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兆敏
我國柑橘生產從1949年至2013年的65年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柑橘面積從3.27萬公頃增加至244.22萬公頃,產量從21萬噸增加至3320.90萬噸,面積和產量分別增加了73.68倍和160.74倍。由此柑橘的銷售也從供不應求到供過于求。現在我國是世界柑橘生產大國,但還不是世界柑橘生產強國。以下就世界柑橘生產強國的條件以及我國實現由柑橘生產大國向世界柑橘強國轉變,談點淺見。
1世界柑橘強國的條件設想(初議)
1.1要有一定的栽培面積和年產量柑橘栽培面積不能小,不然不成其生產大國,更談不上柑橘生產強國。某一柑橘生產國在某一方面的技術突出,只是在這方面的柑橘強國,還不是世界柑橘強國。
1.2單位面積平均產量高柑橘栽培面積的平均畝產在1500千克以上。
1.3柑橘基地有完善的設施建設像美國那樣,柑橘建園前的土壤和氣候條件都不盡人意,經過土壤改良和道路系統、水利系統、抗寒設施的改造建設,其果園的基礎設施建設,大大超過了中國。不論自然災害問題或生產上的技術問題,一般多能解決,保證生產的相對穩定。
1.4對世界柑橘具有一定的話語權所謂話語權,即說話在柑橘行業有人聽。在柑橘生產或銷售領域、在柑橘項目決定等方面有話語權。本人有幸2000年參加第九屆國際柑橘大會,參加執行委員會投票表決:2000萬美元的柑橘品種資源項目,結果還是世界柑橘強國美國勝出。
1.5柑橘銷售上暢通無阻柑橘生產的產品,最終目的是為了銷。不論是國內還是出口國外,都應暢通無阻。國內柑橘產品供不應求和過剩的現象應力求避免。
2由世界柑橘大國向世界柑橘強國轉型的對策
我國早已成為柑橘生產大國,由世界柑橘大國向世界柑橘強國轉型,必須采取如下措施:
2.1降低柑橘產能,提高柑橘平均單產目前,我國柑橘的栽培面積至少有445萬公頃,全國的平均畝產低于全球1000千克/畝,只有900千克廟的水平。要成為世界柑橘生產強國,全國柑橘的平均畝產,應達到1500千克/畝。對于我國早就出現的柑橘栽培面積過大,平均畝產過低,產品滯銷跌價,賣不出去的局面,應采取有力措施。一是壓縮單產低,品質低劣產區的柑橘和品種,首先壓縮生態非適宜區的品種。對生態適宜區采取有壓縮有發展的方針:壓縮管理不善,造成品質低劣,平均畝產過低,種植相形見拙的柑橘品種的產區;對生態適宜區或柑橘優勢帶能生產優質果,且豐產善管理的不僅應保留,有積極性的、適宜種植好品種的應大力支持發展。
通過5~10年的努力,使全國的柑橘栽培面積保持在2000萬畝(133萬~135萬公頃左右),每年生產優質柑橘3000萬噸水平,保持產銷平衡,一般不再出現賣難。
2.2變傳統小農柑橘生產為農村柑橘專業合作社為主的生產我國的柑橘生產還是以小農為主的分散生產,有眾多弊端。我國戶均柑橘的栽培面積不足0.5畝,即每戶30~60株樹,大戶也只有幾十畝,在小戶中,柑橘生產在家庭中占不了多大比重,管理放松,品質和產量低下。形成專業大戶后,栽培面積擴大,產區也相對集中成基地,便于規范化管理。
柑橘生產的不斷發展,出現過公司加農戶的經營模式。今后擬大力推廣中央提倡的柑橘大戶、柑橘專業戶的模式。通過留優棄劣,宜將柑橘果園的規模逐漸擴大,使柑橘相對集中成片成基地,便于標準化管理、便于技術措施的落實,便于柑橘產品的銷售。
2.3在世界柑橘產銷中具有一定的話語權柑橘產業如其他產業一樣,其發展對本國和全球的經濟發展都有影響。要成為世界柑橘強國,我國應生產出高品質的名牌產品,應在國際柑橘市場上有重要位置,應對世界柑橘的發展有更多的發言權。對柑橘的銷售、定價也有話語權。
