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最近幾年,先進的技術在煤礦生產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技術創新能為煤礦安全生產提供有力保障。先進礦井始終把“裝備現代化、系統自動化、管理信息化”的理念貫穿于整個機電運輸系統管理中,強化創新意識,大力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在現場的實踐應用,但是當前煤礦機電運輸管理工作中還存在機電監察力度和深度不夠、部分管理人員對機電設備原理不了解等問題。本文針對煤礦機電運輸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煤礦;機電運輸管理
一、煤礦機電運輸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機電運輸監察力度和深度不夠 。
煤礦機電運輸安全監察員和機電運輸機關管理人員大多從基層而來,深知基層之甘苦,有時一下難以完全放下情面。在專業性很強的機電運輸安全監察中,又由于專業監察人員普遍少,而機電運輸系統戰線長、范圍廣,安全監察普遍采用抽查式,監察的隨機性大,缺乏全面性,缺乏主動性。
礦井機電較其他專業復雜,而現場監察中,基本上放在設備狀況,是否失去防爆性能,一些表面現象掩蓋不少深層次問題,缺乏對管理制度、安全性能、動態情況的了解。運輸系統也是簡單地看看軌道質量情況,電機車完好情況等,在監察中,自己去動手、去打開開關、去檢查各類保護、去翻閱各類記錄資料,深入采掘工作面、深入機房、深入到車間、區隊發現問題、督促被檢單位整改的情況少。
2.部分機電運輸管理人員專業素質跟不上。
煤礦機電運輸安全監察員和機電運輸機關管理人員在認識和素質上也有差距,煤礦機電專業性強,所涉及的知識面廣泛,要求監察人員素質全面,而現行的執行標準有時又無詳細的操作說明,甚至有的還有一定的回旋余地,無十分準確而清楚的界限,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監察過程中有時難以把握。
先進的技術逐步在煤礦各大系統中運用,如PLC技術、變頻技術、軟啟動技術、先進的自動化技術等,部分機電運輸管理人員自身素質跟不上,原理圖看不懂,技術要領掌握不了,機電設備的性能不是很了解,這就為管理帶來了不足和潛在的安全隱患。
二、如何加強煤礦機電運輸管理工作
1.加強安全教育和培訓力度。
煤礦安全是一個系統工程,無論是管理者、職工、還是安全監察員,都要從講政治的高度來做好安全工作,確保煤礦職工生命和國家財產的安全,盡一切力量扭轉煤礦安全生產的被動局面。淮南礦業集團為搞好職工技能培訓工作,通過集中學習、定向培養等形式,強化專業工種、要害工種的安全技術培訓;要完善激勵機制等,充分發揮首席技術人才和高級技工人員的“傳、幫、帶”作用,加快建設一支高素質、能駕馭新技術的機電專業人才隊伍,促進機電工作盡快走上良性循環、健康發展的軌道。
2.提高機電安全監察員和機電運輸機關人員的整體素質。
煤礦機電運輸安全監察員,要認真學習專業知識,全面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集中優勢的機電監察力量,對煤礦進行地毯式的逐臺設備、逐線、逐面地全面監察,不折不扣地按新《煤礦安全規程》和有關規定監察,不留情面,該停的堅決依法停下來,決不手軟。要用鐵臉面、鐵心腸、鐵手腕去嚴格執法,公正執法,以身作則,擺正監察與被監察、監察與服務的關系。
3.積極采用新裝備、新技術、新工藝。
推廣使用新設備、新技術、新工藝,著力提升機電運輸管理精細化水平。一是在斜井運輸設備選型方面,針對長距離主運斜巷,選用160KW大功率的雙無極繩絞車配合異形軌,配備帶有自動液壓制動裝置的梭車,利用超速監測實現機構動作油路卸壓,有效防止了斜井放滑。二是逐步使用帶液壓制動器的慢速絞車全部取代調度絞車,消除調度絞車自身缺陷,提高整體運行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三是嚴格按照斜井打運“六步曲”施工,即“一是車輛停穩要掩牢;二是掛保險繩環不能少;三是連接銷鏈要牢記;四是鉤頭掛好不拖地;五是專人檢查要仔細;六是再次確認不能替”。簡單地說就是:掩車--掛保險繩--連接--掛鉤頭--檢查--確認六個步驟,有利于職工增強記憶,確保了井下斜巷打運作業安全可靠性。
4.重視細節管理,消除細節隱患。
一是在主要巷道的道岔采用鋼板或木板覆蓋密封,既避免雜物進入道岔內部影響功能,又保證了人員上方行走安全;二是加強運輸作業人員勞動防護,為所有的平巷、斜巷運輸操作人員配備鞋面頭部帶鐵板的勞保鞋,防止在摘掛銷鏈的過程中因操作不當砸傷腳部,確保了職工的人身安全;三是在關鍵環節和特殊崗位實行“手指口述”安全確認,罐籠到位、罐籠運行前、電機車運行前、絞車運行前等關鍵環節必須進行“手指口述”,確保運行安全。
5.積極推行一人多崗、一崗多責、操作和檢修合一職工。
人力成本是最大的支出成本,現代化煤礦必須實行一人多崗、一崗多責、操檢合一的職工,比如說,機電工和崗位工的合并,井下機電維修工可以和變電所變電工、皮帶機司機、絞車操作工、電焊工、充電工的合并,節約了人力成本,又實現了專業化的要求,更加有利于煤礦機電行業的安全生產。
6.認真落實煤礦機電運輸安全管理責任。
煤礦企業要高度重視機電運輸安全管理工作,設立專門機構,明確分管負責人,配備足夠的專業技術人員。要建立全礦井機電運輸裝備、材料等物資的采購供應管理、入井檢驗、安裝交接驗收、巡回檢查、定期檢測檢驗、維護保養、檢修以及報廢淘汰等制度,明確崗位職責。要健全完善機電運輸裝備管理臺賬和技術資料檔案,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作業規程和操作規程,加強設備維修檢查和運行狀況的動態管理。
7.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
制度是一種約束機制,是指導職工如何開展工作的尺度,只有制度完善、管理到位、責任到位,才能保障機電設備的正常運轉。而安全生產責任制是企業最基本的一項安全制度,是企業所有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的核心。因此,為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方針,必須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工種崗位責任制、事故責任追究制等,實行安全工作人人管理,讓每個人、每個部門、每個單位都要負起職責范圍內的安全工作,使安全工作做到層層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人人有專責,真正實現橫到邊、縱到底的全方位安全管理。
要實實在在做好機電運輸管理,必須從搞好安全、服務生產、降本增效、技術創新的角度進行定位,把工作方向和著力點放在提高安全裝備水平,以生產力發展水平為指導,把工作重心放在機電設備設施的完好以及職工的規范操作上,要高度重視“三新”工作,不斷推進技術創新和升級。要結合煤礦企業實際,加強機電運輸行業等固定設備的強制性檢修工作,通過開展四無競賽活動,規范操作行為,創建“無三違、無工傷、無事故、無不合格品”安全區域。切實提高機電戰線各級領導干部及管理人員的履職質量,真正為礦井做好全方位服務。
作者簡介:朱國雄,(1982-), 男,漢族,安徽歙縣人,工程師,學士學位。研究方向:煤礦機電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