生,自己做對的時候,別人會給予肯定評價,若自己行為不當時,別人就會指責和反對,這時應該虛心接受,誠懇接受,真正認識自己,不斷鑄造自己堅實的心理長城,從而增強學生主動參與解決問題的積極性。
尊重學生創新個性,應對他們進行揚長避短的培養。孩子們活潑好動,那是他們非常相信自己,他們比較獨立,表現為對老師下達的任務不喜歡,不愛參與,缺乏熱情,他們感情豐富,但有時因精力過剩而表現均頑皮、淘氣。老師對個性強烈的孩子,不要強烈地統一要求,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要培養孩子們的創新個性,我們就要打破老腦筋,培養適應現代社會的人才,教育教學工作中,就像伽利略,如果只是相信亞里士多德,就不會有兩個鐵球同時著地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興趣時,就會傾盡全部精力,激發無限熱情,甚至廢寢忘食,表現出極大的創新欲望。筆者在日常教學中,十分注意采用各種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時代的教育,是要多面手的全方面人才,創造能力強的人才,但是,一個孩子的創新個性,不會一下子就凸顯出來,所以作為引導者,我們要多方面培養孩子的能力,為了孩子的發展,可以通過激發出創造性的熱情,使創造性思維能力得以發揮。
課堂創新學習中質疑能力的培養,無論采取什么學法,這樣,不愿輕易表達自己的觀點,長此下去,他們就想到創造學認為: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中包含著豐富的創新因素,以訓練為主的做法,老師對個性強烈的孩子,不要強烈的統一要求,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因為過分對學生進行壓抑,就會對孩子的創新產生影響,剛剛萌芽的創新才能受到壓抑,還沒成長,就已經扼殺。我們要給創新能力創造理想的沃土,培養孩子們的創新個性。
筆者在日常教學中,十分注意采用各種手段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抓住內容特點適當設疑,使學生心理上感到“疑惑”,產生認識上的沖突。教師應鼓勵學生不僅從常會、常理、常事中去生疑,也要從特殊、變式中去生疑,從而調節學生注意能力,激發學生思維的浪花,增強學生的求知欲,使有價值答案出現的概率愈來愈大,使學生的思維向獨特性發展,培養創新意識。學生學習中“疑”有很多種辦法產生,但最關鍵的是學生學習時敢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學生敢問善疑,創新學習就有了基礎。教師在教學中層層設疑,學生一層一層解答,激起了學生創造解決問題的思維浪花,調動了學生主動參與解決問題的積極性,會造成學生心理的不健康,會使學生的觀點發生誤區。教育學生應該建立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往往會有一些學生,因為各種原因產生孤傲心理或自卑,或把自己放在最低位置,感覺事事不如人,時刻比人矮一頭,不敢與別人相比、競爭,形成不健康的心理隱患,而此時教師就一定要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加以正確引導。優化課堂教學的關鍵,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全面培養學生的素質有積極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沈曉麗.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研究[J].文教資料,2007(21).
[2]顧妍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要與實踐活動相結合[J].教育探索,2006(11).
[3]楊立軍.創新能力培養目標下的教育教學管理[J].遼寧教育研究,2003(7).
[4]鄭穎,閆春麗,張彥平.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方式探微[J].農村經濟,2003(6).
[5]余杰.創新教育的特點及其啟示[J].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2).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