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茹 孫海龍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開始不斷追求高品位、原生態的田園生活,這就給農業觀光旅游采摘提供了極大的空間。目前,觀光果園在大城市周邊迅速興起。不僅滿足了人們多元化的消費需求,對果樹的產業化經營也起到一定推動作用。李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資源十分豐富。葉片多彩多樣,果實形狀、顏色各異,風味甜美,在果品市場上占有重要的位置,深受人們喜愛。是一個很好的綠化、觀賞和采摘鮮食的樹種,是旅游采摘園區賞葉、賞花、賞果和嘗果的最佳樹種之一。現將一些色澤鮮艷、果實漂亮、豐產、穩產性好、極具觀賞和采摘價值的鮮食李品種介紹如下。旨在為農業觀光園區推薦一些極具觀賞、采摘和鮮食的李優新品種。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和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選育出的抗寒觀賞鮮食兼用李品種。為落葉亞喬木,生長勢強,樹姿半開張。新梢較直立,易抽生二次枝,平均長度97厘米;葉片平展,橢圓形,長度8.76厘
原產美國,系歐洲李的栽培品種。樹冠倒圓錐形,樹勢較強,樹姿較直立,葉片橢圓形,基部圓形。以中、短果枝和花束狀果枝結果為主。成枝力強,栽后第3年掛果,4~6年進入豐產期,連續結果能力強。
果實長橢圓形,平均單果質量59.4克,果皮藍色,果肉綠色,纖維多,味酸甜,汁多,微香。成熟后不易落果,采收期10~15天,常溫下果實可貯存10天左右。
在興城地區,4月上中旬芽萌動,4月下旬至5月開花,8月末果實成熟,果實發育期115天左右,10月末至11月落葉。樹體營養生長期205天左右,屬于晚熟李優良品種(圖2)。米,寬度4.33厘米,葉尖凸尖,葉基闊楔形。
果實圓形,果項平,縫合線平;縱徑2.71厘米,橫徑2.66厘米,平均單果質量15.9克。成熟果皮紫紅色,果肉紅色,肉質松軟、多汁,纖維細,風味酸甜,初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7%,9月中旬后在20%以上,總酸0.753%,鮮食品質優。
興城地區4月初至4月中旬芽萌動,4月底至5月初開花,露地栽培8月下旬果實成熟。開花至果實成熟需115天左右,10月下旬至11月初落葉,年生育期200天左右。為晚熟品種。
花期樹體為淡紫色。幼果為紅色,卵圓形、扁,進入成熟期色澤逐漸轉變為紫紅色。葉片生長季紅色,色澤深淺受雨水、光照等條件影響。花芽、花、果實均具有很好的觀賞性。是觀賞、鮮食兼用的優質李新品種(圖1)。
果實外型色澤獨特、豐產、抗病,是賞果、嘗果的優選晚熟李品種。
澳李14
原產美國。生長勢強,樹姿直立。以長果枝和短果枝結果為主。豐產,在一般管理條件下,栽后第3年掛果,第5~6年進入盛果期(圖3)。萌芽率81.6%,成枝率18.3%。
果實扁圓形,果項微凹,平均單果質量77.6克。果實紫黑色,果粉中。果肉微紅、硬而細脆,汁液多,纖維少,味酸甜,微香,品質上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80%。果實貨架期20天左右。
在興城地區,4月中下旬開花,9月末果實成熟,果實發育期140天左右,10月末至11月落葉,屬于晚熟李優良品種。
適應性強,抗旱、耐瘠薄,對土壤要求不嚴,抗寒性較強,對細菌性穿孔病和李小食心蟲有較強的抗性,豐產穩產,是采摘園裁培的適宜品種。
生長勢強,樹姿較直立。葉片為卵圓形,葉尖短凸尖,葉基圓形,葉緣鈍鋸齒,葉色深綠,葉片厚且大。以中、短果枝和花束狀果枝結果為主。一般栽后第3年見果。萌芽率68.6%,成枝率24.1%。
果實長橢圓形,平均單果質量65.8克。果實粉紅色,果粉厚。果肉黃色,纖維多,味酸甜,汁多,微香,品質上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60%。可食率97.5%,常溫下果實可貯放7~9天。
在興城地區,4月末至5月初開花,8月末果實成熟,果實發育期120天左右,10月末至11月落葉,屬于晚熟
葉片濃綠,大且厚,極具觀賞價值,果實外形、色澤獨特,具有極高的商品價值。對細菌性穿孔病有較強的抗性,抗旱性極強。是極具觀賞和采摘價值的鮮食李品種。