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亮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設計院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
數據流量對PTN網絡影響與作用研究
黃亮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設計院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
通信行業科技快速發展趨勢下表,分組傳送網(PTN)技術日趨成熟,為廣大用戶構建了新型通信傳輸平臺。所有網絡在運行階段會受到數據流量影響,導致PTN網絡信號出現不同程度的波動,影響了PTN網絡信號傳輸效率。為了鞏固PTN網絡運行效率,要深入分析數據流量對PTN網絡影響與作用,提出切實可行的網絡系統改造方案。據此,本文展開研究。
數據網絡;PTN;影響作用;對策
新時期通信行業科技取得顯著發展,高端科技作為通信網絡傳輸實現了資源優化利用,為用戶創設了更加穩定、高效、安全的信號平臺。通信網絡運行階段,PTN網絡信號受到多方面感染,數據流量對PTN網絡作用尤為明顯。同時,PTN網絡加快了通信服務模式優化轉型,以多功能通信平臺為中心,進一步落實了PTN網絡結構功能,這些都是發揮數據流量調控作用的關鍵。
分組傳送網(PTN)是現代網絡傳輸的新方式,利用光傳送網絡構建技術體系,通過IP業務模式進行優化轉變,實現了網絡信號傳輸與調度的一體化。從網絡布局特點來說,IP網絡實現了傳輸信號的穩定性,從底層傳輸至信號平臺之間轉換,設定了專項性的分組傳輸線路,按照某個特定條件進行優化設計,這些都提高了網絡平臺的空間運行效率。隨著PTN網絡結構不斷調整,設計新型分組傳輸網絡成為信息化趨勢,將其用于信號傳輸機調控平臺中,體現了網絡傳送模式的數字化效率。
2.1 業務恢復
“PTN網絡”發展趨勢下,社會通信網絡結構面臨著新一輪改造,以“用戶”為中心的通信服務模式日趨形成。PTN可實現信號傳輸的多元化發展,按照新型網絡布局實現智能化操作,完成了分組網絡傳送與控制的穩定性,這些都是提高業務雙向流通的關鍵措施。對于原有業務模式體系,需要發揮IP網絡在數據流量調控中的作用,減小IP網絡承受的負荷值,從而提高PTN網絡流量的可操控性。
2.2 互聯互通
基于PTN網絡建造環境下,通信網絡規劃與設計更加注重用戶體驗,圍繞用戶操作設計智能化通信網絡,將成為通信行業科技創新點。繼承了SDH技術的操作、管理和維護機制(OAM),具有點對點連接的完美OAM體系,保證網絡具備保護切換、錯誤檢測和通道監控能力;完成了與IP/MPLS多種方式的互連互通,無縫承載核心IP業務;網管系統可以控制連接信道的建立和設置,實現了業務QoS的區分和保證,靈活提供SLA等優點。
PTN網絡實現了數據傳輸自動化運行,可以為用戶創造更加優質的操控環境,減小了PTN網絡承載符合。為了更加充分地展示數據流量對PTN的控制效率,需要進一步落實網絡層次布局,以及各項數據傳輸的操作流程。本次PTN網絡實現中,主要從端到端的服務質量(QoS)實現機制、網絡分層結構、三層(L3)功能、數據平面環等結構,如圖1,對數據流量進行自主化控制。
3.1 流量轉換控制
智能通信時代,城市建立了更加復雜的運營管理體系,所產生的數據信息量越來越大。通信自動化是基于計算機平臺的數據處理模式,利用計算機取代人工參與數據處理,提高了數據庫資源的綜合利用率。IETF對MPLS-TP進行調度中,可以完成支持流量的自主化控制,減小網絡資源浪費率,實現流量轉換最優化控制。TE目標設計中,按照網絡平臺資源進行優化調整,設定某個額定流量值,超過這一指標之后,PTN網絡可以自行調整流量供輸大小,這些都是提高網絡運行速率的關鍵。
3.2 業務路由控制
設定PTN層是為了更好地實現數據傳輸,把原有數據結構進行綜合改造,實現了原始數據與新數據之間的優化配置,滿足了不同區域數據庫建設的實用性,避免傳統網絡布局結構造成的不利影響。進入PTN的業務通過偽線(PW)封裝后再復用到標記交換路徑(LSP)。LSP的建立可以通過網管或控制平面實現,兩種建立方式的LSP路由都是可控的。