2.4提高柑橘品質是當務之急我國柑橘品質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品種多而雜。作為主栽品種全國有10個左右良種即可。我國多達十幾個。還混雜有不少品質一般的橘柑品種在柑橘產區栽培,使品種良莠不齊,果實品質大大下降;二是盲目早采,貪圖好的賣價。結果果實不成熟,品質不達標,消費者受騙1次,再無回頭客;三是缺乏分等、分級。柑橘果實大小不分,混等混級,價格低下,同是一個品種品質差異很大;四是柑橘在長期栽培中會發生劣變,不行選優,造成品質低下。
2.4.1
品種選優提質我國柑橘品質的提高,從品種選優提質講,擬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不斷從主栽品種中選育新品種。在栽植中,柑橘群體會發生優變和劣變,應不斷選優棄劣,留下品質好的果實,淘汰相形見拙的果實,不斷提升柑橘品質(圖1、2)。
二是適時或延遲采收。我國柑橘普遍存在早采,大約有半個月的早采期。適時或延遲采收,從總體上講,對品質提高帶來的效益超過早上市。價格好帶來的效益。三是應壓縮全國的柑橘的產能,保留和發展在生態最適宜區,品質佳的柑橘。去除或壓縮生態非適宜區的柑橘品種,尤其需要淘汰產量低、品質差的品種。
2.4.2精準栽培提質一是地上部應注重修剪,使樹冠通風透光。二是搖花疏果,疏除小,劣果。三是柑橘園開深溝,排除積水。四是多施有機肥,合理施用氮磷鉀。有條件的可多施腐熟的餅肥。從總量上控制化學肥料的施用。
2.4.3其他提質的措施一是坡地種植柑橘。新植的柑橘園,坡地柑橘園的柑橘品質勝過平地柑橘園,其原因主要是坡地柑橘園土壤較平地柑橘園干燥,坡地的光照條件較平地充足,種植密度相同的條件下通風透光性好,有利于柑橘果實品質的提高。
二是用枳殼作砧木(圖3)。枳殼即是枳,宜作寬皮柑橘,尤其是溫州蜜柑、椪柑等寬皮柑橘的砧木。枳按葉形、花型大小分四種類型,以小葉大花枳的生產性能為佳。
三是加強病蟲害防治(圖4)。柑橘果樹最怕落葉,要加強對柑橘紅、黃蜘蛛、蚜蟲、潛葉蛾、惡性葉甲和介殼蟲等和炭疽病、瘡痂病等的防治,保護好柑橘果樹的葉片。保護好柑橘的葉片,是取得柑橘豐收的保證。
2.5大力搞好我國柑橘的促銷一采取上述的提質措施后,具有優秀的品質,要大力宣傳柑橘的優質及保健功能等。
二是要全力促進銷售。柑橘銷售要產地、銷地并舉;走出去,請進來,網上、網下并舉。產地銷售,柑橘產區,特別是大的柑橘產區要有好的道路,好的市場和好的柑橘果品,使批發商和客商來后第2次、第3次……還要來。要大力在柑橘產地培訓上網人員,講上網技木,講道德,上網人員要真實發表產地環境,生產的無公害以及柑橘的銷售信息,誠信經營,發揮電商在柑橘銷售業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柑橘出口貿易包括柑橘加工制品。柑橘的主要加工品是橙汁(圖5),世界貿易量約1000萬噸。我國生產橙汁剛剛起步,出口只1千多噸。國內橙汁消費,主要從巴西、以色列進口,每年4萬~5萬噸。我國柑橘加工以糖水橘瓣罐頭為主,每年出口約30萬噸。
我國鮮柑橘出口應加大力度,第一步達到世界水平,每年出口300萬噸,第二步力爭達到鮮果出口大國水平,出口量300萬噸以上。出口鮮柑橘要靠柑橘品質的全面提高和知名品牌的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