圖1 PTN網絡運作模式
3.3 業務帶寬控制
現在PTN主要承載LTE業務,LTE網絡有能力提供300Mbit/s的下載速率和75Mbit/s的上傳速率。在E-UTRA環境下可借助QOS技術實現低于5ms的延遲。LTE可提供高速移動中的通信需求,支持多播和廣播流。LTE頻段擴展度好,支持1.4~20MHz的時分多址和碼分多址頻段。
3.4 網絡運行控制
運營商通過配置PW(即業務)和LSP的CIR,并滿足連接允許控制的條件:一條LSP中的所有PW的CIR之和必須小于等于該LSP的CIR,一條鏈路中的所有LSP的CIR之和必須小于等于該鏈路的CIR,運營商就可以在網絡正常運行的情況下,滿足所有業務的CIR帶寬需求。由于存在可變速率業務的突發業務(即EIR部分),因此即使使用了TE,網絡中仍然可能會發生擁塞,此時如何保障所有業務都能得到其CIR帶寬就需要使用區分服務。
3.5 流量分配控制
PTN層是對外界數據的綜合感應,可以實現數據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通信傳輸系統的調度效率,為PTN網絡通信數據調配提供優越的平臺。幾種主要的感知技術是對地觀測感知技術、遠程控制技術、WSN無線傳感器技術和Zigbee傳感技術等。基于新型技術應用條件下,通信網絡要建立實時數據系統,根據數據流通狀態及時作出調整,維持了數據資料流通的穩定性。
4.1 轉換業務模式
從PTN網絡模式分析,通信網絡開發是一種技術性決策,要求技術人員根據城市要求設定數據庫方案,從多個方面服務于數據用戶。全IP基礎網絡結構將替代原先的GPRS核心分組網,可向原先較舊的網絡如GSM、UMTS和CDMA2000提供語音數據的無縫切換。通過轉換PTN業務模式,可為運營商節約網路運營開支,提高數據網絡運行效率,例如,E-UTRA可以提供四倍于HSPA的網絡容量。
4.2 提高傳輸效率
基于通信網絡傳輸改良下,按照PTN網絡建造標準進行升級改造,全面實現區域通信傳輸的智能化、人機化、高效化。信息時代背景下,構建現代化城市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以計算機為中心設定城市通信調度方案,有助于提高整個區域的通信傳輸效率。對于現有計算機模型存在的漏洞,PTN網絡更加注重于系統構建方案,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造依據。
4.3 優化層次結構
PTN網絡本質上是通信網絡革新的產物,設計新型通信網絡是發展城市的關鍵。用戶是行業科技服務的主要對象,面對廣大用戶對通信傳輸提出的新要求,系統總體構架設計中,PTN網絡系統采用多個層次結構,實現了信息傳遞的統籌性調度。結合通信網絡應用存在的問題,對實時數據系統功能特點進行總結,提出其應用于通信網絡升級的具體措施。
總之,隨著國內PTN網絡普及化發展,數據流量對PTN通信傳輸作用更加顯著,如何調節網絡運行與數據流通效率,對現實社會通信傳輸起到了關鍵作用。為了避免傳統網絡運行造成的風險隱患,PTN網絡設計要從多個角度展開工作,以高科技防護系統為中心平臺,全面落實PTN網絡系統升級與改造目標,從而滿足了數據流量規劃與發展之需求。
[1]羅紅艷.QoS技術在保障PTN傳輸網絡安全方面的研究[J].信息通信,2013(01).
[2]陳孟奇.配套TD-LTE——深圳移動PTNL3承載網經驗漫談[J].移動通信,2013(01).
[3]李金庫,安智平,張德運,孫朝暉.一種改進的雙速率三色標記器[J].微電子學與計算機,2014(06).
[4]諶新年.基于NS2的路由器算法Droptail和RED的分析與比較[J].計算機工程與科學,2015(06).
[5]高文宇,王建新,陳松喬.幾種公平的主動隊列管理算法的比較研究[J].微電子學與計算機,2015(07).
TN915.02
A
1004-7344(2016)32-0283-02
2016-11-1
黃亮(1986-),漢族,貴州人,助理工程師,本科,主要從事通信工程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